中注協有關負責人就印發《關于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近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24〕2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問:請問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及意義是什么?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針對服務業,《綱要》進一步提出“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健全服務業標準”等一系列要求。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則將標準作為一項質量基礎設施,圍繞標準引領質量提升,提出一系列要求。
注冊會計師行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國家建設的重要專業力量。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 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30號)提出“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對標對表加強內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要求。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出,要發揮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執業監督作用,持續提升一體化管理水平;強化行業協會自律監督作用,注冊會計師協會等要充分發揮督促引導作用,促進持續提升財會信息質量和內部控制有效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范圍不斷拓展,行業發展總體向好,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經濟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各分支機構之間、各項目組之間管理和服務標準不統一等突出問題,導致事務所內部執業質量良莠不齊,事務所大而不強,特別是服務大型客戶能力不強、高端服務能力不強、全球網絡服務能力不強,制約了行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和服務標準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抓手。成熟的跨國企業普遍擁有較完善的基礎性標準體系,使得企業在擴大規模、拓展業務的同時,能夠保證內部產品服務質量統一,各單元緊密聯系、加強協作。會計師事務所對標對表這些企業,加強自身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有助于在全所范圍內實施統一的戰略、執行統一的標準、秉持統一的文化和價值觀、統一分配資源、強化一體化管理,提升執業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同時,以標準化為基礎,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持續深入推進專業化、網絡化、數字化、品牌化、國際化建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為此,中注協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提出,要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社會認可度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型事務所。
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是注冊會計師行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全面提升行業整體執業質量和服務國家建設能力,加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二、問:制定《指導意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基礎性標準體系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統一制定和實施的政策、程序、標準,以相關法律法規、職業準則和監管要求為遵循,以促進內部管理和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一體化為目標,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和業務操作等方面的具體標準和操作規程。《指導意見》的制定主要遵循四項原則。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行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找準癥結,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思路和方法,使基礎性標準體系能夠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
二是堅持開放銜接。基礎性標準體系并非單個標準,而是由一系列標準構成,其中既包括強制性標準,也包括推薦性標準。例如,按照職業準則中的強制性要求制定的標準,通常是強制性標準;根據行業最佳實踐制定的標準,可能是推薦性標準。《指導意見》強調正確處理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之間的關系,做好基礎性標準體系與法律法規、職業準則和監管要求的有機銜接,使基礎性標準體系成為法律法規、職業準則和監管要求落地實施的有力抓手。
三是堅持閉環管理。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論為指導,運用閉環管理思維,系統抓好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的構建和完善,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實施、評價、完善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推動基礎性標準體系更好實施,更有實效。
四是堅持協同發力。在充分尊重會計師事務所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加強各級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協同,厘清職責邊界,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三、問:《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指導意見》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組織保障和附件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明確了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提出了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標準化支撐作用更加顯著和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等總體目標。
第二部分“主要任務”,圍繞基礎性標準體系的全生命周期,從四個方面提出具體工作任務。一是構建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指導意見》明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應集中行業智慧力量,做好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的構建和完善工作,并針對框架中的具體項目出臺細化指引。二是建立健全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意見》明確,會計師事務所是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主體,應建立健全符合本所實際情況的基礎性標準體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負責做好統籌指導和推動工作。三是推動基礎性標準體系落地見效。《指導意見》明確,會計師事務所應建立基礎性標準體系實施機制,確保標準能夠切實發揮作用;各級財政部門應充分發揮政策指導、配套制度供給、行政監督等作用;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加強對基礎性標準體系實施情況的督促和指導。四是持續完善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意見》明確,會計師事務所應密切關注基礎性標準體系的實施情況,組織實施監控、進行評價,并持續完善;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建立標準實施調查統計制度和實施信息反饋制度,及時把握實施情況。
第三部分“組織保障”,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技術支持、加強宣傳引導等三個方面就貫徹落實《指導意見》提出具體要求,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地見效。
第四部分“附件”,提供涉及會計師事務所戰略、文化、內部治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業務操作、信息化管理、資源管理、內部投資管理、品牌管理、網絡管理等十四個項目的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并明確了各個項目的目標和基本要求,供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健全本所的基礎性標準體系參考。
四、問:《指導意見》針對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提出了具體目標,請問是出于哪些考慮?
答:《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6月底前,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普遍建成較為完善的基礎性標準體系,并在全所范圍內統一實施;對于其他會計師事務所,鼓勵加強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提出這一目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眾多上市公司、國有企業、金融企業等,涉及較多公眾利益。盡早建立健全基礎性標準體系對于這些會計師事務所切實提高執業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更好維護公眾利益非常必要。
二是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基礎相對較好,有條件、有能力在本所已有政策、程序、標準的基礎上,查漏補缺,于2025年6月底前普遍建成較為完善的基礎性標準體系。
五、問:如何做好《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
答:《指導意見》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指導意見》出臺后,關鍵是要抓好落實。財政部將積極統籌各方主體做好《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推動各項任務有效落地實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財政部門、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領導、統籌推進相關措施落地見效,形成促進行業標準化工作的合力。二是加強技術支持。針對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中的具體項目出臺細化指引;成立專家組,跟蹤研究基礎性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實施情況,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定期研究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供相關政策的修訂建議,及時解決重大問題。三是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主要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和行業從業人員的宣傳引導,使其提高認識,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共同推進《指導意見》落地見效。
近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24〕2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問:請問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及意義是什么?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針對服務業,《綱要》進一步提出“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健全服務業標準”等一系列要求。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則將標準作為一項質量基礎設施,圍繞標準引領質量提升,提出一系列要求。
注冊會計師行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國家建設的重要專業力量。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 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30號)提出“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對標對表加強內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要求。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出,要發揮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執業監督作用,持續提升一體化管理水平;強化行業協會自律監督作用,注冊會計師協會等要充分發揮督促引導作用,促進持續提升財會信息質量和內部控制有效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范圍不斷拓展,行業發展總體向好,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經濟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各分支機構之間、各項目組之間管理和服務標準不統一等突出問題,導致事務所內部執業質量良莠不齊,事務所大而不強,特別是服務大型客戶能力不強、高端服務能力不強、全球網絡服務能力不強,制約了行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和服務標準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抓手。成熟的跨國企業普遍擁有較完善的基礎性標準體系,使得企業在擴大規模、拓展業務的同時,能夠保證內部產品服務質量統一,各單元緊密聯系、加強協作。會計師事務所對標對表這些企業,加強自身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有助于在全所范圍內實施統一的戰略、執行統一的標準、秉持統一的文化和價值觀、統一分配資源、強化一體化管理,提升執業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同時,以標準化為基礎,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持續深入推進專業化、網絡化、數字化、品牌化、國際化建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為此,中注協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提出,要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社會認可度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型事務所。
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是注冊會計師行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全面提升行業整體執業質量和服務國家建設能力,加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二、問:制定《指導意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基礎性標準體系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統一制定和實施的政策、程序、標準,以相關法律法規、職業準則和監管要求為遵循,以促進內部管理和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一體化為目標,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和業務操作等方面的具體標準和操作規程。《指導意見》的制定主要遵循四項原則。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行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找準癥結,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思路和方法,使基礎性標準體系能夠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
二是堅持開放銜接。基礎性標準體系并非單個標準,而是由一系列標準構成,其中既包括強制性標準,也包括推薦性標準。例如,按照職業準則中的強制性要求制定的標準,通常是強制性標準;根據行業最佳實踐制定的標準,可能是推薦性標準。《指導意見》強調正確處理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之間的關系,做好基礎性標準體系與法律法規、職業準則和監管要求的有機銜接,使基礎性標準體系成為法律法規、職業準則和監管要求落地實施的有力抓手。
三是堅持閉環管理。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論為指導,運用閉環管理思維,系統抓好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的構建和完善,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實施、評價、完善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推動基礎性標準體系更好實施,更有實效。
四是堅持協同發力。在充分尊重會計師事務所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加強各級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協同,厘清職責邊界,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三、問:《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指導意見》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組織保障和附件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明確了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提出了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標準化支撐作用更加顯著和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等總體目標。
第二部分“主要任務”,圍繞基礎性標準體系的全生命周期,從四個方面提出具體工作任務。一是構建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指導意見》明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應集中行業智慧力量,做好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的構建和完善工作,并針對框架中的具體項目出臺細化指引。二是建立健全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意見》明確,會計師事務所是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主體,應建立健全符合本所實際情況的基礎性標準體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負責做好統籌指導和推動工作。三是推動基礎性標準體系落地見效。《指導意見》明確,會計師事務所應建立基礎性標準體系實施機制,確保標準能夠切實發揮作用;各級財政部門應充分發揮政策指導、配套制度供給、行政監督等作用;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加強對基礎性標準體系實施情況的督促和指導。四是持續完善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意見》明確,會計師事務所應密切關注基礎性標準體系的實施情況,組織實施監控、進行評價,并持續完善;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建立標準實施調查統計制度和實施信息反饋制度,及時把握實施情況。
第三部分“組織保障”,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技術支持、加強宣傳引導等三個方面就貫徹落實《指導意見》提出具體要求,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地見效。
第四部分“附件”,提供涉及會計師事務所戰略、文化、內部治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業務操作、信息化管理、資源管理、內部投資管理、品牌管理、網絡管理等十四個項目的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并明確了各個項目的目標和基本要求,供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健全本所的基礎性標準體系參考。
四、問:《指導意見》針對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提出了具體目標,請問是出于哪些考慮?
答:《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6月底前,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普遍建成較為完善的基礎性標準體系,并在全所范圍內統一實施;對于其他會計師事務所,鼓勵加強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提出這一目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眾多上市公司、國有企業、金融企業等,涉及較多公眾利益。盡早建立健全基礎性標準體系對于這些會計師事務所切實提高執業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更好維護公眾利益非常必要。
二是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基礎相對較好,有條件、有能力在本所已有政策、程序、標準的基礎上,查漏補缺,于2025年6月底前普遍建成較為完善的基礎性標準體系。
五、問:如何做好《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
答:《指導意見》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基礎性標準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指導意見》出臺后,關鍵是要抓好落實。財政部將積極統籌各方主體做好《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推動各項任務有效落地實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財政部門、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領導、統籌推進相關措施落地見效,形成促進行業標準化工作的合力。二是加強技術支持。針對基礎性標準體系指導性框架中的具體項目出臺細化指引;成立專家組,跟蹤研究基礎性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實施情況,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定期研究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供相關政策的修訂建議,及時解決重大問題。三是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主要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和行業從業人員的宣傳引導,使其提高認識,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共同推進《指導意見》落地見效。
- 國務院研究部署若干舉措 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2025-04-19)
- 穩就業穩經濟!今日國務院常務會部署這4件事(2025-04-19)
- “3·15”晚會曝光問題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2025-04-19)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關于推動深化人身保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的通知…(2025-04-19)
- 人身險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地(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