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政策解讀

加快形成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

2024年01月18日 08:50????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1月11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的主要目標、重大任務和重大改革舉措,這對于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態根基具有重大意義。

在主要目標方面,《意見》錨定3個時間節點目標要求:到2027年,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國家生態安全有效保障,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實踐樣板,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提升,國家生態安全更加穩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展望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點領域實現深度脫碳,生態環境健康優美,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美麗中國全面建成。

在具體措施上,《意見》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樣板,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等。

此外,《意見》從不同角度提出一攬子激勵性政策舉措,調動各方面共建共享美麗中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改革創新方面,推行重點行業企業污水治理與排放水平績效分級,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體系等;在市場機制方面,把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總盤子;在公眾參與方面,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園區、企業、社區、學校等基層單位開展綠色、清潔、零碳引領行動;在科技支撐方面,創新生態環境科技體制機制,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等。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資源壓力較大、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的國情沒有改變,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污染物和碳排放總量仍居高位,部分區域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需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 |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 亚洲乱码AV乱码国产精品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