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消費信息

“明碼標價”打破網貸低利率幻象

2021年04月13日 08:59????信息來源:https://zxb.ccn.com.cn/shtml/zgxfzb/20210413/170097.shtml

“借1萬每日利息僅兩元”“免息只收手續費”“分三期費率只需2.5%”……這些看似實惠的借貸產品一度遍布互聯網借貸平臺。但近日,央行要求借貸利率“明碼標價”,注明實際年化利率。“利率是貸款的價格,是貸款產品的核心要素。要求金融機構及互聯網平臺以年化利率形式全面準確地披露年化利率,有助于借款人對真實利率有清晰和準確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作出合適的判斷。”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貸款利率須“明碼標價”

3月31日,央行發布今年第3號公告,指出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包括但不限于存款類金融機構、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以及為貸款業務提供廣告或展示平臺的互聯網平臺等),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載明,也可根據需要同時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應比年化利率更明顯。

對于貸款年化利率的計算,央行也有明確的規定,那就是“以對借款人收取的所有貸款成本與其實際占用的貸款本金的比例計算,并折算為年化形式”。其中,貸款成本應包括利息及與貸款直接相關的各類費用。貸款本金應在貸款合同或其他債權憑證中載明。若采用分期償還本金的方式,則應以每期還款后剩余本金計算實際占用的貸款本金。

央行還明確了貸款年化利率可采用復利或單利方法計算。采用單利計算方法的,應注明;復利則采用內部收益率法,即IRR公式計算年化利率。央行還具體給出了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類產品、分期償還類產品和收取費用產品這三類產品的復利計算公式。

打破低利率幻象

近年來,五花八門的貸款產品被包裝出來,并且常常給人造成利息很低的錯覺。例如,“貸款1萬元,每天的利息不到一瓶水的錢”“日利率0.045%起”,還有的宣傳“免息分期”,故意引導消費者忽略費用、只看利息。不懂如何計算年化利率的金融“小白”借款時就無法明確這個產品的利率高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還多少錢,等到還款時才發現上當了。

那么,這些產品的真實年化利率到底是怎樣的呢?以“剁手族”常用的花唄為例,花唄分期收取的不是利息,而是手續費,此前其3、6、9、12期的分期手續費分別是2.50%、4.50%、6.50%和8.80%。央行公告發布后,在花唄上選擇分12期的話,在其展示的總費率8.80%之后,還標明了其真實年化利率——15.86%。

其他產品的真實利率又是多少呢?《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查閱發現,支付寶借唄利率在日利率萬分之四的基礎上,標注年利率為14.60%。微粒貸也在“1000元1天只需0.35元”前標注了“年利率12.775%”。美團生活費則明確標注為“7.20%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貸款利率并非是固定的,每個平臺會根據客戶的情況算出授信額度和借貸利率。信用越好、越優質的,年化利率越低;信用越差的,年化利率越高。

記者看到,有的知乎用戶在網上曬出其在幾大平臺顯示的借貸年化利率均在18%以上,并直呼“再也不敢在網貸平臺上隨便借錢了”。

規范市場 提升透明度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央行就曾發文揭示了三種常見的“利率陷阱”,并于當年發出自律倡議,要求銀行和其他機構提供的各類貸款及相關金融產品(包含信用卡分期、透支等)應明確標注年化利率,以便公眾更好地對比不同金融產品的實際利率水平。截至2020年8月末,24家全國性銀行自營貸款、信用卡透支和分期業務的整改基本完成。但互聯網金融平臺整改進度相對較慢,部分平臺雖在個別界面展示了年化利率,但展示方式并不明顯。

2020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正式發布,在信息披露方面新增了“貸款產品的年化利率”要求。

貸款真實利率不明確,也使得相關投訴糾紛大增。今年1月4日,上海金融法院首次適用《民法典》二審審結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詳見本報2021年1月12日3版相關報道),判決貸款機構在貸款合同中負有明確披露實際利率的義務,因貸款機構未披露實際利率而收取的超過合同約定利率的部分利息應予返還。

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新宇表示,央行公告將綜合資金成本的計算范圍和計算方法進行了明確,解決了法律實踐中存在的綜合資金成本的范圍爭議問題,為司法部門處置借貸糾紛案件提供了法規參考。同時,將IRR正式引入了監管規定中,有助于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防止消費者在不知道真實成本的情況下被誤導而申請貸款。

對于央行的公告,上海金融法院方面表示,這意味著該院的“裁判規則得到了監管部門認可,充分體現了金融司法與金融監管之間的良性互動”。

部分平臺仍未公示年化利率

在東吳證券看來,很多中下游的互聯網平臺憑借“信息不對稱”展業,規范化展示年化貸款利率降低了消費者“盲目貸款”的沖動,會對此類平臺產生沖擊。

這也在記者的調查中得到印證。記者在幾款互聯網APP上發現,大部分平臺已經明確顯示年化利率,但少數平臺仍是僅宣傳可貸金額和日利率,而沒有年化利率。例如,在首汽約車共享出行平臺,蘇寧金融的任性貸產品宣傳“最高30萬,日息低至萬2”,“30萬”和“萬2”均用紅字顯示,但并未標注年利率,點擊“立即申請”才出現“年化利率7.20%起”字樣。樂享借也是展示借貸額度和“萬2”。而百度有錢花和馬上消費金融的安逸花產品僅展示了最高借貸額度,并未展示借貸利率。

此外,在部分顯示年化利率的平臺上,未激活時顯示的可借金額偏高、年化利率偏低。比如,美團借錢在未激活時顯示年化利率7.2%起,最高可借20萬元,而激活后實際的可借金額一般在1萬至2萬元之間,年化利率在18%以上。(中國消費者報 記者 聶國春)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男人天堂国产 |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午夜精品国产拍精品福利 |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 在线看国产精品黄v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