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場秩序“守護者”改革創新“破冰船”——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張廣勇建言更好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廣勇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專訪時,將厚厚一沓調研筆記攤開在桌上,從街頭巷尾到全國兩會,字里行間透出的市場監管民生溫度始終如一。這些帶著煙火氣的民生訴求,經過系統梳理轉化為5份沉甸甸的建議,其中既有對個體工商戶生存狀態的深切關注,又有對高質量發展大局的用心考量。
當質量基礎設施插上數字化翅膀,當公平競爭成為市場基因,中國經濟的大船必將在規范有序的航道上破浪前行。這或許就是新時代市場監管人的使命擔當——既做市場秩序的“守護者”,更當改革創新的“破冰船”。
“建議在全國推廣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機制。”張廣勇說。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將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作為保民生、促發展的重要任務。聚焦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山西省在全國首創“惠商保”個體工商戶免費保險保障項目,設置持續經營、經營財產損失、從業人員人身傷亡、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4個險種,精準匹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實際和風險特點。堅持普惠理念,山西省個體工商戶無需辦理任何投保手續,自動投保、免申即享,做到快賠早賠、應賠盡賠。截至2月17日,“惠商保”項目已累計賠付3.3億元,受益商戶達5.1萬戶,有效降低了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風險,提振了經營發展信心,社會反響熱烈。
張廣勇認為,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保障體系,既能解個體工商戶燃眉之急,更能為經濟“毛細血管”注入活力。他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機制,全面推進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提升個體工商戶的抗風險能力,更好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要讓質量服務像水電一樣觸手可及。”張廣勇表示,質量基礎設施是建設質量強國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在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計量體系逐步完善、標準化建設取得突破、認證認可體系逐步健全、檢驗檢測能力顯著提升。但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不足,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等現實問題。他建議,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質量基礎設施資金投入,推動均衡發展;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推動質量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加大對企業參與國際活動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助力中國企業走向全球。
“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就像當年建高鐵那樣統籌知識產權布局。”張廣勇介紹,知識產權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黨的十八大以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質增效,有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但也存在資源配置“東強西弱”,東、中、西部省份知識產權發展不均衡的問題。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開展“知識產權助力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知識產權助力西部大開發”兩個專項行動,為解決配置不均帶來契機。他建議,加大對中西部省份的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催化”和“撬動”作用;科學制定支持政策,根據知識產權工作基礎情況,分級分類推出政策。
“市場競爭的起跑線必須畫直,要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張廣勇說,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保障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4年,全國共審查政策文件12.1萬件,其中,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審查擬由政府出臺的文件8131件,提出審查修改意見2676條,從源頭上有效預防了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出臺。他建議,各地區各部門將公平競爭審查內容納入領導干部培訓內容,提升領導干部公平競爭意識和公平競爭政策實施能力;從國家層面出臺分領域公平競爭審查規則,以利于全國統一執行。
“現行價格法已實施27年,面對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業態顯得力不從心。”張廣勇建議修訂完善價格法。價格法自1998年實施以來,對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發揮價格合理配置資源作用,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政府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現行價格法在監管職責、調整范圍、監管依據等方面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求,急需修訂完善。張廣勇建議,全國人大將修訂價格法列入2025年立法計劃,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和邊界,擴大調整范圍,完善界定標準及處罰依據。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廣勇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專訪時,將厚厚一沓調研筆記攤開在桌上,從街頭巷尾到全國兩會,字里行間透出的市場監管民生溫度始終如一。這些帶著煙火氣的民生訴求,經過系統梳理轉化為5份沉甸甸的建議,其中既有對個體工商戶生存狀態的深切關注,又有對高質量發展大局的用心考量。
當質量基礎設施插上數字化翅膀,當公平競爭成為市場基因,中國經濟的大船必將在規范有序的航道上破浪前行。這或許就是新時代市場監管人的使命擔當——既做市場秩序的“守護者”,更當改革創新的“破冰船”。
“建議在全國推廣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機制。”張廣勇說。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將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作為保民生、促發展的重要任務。聚焦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山西省在全國首創“惠商保”個體工商戶免費保險保障項目,設置持續經營、經營財產損失、從業人員人身傷亡、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4個險種,精準匹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實際和風險特點。堅持普惠理念,山西省個體工商戶無需辦理任何投保手續,自動投保、免申即享,做到快賠早賠、應賠盡賠。截至2月17日,“惠商保”項目已累計賠付3.3億元,受益商戶達5.1萬戶,有效降低了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風險,提振了經營發展信心,社會反響熱烈。
張廣勇認為,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保障體系,既能解個體工商戶燃眉之急,更能為經濟“毛細血管”注入活力。他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機制,全面推進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提升個體工商戶的抗風險能力,更好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要讓質量服務像水電一樣觸手可及。”張廣勇表示,質量基礎設施是建設質量強國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在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計量體系逐步完善、標準化建設取得突破、認證認可體系逐步健全、檢驗檢測能力顯著提升。但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不足,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等現實問題。他建議,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質量基礎設施資金投入,推動均衡發展;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推動質量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加大對企業參與國際活動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助力中國企業走向全球。
“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就像當年建高鐵那樣統籌知識產權布局。”張廣勇介紹,知識產權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黨的十八大以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質增效,有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但也存在資源配置“東強西弱”,東、中、西部省份知識產權發展不均衡的問題。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開展“知識產權助力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知識產權助力西部大開發”兩個專項行動,為解決配置不均帶來契機。他建議,加大對中西部省份的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催化”和“撬動”作用;科學制定支持政策,根據知識產權工作基礎情況,分級分類推出政策。
“市場競爭的起跑線必須畫直,要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張廣勇說,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保障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4年,全國共審查政策文件12.1萬件,其中,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審查擬由政府出臺的文件8131件,提出審查修改意見2676條,從源頭上有效預防了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出臺。他建議,各地區各部門將公平競爭審查內容納入領導干部培訓內容,提升領導干部公平競爭意識和公平競爭政策實施能力;從國家層面出臺分領域公平競爭審查規則,以利于全國統一執行。
“現行價格法已實施27年,面對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業態顯得力不從心。”張廣勇建議修訂完善價格法。價格法自1998年實施以來,對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發揮價格合理配置資源作用,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政府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現行價格法在監管職責、調整范圍、監管依據等方面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求,急需修訂完善。張廣勇建議,全國人大將修訂價格法列入2025年立法計劃,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和邊界,擴大調整范圍,完善界定標準及處罰依據。
- 新華網報道:傳遞質量信任 提振消費信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防偽溯源服務助力唱好消費環…(2025-03-19)
- 中國經濟網發布:傳遞質量信任 提振消費信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防偽溯源服務助力唱好消…(2025-03-19)
- 新華網發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開展2025年3·15“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主題活動…(2025-03-14)
- 人民網發布:3·15“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主題活動舉行(2025-03-15)
- 人民網專題報道——中國質檢協會:推動防偽溯源服務賦能 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