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質檢快訊

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

2024年08月14日 08:22????信息來源:中國質量報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正式印發,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統計數據顯示,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6.5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53.8%;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2023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碳排放強度較2012年分別下降超過26%、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了60%以上,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與此同時,我國綠色轉型仍然面臨著不少困難挑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公布的抓改革、抓落實的中央文件,《意見》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明確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實施路徑,對于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提出了2030年和2035年兩個階段的主要目標。同時,針對不同領域,《意見》還提出一些具體量化工作目標: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抽水蓄能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等。為實現目標,《意見》圍繞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等5大領域,以及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等3大環節,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加快發展以綠色為鮮明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意見》提出的目標和部署的任務,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向“綠”而行,重中之重是要實現產業和消費的全面綠色轉型,從而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助力高質量發展。

加快產業結構以及穩妥推進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發展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關鍵是堅持創新轉型。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為特點、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堅持創新轉型,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能夠大幅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提升產業綠色發展效能,促進生產力發展提質增效。《意見》明確,既要“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也要“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目的就是通過質量創新助力產業發展更加綠色、更加高質量,畢竟堅持創新轉型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內容,能夠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匯聚強大動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還對綠色消費進行了全面謀劃,包括“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加大綠色產品供給”“積極擴大綠色消費”等,其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綠色產品設計、采購、制造標準規范,加強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完善能效、水效標識制度,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和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加強綠色產品和服務認證管理,完善認證機構監管機制,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認證機構”。也就是說,在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方面,標準、認證等將發揮重要作用,比如我們十分熟悉的能效、水效標識,就對綠色節能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僅僅在空調產品上推廣能效標準和能效標識,前3年即可累計節電1240億千瓦時,相當于1座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因此,全面綠色轉型一方面需要加強標準創新,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綠色標尺;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動綠色認證,激發綠色消費活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一項涵蓋廣泛、需要多方努力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共同寫好這篇綠色文章。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午夜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