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質檢快訊

法律更完善服務更便捷保護更有力民營經濟發展走向更廣闊舞臺

2024年07月27日 08:57????信息來源:法治日報

核心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為民營經濟厚植發展沃土、注入強勁動力。民營企業自強不息、迎難而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和拖欠企業賬款清償法律法規體系。加快建立民營企業信用狀況綜合評價體系,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加強企業合規建設和廉潔風險防控。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為民營經濟厚植發展沃土、注入強勁動力。民營企業自強不息、迎難而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保護制度越來越完善

2022年11月1日14時,在北京市東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里,北京悅賓飯館第三代“新掌門”郭華,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蒲淳手中領到了全國第一張直接變更經營者的個體戶營業執照和對應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在法律上完成了兩代人的交接。

這是一個經過精心準備的時刻。這一天是《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天。這也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時刻。對于34歲的郭華來說,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悅賓飯館從四十多年前北京的“第一個餐飲個體營業執照”擁有者,變成全國“第一個直接變更經營者個體營業執照”的擁有者。

據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處處長郭岳介紹,《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相比原《個體工商戶條例》調整了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的方式,由原來“先注銷、后成立”改為“直接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這便利了個體工商戶經營權的轉讓,實現了個體工商戶在成立時間、字號、檔案和相關行政許可等方面的延續,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個體工商戶持續經營、更好發展。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完善民營企業權益保護制度的一個縮影。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發布,堅持全面、平等保護各類產權。

2017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發布。同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增設“權益保護”專章。

2019年10月,我國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標志著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同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發布。

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

2021年1月,民法典正式施行,強化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總量18045萬戶,其中民營企業5517.7萬戶、個體工商戶12527.3萬戶。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占所有經營主體的比例從2019年的95.5%增長到96.4%。

民營經營主體占比進一步提高,顯示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法律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經營主體登記注冊更加便利,市場活力和創新力連年創新高。

準入機制越來越便利

在北京稅務博物館地下一層的一個玻璃展柜里,靜靜地“躺”著北京市正式實現“三證合一”后的第一張營業執照。2015年,石景山區率先在北京市試點“三證合一、一照一號”登記制度改革,并于當年5月20日發出北京市首張“三證合一、一照一號”營業執照。

2015年我國證照合一改革前,要想開辦一家不需要許可的普通企業,至少需要辦理三張“身份證”: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質監部門的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部門的登記證。“三證合一”曾被認為是商事制度改革中“最難啃的骨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各項便民、惠民、利民舉措不斷出臺。其中對于中國市場經濟活躍度和體量大增起到重要而深遠影響的,當屬保障市場準入高質量的商事制度改革,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較早部署推進的一項制度改革。

2013年10月下旬,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改善企業登記環節高昂的設立成本、復雜的程序以及法律不確定性,以期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同時也對企業理性投資、誠信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企業活力的通知》發布,在推進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推進注冊登記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簡化相關涉企生產經營和審批條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12項的改革措施。

這兩項近乎“一頭一尾”的政策決定,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越來越高的市場監管水平、越來越專業的監管能力,同時也揭示出我國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顯著成績。

截至目前,在企業開辦便捷度方面:我國企業平均開辦時間壓縮至4個工作日以內;電子營業執照已接入國辦一體化政務平臺,全面推廣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應用于各地登記全程電子化、網上年報、公章刻制、稅務、社保、公積金、不動產登記、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安裝了電子營業執照程序的移動終端在線出示營業執照、驗證身份。

在簡化行政審批程序解決準營難方面:我國自2012年以來,通過開展“先照后證”“三證合一”“多證合一”等系列“證照分離”改革措施,將87%的企業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或者取消,削減44%部門行政審批許可事項。

營商環境越來越優化

從擴大市場準入到減稅降費,再到融資支持和法治保障,我國為民營經濟發展可謂全力以赴地出臺各種利好政策。比如,電力、電信、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市場準入壁壘進一步破除,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實施,信息獲取渠道更加暢通,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機制不斷完善,發展空間愈加廣闊。

“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7.6萬億元;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2萬億元,民營企業負擔切實減輕。稅費優惠“活水”加速流向經營主體,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2016年6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要求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以規范政府有關行為,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到2019年,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政府全覆蓋。2020年1月1日起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將公平競爭審查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法律保障。

2022年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高新技術產業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占經營主體的比重穩步提升。從行業分布看,在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分別從2019年的95.9%、91.9%,提高至今年5月的96.1%、94.4%。從2019年以來各類高新技術產業新設民營企業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占90.2%,高技術服務業占93.3%,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占93.4%,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94.6%,民營經濟在新興產業發展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推動公平競爭的“軟實力”轉化為創新發展“硬動力”的最好注腳,就是中國的營商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此前,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的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91位躍升到2020年的第31位。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免费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精品免费 | 新国产免费剧情Av | 五月天免费精品视频 | 中文字母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