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質檢快訊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4年第三批“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優秀實踐案例

2024年12月07日 10:16????信息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行風建設深入開展、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2024年第三批“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優秀實踐案例遴選。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響應,精心組織推薦,最終“北京:‘證照0號管家’幫企業設‘鬧鐘’ 以精準事前服務優化窗口行風”等10個優秀實踐案例入選,現予以公布。

1.北京:“證照0號管家”幫企業設“鬧鐘” 以精準事前服務優化窗口行風

北京市經開區行政審批局深化拓展行風建設創新舉措,首創“證照0號管家”服務品牌,探索基于企業畫像的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務。通過對企業營業執照、各類經營許可證件數據全量歸集,建立企業辦事服務需求主動發現模型,從“依申請辦”轉變為“主動提醒智能辦”,利用短信平臺、智能語音等工具,為企業提供許可證臨期、證照聯辦、許可期限過期、跨領域聯動、審批政策精準推送5類智能提醒和聯辦服務,實現“鬧鐘式”未辦預警、將辦提醒。“證照0號管家”進一步提升了企業辦事便利度,有力解決“變照忘變證、到期忘換證、銷照忘銷證”等問題,目前已涵蓋32類許可證,累計服務企業1萬余家,發出各類提醒1.5萬余次,服務滿意率達90%以上。

2.江蘇南通:“一次查、一起查”2.0版 減負增效促發展

2023年6月,江蘇省南通市蘇錫通園區市場監管局針對行政執法部門各自為政、多頭檢查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困擾,在原有“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的基礎上,聯合園區所有行政執法部門創設涉企事項“一次查、一起查”聯合檢查機制。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索引,以涉企檢查職責為目錄,對所有檢查對象進行“匯總取重”,分類整合形成“一次查、一起查”任務清單,做到“能聯盡聯”“應聯盡聯”,把“多次查”合并為“一次查”、“分頭查”轉變為“一起查”、“零散查”優化為“集中查”,做到“進一次門、查多件事”,涉企檢查頻次大幅下降。今年以來,該局共組織企業檢查512家,其中聯合檢查227家,聯合檢查率44.34%,累計節約企業迎查時間近1000個小時,達到了力量整合、企業減負、執法增效“三贏”的預期成效。

3.福建泉州:以行政指導“小切口”推動營商環境“大變化”

福建省泉州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行“服務型執法”,變革傳統“單向命令型”執法模式,從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著手,將行政指導這一非強制性、帶有激勵性的新型行政管理方式引入市場監管工作實踐。探索建立“審批事務輔導制、合規經營指導制、查處違法疏導制、維權興企引導制”四項指導機制,強化市場監管和企業自治良性互動,推動監管理念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監管方式從剛性監管為主向剛柔相濟轉變,監管節點從事后處理向事前規范、預警防范轉變,創新營造剛柔并濟的監管環境,促進市場經濟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累計開展行政指導1.5萬余場次,為257家龍頭企業解決堵點、難點問題近300個,得到了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普遍認同和廣泛參與。

4.湖北:推廣使用“親清聯系卡” 強化行風教育管理監督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加強行風教育管理監督,編制推廣“親清聯系卡”,將行風建設要求融入行政審批、日常監管和執法辦案的全過程全流程,明確行風建設“20個不得”負面清單和文明執法行為規范,公布行風問題投訴舉報“二維碼”,要求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開展涉企服務和監管執法時主動出具并作出履職承諾。通過“持卡”學習、“亮卡”履職、“掃碼”監督,督促監管執法人員隨身攜帶、隨處學習、隨時警醒,推進轉作風、優行風各項要求從“掛在墻上”向“扛在肩上”轉變、從“寫在紙上”向“落實到行動上”轉變,全面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

5.湖南:“四位一體”創新推動電子秤市場秩序整治 深化拓展行風建設成果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在行風建設中聚焦民生熱點問題,堅持制度、標準、宣傳、督查“四位一體”,創新推動電子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對165家計量違法失信嚴重的商戶和門店懸掛黃牌警示,推動691家市場建立計量失準先行賠付制度、629家建立計量失信退出機制。發布《湖南省集貿市場誠信計量單位評價規范》地方標準和《市場誠信經營規范》團體標準,引導1.18萬家商戶作出誠信計量自我承諾。在集貿市場、商超等場所張貼發放提醒告誡書和各類宣傳資料5.31萬份,強化社會監督。不定期開展督導抽查,壓實基層監管責任。截至目前,共查處不合格電子秤1504臺,設置流動公平秤295臺,查處計量違法行為案件280件,罰沒款金額81萬元。民生計量監管帶動產業計量發展,湖南衡陽智能計量衡器產業園啟動建設。

6.廣西百色:“五張清單”解決“過罰不當”難題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大力推行服務型執法模式,出臺“有溫度的執法”指導意見,鼓勵各地進一步細化量化和規范自由裁量權。百色市市場監管局出臺不予、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不予實施強制措施及新業態監管事項等五張清單,升級打造“審慎包容”監管清單4.0版本,著力解決行政執法“過罰不當”難題,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經營主體活力更大程度釋放。截至目前,先后開展經營主體行政約談、指導、告誡等柔性執法1100余次,發放各類行政指導文書350余份,從輕、減輕、不予處罰案件占全年執法案件的77.5%,“過罰不當”現象基本消除,行政訴訟實現“零”敗訴。截至10月,全市新業態經營主體迅猛增長,新增電子商務、月子中心、創意經濟、民宿等經營主體3.35萬個。

7.甘肅天水:“高效辦成一件事”助力天水特色產業發展

甘肅省天水市市場監管局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為目標,緊緊抓住“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的難得機遇,加強統籌協調、優化審批服務,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圍繞企業信息變更、企業注銷、開辦餐飲店、企業破產信息核查等重點牽頭事項,精準推進政務服務供給與經營主體需求有效對接,優化辦理渠道,規范辦事流程,推進數據共享,在全省率先落地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該措施優化了營商環境,助推企業提質增效,“天水麻辣燙”經營主體得到蓬勃發展。

8.青海:探索推行全員執法辦案模式

青海省市場監管局針對全省市場監管領域總體監管力量薄弱、辦案人員明顯不足的實際,探索并推行局機關全員執法辦案,采取“專業+綜合”“1+1”聯合執法模式,堅持以機關辦案帶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提升案件查辦能力和辦案工作質量,確保執法重心下移而執法能力不退步,執法力量下沉而執法水平不降低。全員執法辦案工作推行以來,省級各條線處室實現案件查辦“破零”,并充分發揮專業化作用,加大對基層案件查辦的指導力度,形成同頻共振、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共查辦行政執法案件2533件、同比增長52%,罰沒總金額1677.4萬元,案件數量、罰沒金額均創市場監管部門成立以來同期新高。

9.新疆:校園食品安全“學生監督崗”等創新機制推動行風建設成果轉化、安全監管能效升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探索創新校園食品安全“學生監督崗”制度,覆蓋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四年級以上班級)、高中階段學校,設置食品安全學生監督員14.7萬名,公布校園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專線電話,構建學生及家長反映問題直通車;創新實施代入式、穿透式監督檢查機制,試點推行市場監管干部陪餐就餐制度,形成終端發力、共同監督的校園食品安全共治格局。同時,發布《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指引》《校園食堂進貨查驗工作規范》等5個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制定學校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集中用餐單位風險防控等“3個指引”,發布學校食堂食材采購等3個合同示范文本,著力構建校園食品安全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長效機制。通過實施這些舉措,把行風建設成果轉化為保安全、守底線的成效,在全區打造校園食品安全示范點103個,推動各級政府投入1.99億元,全面改造升級3887家學校食堂設施。

10.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小兵幫辦”特色服務 推動政務服務“惠民有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市場監管局將行風建設“深化拓展”年工作與“小兵幫辦”政務服務結合起來,通過開通“小兵幫辦”服務事項、組建“小兵”志愿服務隊、設立“小兵幫辦”專窗,全力做到“五個早”(政策法規早宣傳、開辦意愿早掌握、申辦資料早受理、現場核查早指導、證照快辦早送達),并主動下沉街道社區、園區企業、團場連隊,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現場服務,特別是面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服務對象,上門提供“幫代辦”服務;面對師市重點企業、重大項目,上門了解訴求,開辟綠色通道,為項目簽約、辦理相關事項等提供精準指導服務,切實讓服務對象感受到“小兵”的真誠與溫暖。截至目前,“小兵”累計幫辦業務1598件,一次辦結率達96.7%,收到錦旗9面。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婷婷色综合网站 | 一级亚洲欧洲国产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 |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