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點 守牢底線 精準施策——關于編制區域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的實踐與思考
立足監管實際,以安全評估為核心,從識別風險出發,將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生產安全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工業產品納入重點監管,制定區域重點監管目錄,是一項長期工作。實踐證明,制定實施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可以進一步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質量安全治理水平。今年,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制定并印發《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3年版)》(以下簡稱《全國目錄》),在全國范圍內確定14類247種重點監管產品,同時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中心工作、產業發展狀況、質量安全形勢、監管資源和技術保障能力等實際情況,在充分研判和論證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并推動目錄實施,進一步提高目錄的科學性和適用性。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立足本市實際,充分利用和借鑒風險管理工作思路,強化風險信息評估和利用,實施“一品一策”分類監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重點領域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探索建立了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編制機制。筆者有幸參與本項工作,現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思考。
一、目錄編制的必要性
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量大面廣、點多線長,《全國主要產品分類與代碼第1部分:可運輸產品》(GB/T 7635.1-2002),將產品分為5大部類,共列入5萬余類目產品。《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將產品類別與代碼分為5層,第一層包括97大類,第二層包括473個中類,第五層包括1萬余種產品。產品種類多,涉及范圍廣,新產品層出不窮,難以極盡列舉,且不同類別產品對應不同質量要求,部分產品質量要求判定復雜。另外,生產經營主體眾多,監管范圍邊界不清,行政監管資源與監管對象嚴重不匹配,涉及產品質量問題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的現狀是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結合本地區重點工作任務和實際情況,科學開展評估,鎖定質量安全風險高、群眾密切關注的產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制定本區域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有利于統籌兩級監管力量,提高監管工作靶向性。
二、北京市編制目錄的側重點
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在編制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幾點因素:一是,近兩年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低于90%且涉及安全指標的產品;二是,近兩年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安全指標符合率低于95%的產品;三是,近兩年多次實施缺陷召回的產品;四是,近兩年網絡輿情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信息較多的產品;五是,近兩年接訴即辦涉及質量安全問題較多的產品。另外,充分結合產品準入方式、強制性國家標準、專項工作或政策文件要求,綜合考慮是否納入北京市重點監管目錄。
今年,北京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共包括安全生產及消防、環境污染治理、農資和建材、食品相關和日用消費品5大類97種產品。除納入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的全部79種產品外,還增加了18種產品,包括:1種生產許可證產品,1種成品油專項整治相關產品,6種《全國目錄》中涉及北京市主產區的產品,10種《全國目錄》中涉及生產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產品。
北京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印發以來,各區、分局結合轄區實際,綜合運用監督抽查、日常監督檢查、專項整治和專項檢查等工作措施,對列入重點目錄的產品實施質量安全監管,有效防控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上半年,各區、分局累計收到市抽不合格報告459份,責令限期改正256件,立案調查226件,罰沒款45萬余元,沒收不合格產品842件,累積抽查192類2706組批產品;處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轉交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違法行為線索)170件,跟蹤檢查、調查核實156家相關經營主體;雙隨機抽查獲證企業31家,對電動自行車、消防產品、危險化學品等18類重點產品企業開展專項檢查,檢查主體27153家(次),依法處罰145家,罰沒款36萬余元,沒收不合格產品257件。
三、目錄編制應突出“三個重點”
(一)堅持風險管理,強化風險評估。產品質量監督是對產品的質量狀態進行評價和處置,其核心是發現產品質量隱患,運用有效手段進行處理、消除風險,以保障產品質量,維護市場秩序。通過對質量風險信息的搜集、研判及跟蹤處置,突出對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的發現和快速處置能力,促進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方式從事后監督到事前預防的轉變。有效依托風險信息采集評估機制,從識別產品危害程度出發,采用數據定量和專家定性相結合方式,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開展綜合評估分析。
(二)聚焦重點產品,統籌監管重心。結合本地區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根據產品監督抽查、缺陷召回、消費者投訴舉報、強制性標準要求、是否涉及特定消費人群、環境污染和各類安全的相關政策文件要求等,將關系人身健康及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生產安全,以及監督抽查安全指標符合率較低、特殊人群適用、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產品納入重點監管目錄,并根據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分析評估結果,對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和持續完善。
(三)突出分類監管,提升監管效能。在制定重點監管目錄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提出嚴格生產許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大抽檢處置力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等方式的分類監管措施。對未納入重點目錄的產品主要采取訴求處置的方式實施監管,并視情況動態調整。通過產品分級、監管措施分類,實現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低且經營行為良好的主體“無事不擾”,對高風險產品及其經營主體“重點監管”,將因產品質量違法受到較重處罰的經營主體依法依規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推動質量監管落實落細,形成工作閉環。在此基礎上,加強統籌協調和工作協同,指導區、分局履行好“防風險、保安全、守底線”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解決好“管多少”和“如何管”的問題,使有限的行政監管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立足監管實際,以安全評估為核心,從識別風險出發,將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生產安全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工業產品納入重點監管,制定區域重點監管目錄,是一項長期工作。實踐證明,制定實施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可以進一步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質量安全治理水平。今年,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制定并印發《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3年版)》(以下簡稱《全國目錄》),在全國范圍內確定14類247種重點監管產品,同時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中心工作、產業發展狀況、質量安全形勢、監管資源和技術保障能力等實際情況,在充分研判和論證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并推動目錄實施,進一步提高目錄的科學性和適用性。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立足本市實際,充分利用和借鑒風險管理工作思路,強化風險信息評估和利用,實施“一品一策”分類監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重點領域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探索建立了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編制機制。筆者有幸參與本項工作,現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思考。
一、目錄編制的必要性
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量大面廣、點多線長,《全國主要產品分類與代碼第1部分:可運輸產品》(GB/T 7635.1-2002),將產品分為5大部類,共列入5萬余類目產品。《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將產品類別與代碼分為5層,第一層包括97大類,第二層包括473個中類,第五層包括1萬余種產品。產品種類多,涉及范圍廣,新產品層出不窮,難以極盡列舉,且不同類別產品對應不同質量要求,部分產品質量要求判定復雜。另外,生產經營主體眾多,監管范圍邊界不清,行政監管資源與監管對象嚴重不匹配,涉及產品質量問題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的現狀是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結合本地區重點工作任務和實際情況,科學開展評估,鎖定質量安全風險高、群眾密切關注的產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制定本區域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有利于統籌兩級監管力量,提高監管工作靶向性。
二、北京市編制目錄的側重點
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在編制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幾點因素:一是,近兩年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低于90%且涉及安全指標的產品;二是,近兩年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安全指標符合率低于95%的產品;三是,近兩年多次實施缺陷召回的產品;四是,近兩年網絡輿情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信息較多的產品;五是,近兩年接訴即辦涉及質量安全問題較多的產品。另外,充分結合產品準入方式、強制性國家標準、專項工作或政策文件要求,綜合考慮是否納入北京市重點監管目錄。
今年,北京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共包括安全生產及消防、環境污染治理、農資和建材、食品相關和日用消費品5大類97種產品。除納入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的全部79種產品外,還增加了18種產品,包括:1種生產許可證產品,1種成品油專項整治相關產品,6種《全國目錄》中涉及北京市主產區的產品,10種《全國目錄》中涉及生產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產品。
北京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印發以來,各區、分局結合轄區實際,綜合運用監督抽查、日常監督檢查、專項整治和專項檢查等工作措施,對列入重點目錄的產品實施質量安全監管,有效防控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上半年,各區、分局累計收到市抽不合格報告459份,責令限期改正256件,立案調查226件,罰沒款45萬余元,沒收不合格產品842件,累積抽查192類2706組批產品;處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轉交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違法行為線索)170件,跟蹤檢查、調查核實156家相關經營主體;雙隨機抽查獲證企業31家,對電動自行車、消防產品、危險化學品等18類重點產品企業開展專項檢查,檢查主體27153家(次),依法處罰145家,罰沒款36萬余元,沒收不合格產品257件。
三、目錄編制應突出“三個重點”
(一)堅持風險管理,強化風險評估。產品質量監督是對產品的質量狀態進行評價和處置,其核心是發現產品質量隱患,運用有效手段進行處理、消除風險,以保障產品質量,維護市場秩序。通過對質量風險信息的搜集、研判及跟蹤處置,突出對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的發現和快速處置能力,促進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方式從事后監督到事前預防的轉變。有效依托風險信息采集評估機制,從識別產品危害程度出發,采用數據定量和專家定性相結合方式,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開展綜合評估分析。
(二)聚焦重點產品,統籌監管重心。結合本地區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根據產品監督抽查、缺陷召回、消費者投訴舉報、強制性標準要求、是否涉及特定消費人群、環境污染和各類安全的相關政策文件要求等,將關系人身健康及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生產安全,以及監督抽查安全指標符合率較低、特殊人群適用、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產品納入重點監管目錄,并根據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分析評估結果,對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和持續完善。
(三)突出分類監管,提升監管效能。在制定重點監管目錄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提出嚴格生產許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大抽檢處置力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等方式的分類監管措施。對未納入重點目錄的產品主要采取訴求處置的方式實施監管,并視情況動態調整。通過產品分級、監管措施分類,實現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低且經營行為良好的主體“無事不擾”,對高風險產品及其經營主體“重點監管”,將因產品質量違法受到較重處罰的經營主體依法依規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推動質量監管落實落細,形成工作閉環。在此基礎上,加強統籌協調和工作協同,指導區、分局履行好“防風險、保安全、守底線”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解決好“管多少”和“如何管”的問題,使有限的行政監管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 新華網報道:傳遞質量信任 提振消費信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防偽溯源服務助力唱好消費環…(2025-03-19)
- 中國經濟網發布:傳遞質量信任 提振消費信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防偽溯源服務助力唱好消…(2025-03-19)
- 新華網發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開展2025年3·15“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主題活動…(2025-03-14)
- 人民網發布:3·15“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主題活動舉行(2025-03-15)
- 人民網專題報道——中國質檢協會:推動防偽溯源服務賦能 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