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甭解釋,違規了!一批典型案例曝光……
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3年,山東省菏澤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持續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聚焦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集中優勢兵力,精準重拳出擊,依法嚴厲查處14類違法行為,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強力震懾違法犯罪行為?,F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件公布如下:
一、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菏澤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2023年5月29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菏澤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作出沒收涉案商品、罰沒款15.3533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2年11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線上視頻會議,專題研討部署商標侵權案件查辦工作,并通過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精嘉閥門集團公司投訴菏澤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精嘉”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線索交菏澤市局查處。線索提供了兩份當事人與青島某公司簽訂的《產品購銷合同》,合同書中使用了“上海精嘉”字樣,涉嫌商標侵權。根據投訴線索,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迅速對該公司進行檢查,現場扣押了涉嫌商標侵權閥門2個,并對其購銷合同、發票、賬簿等資料進行了查閱取證。經查,當事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與青島某公司簽訂的《產品購銷合同》中使用了“上海精嘉”標識,屬商標法意義上的商標性使用,而實際交付的商品非“精嘉”閥門,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違反了《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的規定?,F場扣押的2個閥門經權利人辨認,系侵權商品,其行為違反《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和《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該案當事人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交易文書中及相同商品上擅自使用與商標注冊人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使相關公眾誤認為其與商標注冊人存在投資、許可、加盟或合作等關系,導致了相關公眾混淆,不僅損害了商標注冊人的品牌聲譽,也誤導了消費者。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利用“搭便車”“傍名牌”的方式攀附知名商標的違法行為,有效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二、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菏澤某公司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案
2023年8月11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菏澤某公司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作出警告并處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3年7月21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菏澤某公司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向消費者免費發放的代金券,其背面標注6項格式條款,其中第6項格式條款標注的“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的規定,規定了當事人單方面對格式條款享有最終解釋權,排除了消費者解釋格式條款的權利,其行為違反了《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二條第(六)項的規定,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作出了行政處罰。
在當今市場交易中,經營者經常依靠自身優勢地位,以規定自身享有最終解釋權的格式條款,與消費者形成不公平的消費合同關系,剝奪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公平交易權和自主選擇權。市場監管部門將嚴厲查處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清朗消費環境。
三、成武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副食超市銷售不合格食品案
2023年1月13日,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某副食超市銷售不合格食品的違法行為作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324元、罰款人民幣30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2年10月25日,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委托山東拜爾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對某副食超市銷售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11月25日,接到山東拜爾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的兩份檢驗報告,1、辣條味鍋巴,檢驗報告顯示過氧化值項目不符合GB1740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2、鮮雞蛋檢驗報告顯示甲硝唑項目不符合GB31650-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對當事人作出合并行政處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和健康。此類案件的查處,有力震懾了不法生產經營者,嚴厲懲處了一批不法商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安全、放心的食品,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線。
四、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某縣人民醫院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發布廣告案
2023年2月14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縣人民醫院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發布廣告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二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2022年9月9日,根據群眾舉報,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縣人民醫院進行執法檢查,經現場登錄某縣人民醫院互聯網網站,發現當事人于2021年9月6日發布主題“溫馨九月,獻禮教師”、2022年5月6日發布主題“五一黃金周 蝶變惠美月”等內容的醫療美容廣告。經查,涉案廣告存在利用衛生技術人員形象的名義形象作證明、內容超出醫療廣告審查批準文件核準的范圍等情形。當事人的行為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第六項、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醫療美容廣告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違法醫療美容廣告誤導公眾,給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帶來隱患,影響了消費者的權益,受到社會關注。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醫療美容行業違法廣告宣傳行為,對督促醫療美容行業依法進行廣告宣傳,規范醫療美容廣告內容起著積極引領作用。
五、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某酒店有限公司設置最低消費額案
2023年4月12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酒店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設置最低消費金額的違法行為,依法做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依據群眾反映的情況,為貫徹落實省局、市局《關于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的文件精神,2023年4月6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人員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后,依法對某酒店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經查,自2020年3月,當事人在經營活動中對酒店單間消費設置最低消費金額。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第七條第四款的規定。2023年4月21日,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五十一條、《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第七條第四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對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4月23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再次對當事人進行現場復核,當事人已取消單間消費最低金額。
六、鄆城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利用報廢農業機械的發動機、車架等部件拼裝農業機械(青儲機)案
2023年2月1日,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某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當事人正在利用報廢農業機械的發動機、車架等部件拼裝農業機械(青儲機)。經查實,當事人自2021年12月始,從江蘇、安徽等廢舊農機市場購買廢舊收割機,利用其廢舊發動機、車架等部件和零配件拼裝農業機械(青儲機),已拼裝成品2臺,并已售出,銷售額共計48000元,當事人表示無法追回已售出的該臺農業機械(青儲機)。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依據《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沒款共96000元。
農機產品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技術和智力支持,非法拼裝的農業機械,其產品質量、可靠性、安全性根本無法保障,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農機生產銷售市場,還存在嚴重事故隱患,國家為了加強農機機械安全監督管理,預防和減少農業機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專門建立了農業機械淘汰制度和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農業機械報廢制度,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利用殘次零配件或者報廢農業機械的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車架等部件拼裝的農業機械,但個別不良商家利用農民質量辨別能力差,安全意識淡薄,貪圖價格便宜的心理,鋌而走險,生產銷售非法拼裝的農機產品,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埋下了嚴重隱患。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對農機市場的監管力度,聚焦農機市場突出問題,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拼裝、粗制濫造、“傍名牌”等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農機質量安全,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全力營造安全誠信的農機市場環境。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提醒廣大農戶,一定不要貪圖價格便宜而忽視安全,吃虧上當。
七、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菏澤某醫藥用品有限公司未按照經備案的技術要求組織生產醫療器械
2023年6月21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菏澤某醫藥用品有限公司未按照經備案的技術要求組織生產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了沒收違法所得1776元、罰款40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2023年4月4日,根據相關線索,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菏澤某醫藥用品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經查,該單位生產的規格型號:130mm×160mm×1貼/袋×4袋/盒、批號20220901的砭貼,規格型號:10cm×13cm 4貼裝、批號20220801的穴位壓力刺激貼,未按照經備案產品技術要求組織生產醫療器械。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六條、《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醫療器械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醫療器械企業必須合規生產經營,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市場監管部門以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違法行為,強化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源頭管理,消除醫療器械生產風險隱患,切實保障公眾用械安全。
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3年,山東省菏澤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持續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聚焦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集中優勢兵力,精準重拳出擊,依法嚴厲查處14類違法行為,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強力震懾違法犯罪行為?,F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件公布如下:
一、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菏澤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2023年5月29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菏澤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作出沒收涉案商品、罰沒款15.3533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2年11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線上視頻會議,專題研討部署商標侵權案件查辦工作,并通過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精嘉閥門集團公司投訴菏澤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精嘉”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線索交菏澤市局查處。線索提供了兩份當事人與青島某公司簽訂的《產品購銷合同》,合同書中使用了“上海精嘉”字樣,涉嫌商標侵權。根據投訴線索,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迅速對該公司進行檢查,現場扣押了涉嫌商標侵權閥門2個,并對其購銷合同、發票、賬簿等資料進行了查閱取證。經查,當事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與青島某公司簽訂的《產品購銷合同》中使用了“上海精嘉”標識,屬商標法意義上的商標性使用,而實際交付的商品非“精嘉”閥門,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違反了《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的規定?,F場扣押的2個閥門經權利人辨認,系侵權商品,其行為違反《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和《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該案當事人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交易文書中及相同商品上擅自使用與商標注冊人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使相關公眾誤認為其與商標注冊人存在投資、許可、加盟或合作等關系,導致了相關公眾混淆,不僅損害了商標注冊人的品牌聲譽,也誤導了消費者。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利用“搭便車”“傍名牌”的方式攀附知名商標的違法行為,有效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二、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菏澤某公司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案
2023年8月11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菏澤某公司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作出警告并處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3年7月21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菏澤某公司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向消費者免費發放的代金券,其背面標注6項格式條款,其中第6項格式條款標注的“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的規定,規定了當事人單方面對格式條款享有最終解釋權,排除了消費者解釋格式條款的權利,其行為違反了《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二條第(六)項的規定,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作出了行政處罰。
在當今市場交易中,經營者經常依靠自身優勢地位,以規定自身享有最終解釋權的格式條款,與消費者形成不公平的消費合同關系,剝奪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公平交易權和自主選擇權。市場監管部門將嚴厲查處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清朗消費環境。
三、成武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副食超市銷售不合格食品案
2023年1月13日,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某副食超市銷售不合格食品的違法行為作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324元、罰款人民幣30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2年10月25日,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委托山東拜爾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對某副食超市銷售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11月25日,接到山東拜爾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的兩份檢驗報告,1、辣條味鍋巴,檢驗報告顯示過氧化值項目不符合GB1740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2、鮮雞蛋檢驗報告顯示甲硝唑項目不符合GB31650-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對當事人作出合并行政處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和健康。此類案件的查處,有力震懾了不法生產經營者,嚴厲懲處了一批不法商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安全、放心的食品,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線。
四、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某縣人民醫院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發布廣告案
2023年2月14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縣人民醫院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發布廣告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二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2022年9月9日,根據群眾舉報,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縣人民醫院進行執法檢查,經現場登錄某縣人民醫院互聯網網站,發現當事人于2021年9月6日發布主題“溫馨九月,獻禮教師”、2022年5月6日發布主題“五一黃金周 蝶變惠美月”等內容的醫療美容廣告。經查,涉案廣告存在利用衛生技術人員形象的名義形象作證明、內容超出醫療廣告審查批準文件核準的范圍等情形。當事人的行為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第六項、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醫療美容廣告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違法醫療美容廣告誤導公眾,給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帶來隱患,影響了消費者的權益,受到社會關注。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醫療美容行業違法廣告宣傳行為,對督促醫療美容行業依法進行廣告宣傳,規范醫療美容廣告內容起著積極引領作用。
五、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某酒店有限公司設置最低消費額案
2023年4月12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酒店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設置最低消費金額的違法行為,依法做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依據群眾反映的情況,為貫徹落實省局、市局《關于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的文件精神,2023年4月6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人員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后,依法對某酒店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經查,自2020年3月,當事人在經營活動中對酒店單間消費設置最低消費金額。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第七條第四款的規定。2023年4月21日,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五十一條、《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第七條第四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對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4月23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再次對當事人進行現場復核,當事人已取消單間消費最低金額。
六、鄆城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利用報廢農業機械的發動機、車架等部件拼裝農業機械(青儲機)案
2023年2月1日,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某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當事人正在利用報廢農業機械的發動機、車架等部件拼裝農業機械(青儲機)。經查實,當事人自2021年12月始,從江蘇、安徽等廢舊農機市場購買廢舊收割機,利用其廢舊發動機、車架等部件和零配件拼裝農業機械(青儲機),已拼裝成品2臺,并已售出,銷售額共計48000元,當事人表示無法追回已售出的該臺農業機械(青儲機)。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依據《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沒款共96000元。
農機產品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技術和智力支持,非法拼裝的農業機械,其產品質量、可靠性、安全性根本無法保障,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農機生產銷售市場,還存在嚴重事故隱患,國家為了加強農機機械安全監督管理,預防和減少農業機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專門建立了農業機械淘汰制度和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農業機械報廢制度,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利用殘次零配件或者報廢農業機械的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車架等部件拼裝的農業機械,但個別不良商家利用農民質量辨別能力差,安全意識淡薄,貪圖價格便宜的心理,鋌而走險,生產銷售非法拼裝的農機產品,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埋下了嚴重隱患。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對農機市場的監管力度,聚焦農機市場突出問題,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拼裝、粗制濫造、“傍名牌”等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農機質量安全,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全力營造安全誠信的農機市場環境。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提醒廣大農戶,一定不要貪圖價格便宜而忽視安全,吃虧上當。
七、菏澤市市場監管局查處菏澤某醫藥用品有限公司未按照經備案的技術要求組織生產醫療器械
2023年6月21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菏澤某醫藥用品有限公司未按照經備案的技術要求組織生產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了沒收違法所得1776元、罰款40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2023年4月4日,根據相關線索,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菏澤某醫藥用品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經查,該單位生產的規格型號:130mm×160mm×1貼/袋×4袋/盒、批號20220901的砭貼,規格型號:10cm×13cm 4貼裝、批號20220801的穴位壓力刺激貼,未按照經備案產品技術要求組織生產醫療器械。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六條、《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醫療器械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醫療器械企業必須合規生產經營,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市場監管部門以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違法行為,強化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源頭管理,消除醫療器械生產風險隱患,切實保障公眾用械安全。
- 新華網報道:傳遞質量信任 提振消費信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防偽溯源服務助力唱好消費環…(2025-03-19)
- 中國經濟網發布:傳遞質量信任 提振消費信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防偽溯源服務助力唱好消…(2025-03-19)
- 新華網發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開展2025年3·15“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主題活動…(2025-03-14)
- 人民網發布:3·15“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主題活動舉行(2025-03-15)
- 人民網專題報道——中國質檢協會:推動防偽溯源服務賦能 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