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化對家電企業的傷害超乎想象
“家電行業的內卷實在是太嚴重了!很多企業的內卷,如今已經直接升級為內耗和內斗了。你真的很難想象。”日前,有家電廠商人士直言,當前的市場競爭內卷,不只是家電企業與企業之間、商家與商家之間,更為重要的是很多家電企業內部不同產品事業部、不同職能部門間的內卷同樣很嚴重。不只是殺傷力大,而且侮辱性極強,很容易引發企業的內耗與內斗。
另一位市場營銷人員則表示,就在今年“6·18”年中購物節期間,一些家電集團公司對于產品事業部就規定了很多的推廣、傳播等KPI考核標準,初衷肯定是好的,就是為了推高市場和消費熱度。但一家企業的不同產品公司之間為了搶奪同樣的流量和渠道,往往在一線市場上就會出現嚴重的內卷。比如說,抖音、微信、微博的引流和話題炒作,面對同樣的促銷主題,雖然產品屬性不一樣,但同一家企業的不同產品公司,大家都要爭奪,自然會推高平臺對于同一個話題和熱度的引流成本,甚至還會逼著一些公司為了完成KPI購買大量的水軍和粉絲,來人為炒作話題。很多企業的炒作內容和話題,根本沒有幾個真正的消費者在關注,全是公司購買的流量和水軍在PK。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同一家企業不同產品公司的市場營銷過程中。面對同樣的渠道,同樣的客戶,卻要面臨不同的KPI考核,而且還是由不同的營銷團隊在對接這些渠道資源和客戶,自然會出現比較典型的 “資源內耗”甚至“相互比拼帶來的內斗”等問題,最終演變成一個平臺的不同產品為了市場競爭而出現嚴重的內卷。
當然,家電集團不同產品公司的內卷,或許還可以通過組織架構、營銷整合、體系協同等手段來徹底解決。但是,面對同一個市場、同一個渠道、同一群用戶,手握相同產品、相同渠道布局的家電企業之間的內卷,如今已經嚴重到即使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價格競爭,也達不到預期的市場效果了。
目前家電市場的內卷,最核心的病根就是全面同質化,可以說從產品技術、功能賣點、外觀設計,甚至到了市場營銷、促銷推廣,以及銷售渠道、售后服務,各個環節都是同質化較量。最終,比來比去,除了比市場執行速度、比銷售網點的覆蓋面,就是比燒錢引流量的能力,以及比低價的透支能力。
由此來看,這兩年家電市場的問題,并不只是表現出外部的時代更迭、產業換擋以及市場和消費的低迷,而是大量家電企業、商家面臨高度的同質化局面,已經陷入嚴重的內卷之中,帶來的層出不窮的內耗,以及持續不斷的內斗。
面對這種局面,家電廠商要突破市場困局,顯然需要一場“由內而外”的系統變革。說白了,家電廠商要想突破,得向自己“動手術”了!
“家電行業的內卷實在是太嚴重了!很多企業的內卷,如今已經直接升級為內耗和內斗了。你真的很難想象。”日前,有家電廠商人士直言,當前的市場競爭內卷,不只是家電企業與企業之間、商家與商家之間,更為重要的是很多家電企業內部不同產品事業部、不同職能部門間的內卷同樣很嚴重。不只是殺傷力大,而且侮辱性極強,很容易引發企業的內耗與內斗。
另一位市場營銷人員則表示,就在今年“6·18”年中購物節期間,一些家電集團公司對于產品事業部就規定了很多的推廣、傳播等KPI考核標準,初衷肯定是好的,就是為了推高市場和消費熱度。但一家企業的不同產品公司之間為了搶奪同樣的流量和渠道,往往在一線市場上就會出現嚴重的內卷。比如說,抖音、微信、微博的引流和話題炒作,面對同樣的促銷主題,雖然產品屬性不一樣,但同一家企業的不同產品公司,大家都要爭奪,自然會推高平臺對于同一個話題和熱度的引流成本,甚至還會逼著一些公司為了完成KPI購買大量的水軍和粉絲,來人為炒作話題。很多企業的炒作內容和話題,根本沒有幾個真正的消費者在關注,全是公司購買的流量和水軍在PK。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同一家企業不同產品公司的市場營銷過程中。面對同樣的渠道,同樣的客戶,卻要面臨不同的KPI考核,而且還是由不同的營銷團隊在對接這些渠道資源和客戶,自然會出現比較典型的 “資源內耗”甚至“相互比拼帶來的內斗”等問題,最終演變成一個平臺的不同產品為了市場競爭而出現嚴重的內卷。
當然,家電集團不同產品公司的內卷,或許還可以通過組織架構、營銷整合、體系協同等手段來徹底解決。但是,面對同一個市場、同一個渠道、同一群用戶,手握相同產品、相同渠道布局的家電企業之間的內卷,如今已經嚴重到即使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價格競爭,也達不到預期的市場效果了。
目前家電市場的內卷,最核心的病根就是全面同質化,可以說從產品技術、功能賣點、外觀設計,甚至到了市場營銷、促銷推廣,以及銷售渠道、售后服務,各個環節都是同質化較量。最終,比來比去,除了比市場執行速度、比銷售網點的覆蓋面,就是比燒錢引流量的能力,以及比低價的透支能力。
由此來看,這兩年家電市場的問題,并不只是表現出外部的時代更迭、產業換擋以及市場和消費的低迷,而是大量家電企業、商家面臨高度的同質化局面,已經陷入嚴重的內卷之中,帶來的層出不窮的內耗,以及持續不斷的內斗。
面對這種局面,家電廠商要突破市場困局,顯然需要一場“由內而外”的系統變革。說白了,家電廠商要想突破,得向自己“動手術”了!
- 推進支付創新也要提防盜刷陷阱(2025-03-27)
- 當心“先用后付” 警惕直播營銷上海市消保委剖析2024年消費維權熱點問題 (2025-03-24)
- “送福利”“贈鉆石”套路大起底(2025-03-24)
- 泰康人壽年金險萬能賬戶暗中扣費(2025-03-19)
- 央視3·15晚會丨一次性內褲“爆雷”,徒手制作不滅菌(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