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消費不可取 “神藥”“神醫”需警惕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鐵拳”行動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河南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和市場監管風險壓力大的突出問題,持續推進“鐵拳”行動,查辦了一批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違法案件。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及“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以期發揮警示作用,切實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自定收費標準非法收取費用的違法行為比較集中。如鄭州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河南迪匯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案。經查,自2021年以來,當事人在銷售家用汽車時,以辦理購車貸款必須對車輛進行抵押為制約,要求消費者按照500元/輛的標準繳納抵押服務費,先后向38個消費者收取抵押服務費共計1.9萬元。
據案件承辦人員介紹,當事人在明知或應知為消費者辦理貸款的服務費由金融公司支付的前提下,自設收費項目向消費者收取抵押服務費。這一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今年2月23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所得1.9萬元,罰款8.5萬元的行政處罰。
在安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安陽漢威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強制消費者交易行為案中,當事人因消費者王某購買汽車需辦理分期付款,強制消費者王某購買指定保險,侵害了消費者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益,此舉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4月26日,安陽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兩萬元。
現實中,一些商家對并沒有療效的普通商品或某人的操作賦予治療功效,將其宣傳為“神藥”“神醫”,誤導病患,造成惡劣社會影響,這種行為是監管部門“鐵拳”行動打擊的重點之一。在此次公布的濟源示范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河南神農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虛假廣告案中,當事人在網店銷售一款日用品“豫健神農百草克疣膏”,宣稱該產品“對扁平疣、絲狀疣、尋常疣、尖銳疣有治療功效”。經查,該產品并不具備疾病治療功效。市場監管部門認定其行為違反了《廣告法》有關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處罰款5萬元。
在漯河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徐氏曲度頸肩腰腿疼康復理療店發布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廣告案中,當事人在其經營場所有廣告宣稱“治療頸椎、腰椎、不牽引、不按摩、不扎針、不貼膏藥,28至35天完全可以康復治愈。專家簡介,塑形夾板固定技術創立者,宮廷正骨手法,宮廷正骨手法中國商標專用權人”等內容。經查,當事人于2021年通過廣告公司制作其宣傳版面,未簽訂相關廣告制作合同,其發布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廣告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有關規定。且該案中,商家通過虛假宣傳或者夸大療效等不法手段,誘導消費者購買和使用其產品,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不利影響。漯河市市場監管局依據《廣告法》有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此次曝光的典型案例,還包括開封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河南苗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封示范區晉安路綜合門診部強制消費者交易行為案,鶴壁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夢佳親韻百貨零售店規定經營者單方享有最終解釋權案,焦作市沁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沁陽市祥和置業有限公司加重消費者責任和排除消費者權利案等。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是從200多件案例中篩選出來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希望通過曝光這些案例,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增強經營主體誠信守法、合規經營意識,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
今年以來,河南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和市場監管風險壓力大的突出問題,持續推進“鐵拳”行動,查辦了一批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違法案件。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及“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以期發揮警示作用,切實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自定收費標準非法收取費用的違法行為比較集中。如鄭州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河南迪匯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案。經查,自2021年以來,當事人在銷售家用汽車時,以辦理購車貸款必須對車輛進行抵押為制約,要求消費者按照500元/輛的標準繳納抵押服務費,先后向38個消費者收取抵押服務費共計1.9萬元。
據案件承辦人員介紹,當事人在明知或應知為消費者辦理貸款的服務費由金融公司支付的前提下,自設收費項目向消費者收取抵押服務費。這一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今年2月23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所得1.9萬元,罰款8.5萬元的行政處罰。
在安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安陽漢威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強制消費者交易行為案中,當事人因消費者王某購買汽車需辦理分期付款,強制消費者王某購買指定保險,侵害了消費者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益,此舉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4月26日,安陽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兩萬元。
現實中,一些商家對并沒有療效的普通商品或某人的操作賦予治療功效,將其宣傳為“神藥”“神醫”,誤導病患,造成惡劣社會影響,這種行為是監管部門“鐵拳”行動打擊的重點之一。在此次公布的濟源示范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河南神農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虛假廣告案中,當事人在網店銷售一款日用品“豫健神農百草克疣膏”,宣稱該產品“對扁平疣、絲狀疣、尋常疣、尖銳疣有治療功效”。經查,該產品并不具備疾病治療功效。市場監管部門認定其行為違反了《廣告法》有關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處罰款5萬元。
在漯河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徐氏曲度頸肩腰腿疼康復理療店發布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廣告案中,當事人在其經營場所有廣告宣稱“治療頸椎、腰椎、不牽引、不按摩、不扎針、不貼膏藥,28至35天完全可以康復治愈。專家簡介,塑形夾板固定技術創立者,宮廷正骨手法,宮廷正骨手法中國商標專用權人”等內容。經查,當事人于2021年通過廣告公司制作其宣傳版面,未簽訂相關廣告制作合同,其發布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廣告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有關規定。且該案中,商家通過虛假宣傳或者夸大療效等不法手段,誘導消費者購買和使用其產品,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不利影響。漯河市市場監管局依據《廣告法》有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此次曝光的典型案例,還包括開封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河南苗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封示范區晉安路綜合門診部強制消費者交易行為案,鶴壁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夢佳親韻百貨零售店規定經營者單方享有最終解釋權案,焦作市沁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沁陽市祥和置業有限公司加重消費者責任和排除消費者權利案等。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是從200多件案例中篩選出來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希望通過曝光這些案例,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增強經營主體誠信守法、合規經營意識,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
- 上海市消保委調查直播帶貨發現69%宣稱功效的食品涉嫌誤導 (2025-03-28)
- 浙江舟山發布家用電線產品消費提示注意辨別劣質電線電纜 (2025-03-24)
- 京津冀消協測評15款不粘鍋不粘性過關 標簽標識不完整 (2025-03-21)
- 京津冀三地消協聯合警示警惕“退保黑產”陷阱 (2025-03-19)
- 李逵李鬼真假難分山寨APP痼疾待治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