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粒種子看茅臺種業科技創新
種子雖小,意義重大。
立秋過后,位于茅臺集團二十公里之外的茅臺紅纓子公司,正迎來它一年之中最為關鍵的時刻。經過春播夏種,一百多天的辛勤耕耘與等待,新一輪的種子即將圓滿收獲歸倉。這不僅是茅臺從源頭做好質量把控的體現,更是茅臺持續推進種業科技創新的生動寫照。
走出實驗室的“新農人”
“這行是‘紅珍珠’,那行是‘臺糯9號’,這片就是貴州省名牌產品、全國唯一通過有機認證的高粱種子‘紅纓子’。”見到茅臺紅纓子公司生產技術部科研組負責人陳玉彬時,他正頭戴草帽在科研試驗基地里與科研員們一起查看大面積收儲前的各高粱品種生長情況。“今年培育的高粱種子已大部分完成預期目標,可以根據成熟度分時段進行收割了。”清瘦的陳玉彬穿梭在高粱田塊間,手捧著高粱穗,認真且嚴苛地審視著每一粒種子。
從本科的植物保護專業,到碩士的植物病理專業,再到現在成為茅臺“種子計劃”的守護人,陳玉彬沉下心在實驗室,彎下腰在高粱田,與同事們一起播種、施肥、勻苗、定苗、補苗,無數次田間地頭的勞作,他日益成為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地道“新農人”。
陳玉彬觀測植株培育情況
在神舟十三號航天育種高粱試驗田前,陳玉彬跟科研員們仔細觀測著利用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離子輻射等太空特殊環境進行誘變的植株培育情況,“航天1號較紅纓子系列品種生育期縮短12天,葉寬增加2cm左右。航天2號較紅纓子系列品種生育期縮短10天,葉寬增加1.7cm左右,可見葉片減少3葉左右,抗旱性強,抗病蟲能力優。”面對科研試驗基地里種類各異、生長周期不同的高粱品種,陳玉彬和科研員們如數家珍,“這里有異地高粱種質資源315份,地方高粱品種資源496份,種質資源是作物育種的原始材料資源,是品種創新的關鍵。地方高粱品種資源是醬香型白酒產業的重要支撐,安全有效地保存和繁衍地方高粱品種資源,構建強大的基因庫,才能選育出優質酒用原料新品種。多年來,公司也在海南南繁基地開展育種試驗,秋天本地收儲工作完成之后,我們會去海南再進行一季的種植,實現一年種兩季,縮短育種年限,提升育種效率。”
紅纓子公司研發團隊開展檢測分析
從“科研人”到“新農人”,陳玉彬的身份增加了,伙伴也增加了。“公司目前在現有酒用原料育種研發團隊的基礎上,又引進了20余名碩博人才組建成專家庫。近年來累計開展科研項目19項,取得‘紅纓子1619’‘臺糯9號’兩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育成不同海拔區域的早熟抗病宜機酒用高粱新品系2個,青糯、黑糯、紅糯等特異性新品系9個,這些成果都讓我們在持續強化茅臺種業科技自主創新的路上,走得更堅定、更有信心了。”陳玉彬笑著說。
“老把式”迎接新挑戰
在仁懷市壇廠街道關田社區黃木組,要是問起這些年來哪家高粱育種戶產量高、質量好,陳美林的名字可是響當當。
高粱育種戶陳美林
今年63歲的陳美林與茅臺酒和高粱打了半輩子的交道,提起這顆小小的高粱種子,不善言辭的陳美林打開了話匣子。“最早種植高粱是用于釀酒原料,自從這片土地被規劃進茅臺種子基地,我就一心撲在了制種上,跟著茅臺紅纓子公司生產技術員們不斷學習,才發現要想種子繁育得好,不能靠著個人經驗想當然,里面的學問可真是大著嘞。”話音剛落,陳美林轉身進屋拿出來了一條均勻間隔打結的麻繩,“種植高粱種子和種其他的作物不同,從播種開始,每一行每一壟我都會用這條繩子上的標記定點定位下種,種子之間的行距必須達到75至80公分,窩距也要達到標準。在苗期時,更要時時上心,根據技術員的指導果斷除掉高矮不一的雜株,保證整個田塊的高粱種子根系發達,顆粒飽滿。都說我種得好,但也沒啥秘訣,就是實實在在,手腳勤快,多問多想多思考,活到老學到老。”陳美林一邊說著,一邊欣慰地望向家門口成片的高粱種子田。
作為茅臺種子基地黃木組的村民組長,陳美林不但操心著自己家逐漸成熟的高粱,也掛心著組里其他育種戶即將迎來的收儲“大事”,“現在方便多了,除了面對面交流,育種戶們每天也會在微信群里通過視頻和圖片分享自家高粱田里的種子生長情況,茅臺紅纓子公司生產技術員們也會隨時隨地解答我們的疑惑,大家為了這顆種子擰成了一股繩,一同交流、一同進步,在土地上種出了新盼頭、新希望。”
茅臺酒,從一粒種子里來
播種、澆水、培育、收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小小的一粒茅臺酒用高粱原料種子,雖平凡,但不凡。
布局釀酒原料種子業務,牢牢掌控醬香酒用高粱種子戰略安全。茅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振興的重要論述和視察貴州系列重要講話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貴州省“十四五”農業種業發展規劃》《茅臺集團釀造原料種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為指引,以加強赤水河流域種質資源保護為出發點,緊扣種業創新和良種供給,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見成效、五年有突破”的種業振興路徑,匯聚資源、集中攻關、健全體系、創新機制,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賦能良種選育能力,全面提升良種生產保障水平,穩步實現了“種業科技自立、種源自主可控”的目標。
高粱育種基地
作為茅臺布局種業的關鍵棋,紅纓子公司集“育、繁、推、研”為一體,是“貴州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入選“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國資委科改企業名單”“貴州省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名單”。近三年,先后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獲“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二等獎”,申請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自主選育并登記高粱品種5個,正在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品種11個,累計推廣酒用高粱種植面積2000萬畝以上,創造農業總產值700億元以上,帶動農戶750萬人次增收100億元以上,為茅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強勁驅動。
春種單粒籽,秋收萬頃糧,耕耘一片熱土,傳頌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茅臺。稼穡蓬勃,夢想熠熠,匠心傳承,創新賦能。茅臺酒,正是從一粒種子里來,在萌動的綠意中,在火紅的穗子里,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出美好與向往。
種子雖小,意義重大。
立秋過后,位于茅臺集團二十公里之外的茅臺紅纓子公司,正迎來它一年之中最為關鍵的時刻。經過春播夏種,一百多天的辛勤耕耘與等待,新一輪的種子即將圓滿收獲歸倉。這不僅是茅臺從源頭做好質量把控的體現,更是茅臺持續推進種業科技創新的生動寫照。
走出實驗室的“新農人”
“這行是‘紅珍珠’,那行是‘臺糯9號’,這片就是貴州省名牌產品、全國唯一通過有機認證的高粱種子‘紅纓子’。”見到茅臺紅纓子公司生產技術部科研組負責人陳玉彬時,他正頭戴草帽在科研試驗基地里與科研員們一起查看大面積收儲前的各高粱品種生長情況。“今年培育的高粱種子已大部分完成預期目標,可以根據成熟度分時段進行收割了。”清瘦的陳玉彬穿梭在高粱田塊間,手捧著高粱穗,認真且嚴苛地審視著每一粒種子。
從本科的植物保護專業,到碩士的植物病理專業,再到現在成為茅臺“種子計劃”的守護人,陳玉彬沉下心在實驗室,彎下腰在高粱田,與同事們一起播種、施肥、勻苗、定苗、補苗,無數次田間地頭的勞作,他日益成為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地道“新農人”。
陳玉彬觀測植株培育情況
在神舟十三號航天育種高粱試驗田前,陳玉彬跟科研員們仔細觀測著利用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離子輻射等太空特殊環境進行誘變的植株培育情況,“航天1號較紅纓子系列品種生育期縮短12天,葉寬增加2cm左右。航天2號較紅纓子系列品種生育期縮短10天,葉寬增加1.7cm左右,可見葉片減少3葉左右,抗旱性強,抗病蟲能力優。”面對科研試驗基地里種類各異、生長周期不同的高粱品種,陳玉彬和科研員們如數家珍,“這里有異地高粱種質資源315份,地方高粱品種資源496份,種質資源是作物育種的原始材料資源,是品種創新的關鍵。地方高粱品種資源是醬香型白酒產業的重要支撐,安全有效地保存和繁衍地方高粱品種資源,構建強大的基因庫,才能選育出優質酒用原料新品種。多年來,公司也在海南南繁基地開展育種試驗,秋天本地收儲工作完成之后,我們會去海南再進行一季的種植,實現一年種兩季,縮短育種年限,提升育種效率。”
紅纓子公司研發團隊開展檢測分析
從“科研人”到“新農人”,陳玉彬的身份增加了,伙伴也增加了。“公司目前在現有酒用原料育種研發團隊的基礎上,又引進了20余名碩博人才組建成專家庫。近年來累計開展科研項目19項,取得‘紅纓子1619’‘臺糯9號’兩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育成不同海拔區域的早熟抗病宜機酒用高粱新品系2個,青糯、黑糯、紅糯等特異性新品系9個,這些成果都讓我們在持續強化茅臺種業科技自主創新的路上,走得更堅定、更有信心了。”陳玉彬笑著說。
“老把式”迎接新挑戰
在仁懷市壇廠街道關田社區黃木組,要是問起這些年來哪家高粱育種戶產量高、質量好,陳美林的名字可是響當當。
高粱育種戶陳美林
今年63歲的陳美林與茅臺酒和高粱打了半輩子的交道,提起這顆小小的高粱種子,不善言辭的陳美林打開了話匣子。“最早種植高粱是用于釀酒原料,自從這片土地被規劃進茅臺種子基地,我就一心撲在了制種上,跟著茅臺紅纓子公司生產技術員們不斷學習,才發現要想種子繁育得好,不能靠著個人經驗想當然,里面的學問可真是大著嘞。”話音剛落,陳美林轉身進屋拿出來了一條均勻間隔打結的麻繩,“種植高粱種子和種其他的作物不同,從播種開始,每一行每一壟我都會用這條繩子上的標記定點定位下種,種子之間的行距必須達到75至80公分,窩距也要達到標準。在苗期時,更要時時上心,根據技術員的指導果斷除掉高矮不一的雜株,保證整個田塊的高粱種子根系發達,顆粒飽滿。都說我種得好,但也沒啥秘訣,就是實實在在,手腳勤快,多問多想多思考,活到老學到老。”陳美林一邊說著,一邊欣慰地望向家門口成片的高粱種子田。
作為茅臺種子基地黃木組的村民組長,陳美林不但操心著自己家逐漸成熟的高粱,也掛心著組里其他育種戶即將迎來的收儲“大事”,“現在方便多了,除了面對面交流,育種戶們每天也會在微信群里通過視頻和圖片分享自家高粱田里的種子生長情況,茅臺紅纓子公司生產技術員們也會隨時隨地解答我們的疑惑,大家為了這顆種子擰成了一股繩,一同交流、一同進步,在土地上種出了新盼頭、新希望。”
茅臺酒,從一粒種子里來
播種、澆水、培育、收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小小的一粒茅臺酒用高粱原料種子,雖平凡,但不凡。
布局釀酒原料種子業務,牢牢掌控醬香酒用高粱種子戰略安全。茅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振興的重要論述和視察貴州系列重要講話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貴州省“十四五”農業種業發展規劃》《茅臺集團釀造原料種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為指引,以加強赤水河流域種質資源保護為出發點,緊扣種業創新和良種供給,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見成效、五年有突破”的種業振興路徑,匯聚資源、集中攻關、健全體系、創新機制,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賦能良種選育能力,全面提升良種生產保障水平,穩步實現了“種業科技自立、種源自主可控”的目標。
高粱育種基地
作為茅臺布局種業的關鍵棋,紅纓子公司集“育、繁、推、研”為一體,是“貴州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入選“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國資委科改企業名單”“貴州省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名單”。近三年,先后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獲“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二等獎”,申請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自主選育并登記高粱品種5個,正在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品種11個,累計推廣酒用高粱種植面積2000萬畝以上,創造農業總產值700億元以上,帶動農戶750萬人次增收100億元以上,為茅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強勁驅動。
春種單粒籽,秋收萬頃糧,耕耘一片熱土,傳頌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茅臺。稼穡蓬勃,夢想熠熠,匠心傳承,創新賦能。茅臺酒,正是從一粒種子里來,在萌動的綠意中,在火紅的穗子里,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出美好與向往。
- 現代智鏈·創新生態大會(第一場)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主題交流會順利舉…(2025-04-01)
- 以品質傳承和科技創變加速智電轉型 打造數智·零碳新能源工廠 廣汽本田全新純電P7下線…(2025-04-01)
- 豐田與上海市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計劃新設LEXUS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2025-04-01)
- 打造適合每個人的移動出行:大眾汽車入門級電動車型ID. EVERY1概念車全球首秀(2025-04-01)
- “創新驅動發展,綠色筑夢長遠” 愛普生數智化引領行業升級,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2025-04-01)
- AWE 2025倒計時啟動!LG電子廚房解決方案煥新健康智慧家(2025-04-01)
- 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獲上汽通用五菱兩項供應商大獎(2025-04-01)
- 中檢港澳臺區域攜手香港機電署共赴2025國際氫能大會 (2025-04-01)
- 同方股份位列“2024年度數據中心工程企業三十強”榜首(2025-04-01)
- 聯想劉軍:全棧AI,開啟AI普惠新時代(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