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廣東檢驗檢疫工作亮點精彩回放
2010年,是廣東檢驗檢疫局(簡稱廣東局)深入推動科學發展、全面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一年,是全力推進質量提升,促進效能提升、服務提升、技術提升、形象提升的一年,也是廣東局舉全局之力,全力以赴打贏亞運服務保障攻堅仗的一年。一年來,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東局緊緊圍繞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部署和廣東經濟社會特別是外經貿發展實際,堅定信心,迎接挑戰,扎實工作,銳意進取,創造出輝煌的新業績,廣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對廣東局工作批示給予肯定,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批示就達4次。作為唯一的中直駐粵正廳級單位,廣東局被廣東省委評為“依法治省”先進單位。
回眸2010年,“十大亮點關鍵詞”反映了廣東檢驗檢疫人一年來不斷前行的堅實步履。
關鍵詞1 頭號工程
亮點:緊緊圍繞廣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頭號工程”,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切實將檢驗檢疫工作融入到廣東改革和發展大局。
解讀:按照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視察廣東局工作時提出的“五個進一步”要求及國家質檢總局領導批示精神,廣東局牢牢把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核心,搶抓先機,先行先試,梳理出“九個加強、九個促進”的重點工作任務,并細化確定了12個重點推進的工作項目。
在推動廣東外經貿戰略轉型方面先行先試,牢牢把握廣東省“加快外經貿戰略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決定全面實施的戰略機遇,全力以赴助推廣東外經貿實現“五個轉型”。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貫徹落實“決定”的報告上批示:“很好”。
在支持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方面先行先試。研究提出了10項檢驗檢疫政策措施并專題上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對此高度重視并于2010年8月出臺了相關措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相關報告上批示:“要加大文件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地方、企業了解文件內容,用好文件精神。”劉昆副省長批示:“廣東檢驗檢疫局根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積極研究措施,并向國家質檢總局匯報,出臺的十項措施必將對我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起積極作用。謝謝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局的支持。”
在扶持廣東“海西”經濟發展方面先行先試。研究海西優惠政策在粵東地區推行的可行性,提請國家質檢總局于2010年10月出臺支持廣東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大力推動粵東地區外經貿發展的7大項22條具體措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相關報告上批示:“廣東檢驗檢疫局抓工作認真、扎實、有效,國家質檢總局的‘意見’精神請媒體加以宣傳。”
關鍵詞2 質量提升
亮點:將“質量提升”活動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提出23項工作任務和150條工作措施,深入扎實地開展了“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檢測工作整頓、檢測技能大比武、窗口建設和證單質量提升等一系列活動,把廣東產品質量提高到了新水平。
解讀:一把手親自“掛帥”,精心制定活動工作方案,做到全員參與,上下互動,檢企協同。開展了“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活動,該局黨組成員親自帶隊深入企業,全系統共組織免費培訓1188場次,培訓企業6855家;開展了檢測工作整頓活動,組織各級各類實驗室對照整頓目標和任務100%開展了自查自糾,成功舉辦了“實驗室開放”集中展示月活動,組織29個專業實驗室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各界開放;開展了檢測技能大比武活動;開展了窗口建設和證單質量提升活動,通過網上培訓、檢務大比武、巡查驗收等形式全方位加強了窗口建設;全面推進出口工業品分類管理合格評定體系,完成了對出口小家電、燈具、服裝、玩具等10大類商品的風險分級,在全系統和出口企業樹立了“企業分類+產品風險分級”二維監管理念,創造性地啟用《分類管理合格評定結果單》作為出口放行技術依據,對轄區內1萬多家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實施了分類管理。2010年11月3日~4日,全國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工作現場會在廣東順德召開,對廣東局工作給予肯定。
關鍵詞3 亞運會亞殘運會
亮點:作為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籌辦的重要參與部門,舉全局之力,勇挑重擔,主動作為,維護了口岸安全、出入境人員安全、食品安全、動植物安全,為亞運馬術比賽順利舉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打贏了一場漂亮的亞運會亞殘運會檢驗檢疫服務保障攻堅戰,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解讀:第16屆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精彩絕倫,其中包含了廣東檢驗檢疫人無數的心血和汗水。該局共檢驗檢疫亞運物資1060批、貨值1.67億美元。為亞運大家庭成員給予檢驗檢疫便利共36955人次,其中亞運會大家庭25632人次,亞殘運會2756人次(輪椅516人次)。共對近170個品種、1000多噸來自30多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包括乳制品、調味品、酒類等多個敏感品種在內的涉亞食品進行了檢驗監管,檢出不合格食品30批,為亞運會消除了重大食品安全隱患。完成為亞運提供餐飲或住宿服務的漢莎公司等企業監管,對供亞的41.5萬件清真茶點、9752份清真盒飯進行了監督。對專供運動員使用的動物源性食品批批檢測34項食源性興奮劑。
亞運會馬術比賽是中國內地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馬術賽事,廣東檢驗檢疫人以創造歷史的自豪感,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廣東精神,組織編寫了20多萬字的參賽馬檢疫操作手冊,推進了檢疫籌備、前期準備、檢疫實戰和賽后復出等4個階段的181項重點工作。先后與歐盟、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和印度艱苦談判,達成了參賽馬檢疫衛生要求;在農業部馬病檢測比對實驗中,廣東局是全國8家參加單位中唯一一家檢測結果與標準結果完全相符的單位;成功通過歐盟考察團嚴格考察,使廣州從化無疫區列入“歐盟認可的馬匹臨時出口參賽國家/地區名錄”;圓滿完成80匹亞運境外馬匹入境檢疫、賽時監管和賽后復出檢驗檢疫任務,實現了境外參賽馬“能進來、能復出”,中國馬從此可以走向世界,取得了我國馬術運動的歷史性突破。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國家質檢總局報告上批示:“國家質檢總局工作做得很好,既堅持原則,又講究方法”;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相關報告上批示:“做好亞運馬匹檢疫工作是廣東檢驗檢疫能力和水平的表現,其經濟效益明顯,社會影響廣泛,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專程赴從化馬術中心考察馬匹檢疫工作,對廣東局亞運保障工作給予了“認識高、措施硬、工作實、效果好”的高度評價,認為“廣東檢驗檢疫局敢開拓,善協調,所做工作不僅是保障性工作,而且是開創性工作,體現了檢驗檢疫獨有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周一岳局長認為廣東檢驗檢疫馬匹檢疫工作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關鍵詞4 創先爭優
亮點:從4月份開始,在全系統率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做到了起步早、謀劃實,力爭廣東局創先爭優活動走在前列。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總局領導點評動員大會上,對廣東局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解讀:先后3次召開全系統視頻大會進行專門動員和部署:4月專門就創先爭優活動進行動員;8月總局動員會后召開全系統視頻大會再次進行全面部署;國家質檢總局12月7日領導點評工作會議后,馬上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并隨即召開全系統領導點評工作動員大會。12月14日,廣東局片區分支局座談會拉開序幕,該局局長李延輝及黨組成員帶隊,率機關各處室負責人風塵仆仆、馬不停蹄地到各片區召開各分支局班子成員座談會,李延輝局長等面對面進行點評,并現場辦公解決問題。
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做好檢驗檢疫工作緊密結合,引導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立足本職創先爭優。認真組織開展了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公開承諾活動,基層黨建示范點、黨員質量示范崗、“服務亞運當先鋒”等活動,組織黨員廣泛進行了業務練兵、勞動競賽、科技創新等崗位奉獻活動,組織3400多名黨員深入7000多家出口企業幫扶,涌現出一大批新的先進典型。“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國家質檢總局8次、省委兩次、省直機關工委3次轉發廣東局經驗做法,廣東局被確定為廣東省創先爭優重點宣傳的三個單位之一,其典型經驗和做法在十余家廣東主流媒體得到廣泛宣傳。
關鍵詞5 大質量工作機制
亮點:深刻領會國家質檢總局建設大質量工作機制的戰略意圖,遵循檢驗檢疫工作特有的規律,緊貼廣東實際,在轉變思維方法、工作方式和工作機制上搶占先機,以科學有效的實踐去貫徹落實“大質量”的實質內容。
解讀:制訂了《廣東檢驗檢疫局大質量工作機制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實施了21項工作措施。提請并促成總局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簽署了《實施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促進廣東質檢事業科學發展備忘錄》,并制定實施了廣東局貫徹落實備忘錄的13項措施。加強“檢地”合作,建立了與香港有關機構、海關,廣東省質監、公安、工商、衛生、農業、海洋漁業等部門的執法協作機制,與15個地市政府及廣州港集團等企業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與5個地市政府共同建立了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與廣東海洋大學、廣東藥學院等高校和中國檢科院建立了檢校科研合作關系,與東莞市、佛山市禪城區、順德區等地政府合作共建了12個國家級檢測實驗室。深化跨省區檢驗檢疫合作,與貴州、江蘇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全面開展了質檢業務合作和執法協作,在信息共享、實驗室檢測等11個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全面加強12365投訴舉報處置系統建設,在全國率先開展12365聯合應用試點。
關鍵詞6 深化服務
亮點:及時把握國際金融危機后面臨的形勢,針對廣東產業特點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堅定不移地抓好服務工作,以扎實的作風和過硬的能力,為廣東外經貿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解讀:推進檢驗檢疫申報業務模式改革,提出了檢驗檢疫證單系統自動審核、其它證單實施“一次備案、多次使用”管理等無紙化便利措施。不斷改進直通放行工作機制,適時擴大了出口貨物直通放行范圍。大力扶持廣東優質、大宗產品擴大出口,1~10月,轄區出口大家電產品、家具、玩具51.9億、43億和53.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5.2%、43.1%和32.1%。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幫扶廣東順德帶介質蝴蝶蘭獲得出口加拿大通行證,饒平深海活魚成功打入日本市場,惠州咸鴨蛋首次出口新加坡,梅州糖果首次出口中東和非洲。全年共簽發各類優惠原產地證61.48萬份、貨值168.28億美元,企業可獲關稅減免約8.81億美元。全力支持廣東大型項目建設,主動服務“中新知識城”和白云空港綜合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國際酒類交易中心等重點項目的籌建,圓滿完成了第107屆、108屆廣交會,第七屆中博會和2010年廣博會進口展覽品的監管工作。開通了強制性國家標準免費閱讀通道,開發技術法規專題模塊,匯集歐盟、日本、美國技術法規題錄數據32萬多條。創新航空煤油重量鑒定手段,支持廣石化和藍天油庫實施“零物流成本”業務,助其年節省物流成本達1億元。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向廣東局送來錦旗,對廣東局優質高效的服務予以高度贊賞。
關鍵詞7 把關成效顯著
亮點:堅持以提升質量把關和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為核心,以提高檢出率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口岸把關、執法監督、認證認可工作,檢驗檢疫執法把關工作成效顯著。
解讀:口岸衛生檢疫成效顯著。檢出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瘧疾、甲型H1N1流感等輸入性傳染病病例258例,成功處置了南沙入境船舶沙門氏菌感染性腹瀉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進出口敏感商品把關成效顯著。檢驗檢疫進口廢物原料77766批、貨值102.76億美元,檢出環保項目不合格44批、貨值265.32萬美元。檢出不合格礦產品486批、貨值9.3億美元。積極跟蹤監督豐田汽車召回工作,建立了進口汽車質量問題報告制度。
外來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質防控成效顯著。從進境植物及其產品截獲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質61080次,同比增長6.3%。其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3988次,同比增長34.7%;檢出有毒有害物質364次,是2009年的7.9倍,位居全國系統前列。
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成效顯著。1~11月,檢驗檢疫進出口食品、化妝品24.9萬批、貨值11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3%和33%,其中進口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檢驗檢疫供港澳食品13.2萬批、103.3萬噸、貨值12.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3%、7.5%和20.4%,確保了供港澳食品的及時供應和安全衛生質量。
維護廣東外經貿正常秩序成效顯著。開展了打擊偽造買賣假檢驗檢疫收費收據等系列稽查行動。查實轄區內違法違規事件30宗,查出涉嫌職務侵占的違法人員159名。以抓大案要案等五項工作為重點,全面鋪開了“雙打”行動。
提升認證監管質量成效顯著。對153家出口食品對外注冊企業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推舉4家出口農產品養殖基地作為良好農業規范標準化試點;全面啟用強制性認證免辦管理網絡系統;首次大規模對CCC獲證汽車產品實施了監督抽查;圓滿完成應對韓國官方來粵檢查工作,協助認監委成功舉辦“中越認證認可合作論壇”。
關鍵詞8 科技興檢
亮點:毫不動搖地加快實施“科技興檢”戰略,全面推進實驗室建設、科技成果應用和科研創新工作,進一步提升了檢驗檢疫技術保障能力。
解讀:召開全系統科技大會,全面總結“十一五”以來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科學謀劃“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按照“六個統一”要求,加快了實驗室業務網絡建設。化學品檢測等6個實驗室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第一批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核查驗收,家用電器等8個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申請第二批核查驗收,機械裝備、消費品安全等8個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獲總局批準并在積極籌建中。獲得認可的實驗室達到了51個。完成《標準信息快車》系統升級二期工程導入標準題錄數據達894521條。完成科技成果68個,推薦參評201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8項,推薦《移動式微電腦施藥器》專利成果參評第十二屆中國專利獎;有37項行業標準立項,名列系統第一。廣東局榮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先進單位稱號。
關鍵詞9 爭當排頭兵
亮點:按照“五個一流”和排頭兵的要求,制定廣東局“大質檢”文化建設規劃,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力度,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的履職能力。
解讀:廣東局黨組自我加壓,于2010年初在全系統深入開展了“抓作風、強素質、樹形象、建設學習型文明機關”教育活動,各級領導動員講課92場,組織形勢報告會28場,寫出心得體會文章2255篇。積極配合做好總局對廣東局的巡視工作,推進了廣東局巡視工作的深入開展,巡視組對廣東局黨組以及廣東局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加強了干部考核培訓工作,圍繞“德能勤績廉”五要素對34個分支局、20個機關處室和直屬單位、328名處級領導干部實行量化打分,明確了干部評價導向;規范了選拔任用工作程序,制定了與高等院校等機構合作辦學規劃,舉辦了首期“廣東檢驗檢疫系統處級領導干部領導力提升班”。扎實開展紀律教育月活動,參加了兩次廣東“民聲熱線”直播節目,受到社會各界好評。開展了大質檢文化建設理論研究,全面開展了向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學習活動,鞏固了“家和萬事興”大好局面。湛江檢驗檢疫局、東莞檢驗檢疫局等5個單位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惠州檢驗檢疫局被評為廣東省文明窗口,佛山檢驗檢疫局新港辦事處等8個單位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
關鍵詞10 家和事業興
亮點:強化基礎意識和效能意識,加強檢驗檢疫基礎工作、基層能力建設和自身建設,真正實現家和事業興。
解讀: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新綜合實驗大樓、新動物隔離場建設穩步推進。局長李延輝等局領導多次現場勘查指導隔離場選址工作,并多次向廣東省主要領導匯報,使隔離場的征地和建設資金得到廣東省大力支持。完成了湛江檢驗檢疫局、汕頭檢驗檢疫局綜合實驗用房項目的立項,東莞檢驗檢疫局、潮州檢驗檢疫局綜合實驗用房建設進展順利。加強了法制工作,榮獲廣東省“依法治省”工作先進單位,李延輝代表廣東局從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手里接過先進單位的牌匾。加強了統計工作,在全系統率先開展《統計半月簡報》編制,啟動業務統計分析系統開發。加強了財務管理工作,2010年3月在國家質檢總局會審中取得了“優秀”成績。加強了后勤服務和安全保衛工作,召開了“三檢合一”以來首次全局性后勤工作會議。
2010年,是廣東檢驗檢疫局(簡稱廣東局)深入推動科學發展、全面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一年,是全力推進質量提升,促進效能提升、服務提升、技術提升、形象提升的一年,也是廣東局舉全局之力,全力以赴打贏亞運服務保障攻堅仗的一年。一年來,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東局緊緊圍繞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部署和廣東經濟社會特別是外經貿發展實際,堅定信心,迎接挑戰,扎實工作,銳意進取,創造出輝煌的新業績,廣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對廣東局工作批示給予肯定,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批示就達4次。作為唯一的中直駐粵正廳級單位,廣東局被廣東省委評為“依法治省”先進單位。
回眸2010年,“十大亮點關鍵詞”反映了廣東檢驗檢疫人一年來不斷前行的堅實步履。
關鍵詞1 頭號工程
亮點:緊緊圍繞廣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頭號工程”,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切實將檢驗檢疫工作融入到廣東改革和發展大局。
解讀:按照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視察廣東局工作時提出的“五個進一步”要求及國家質檢總局領導批示精神,廣東局牢牢把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核心,搶抓先機,先行先試,梳理出“九個加強、九個促進”的重點工作任務,并細化確定了12個重點推進的工作項目。
在推動廣東外經貿戰略轉型方面先行先試,牢牢把握廣東省“加快外經貿戰略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決定全面實施的戰略機遇,全力以赴助推廣東外經貿實現“五個轉型”。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貫徹落實“決定”的報告上批示:“很好”。
在支持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方面先行先試。研究提出了10項檢驗檢疫政策措施并專題上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對此高度重視并于2010年8月出臺了相關措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相關報告上批示:“要加大文件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地方、企業了解文件內容,用好文件精神。”劉昆副省長批示:“廣東檢驗檢疫局根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積極研究措施,并向國家質檢總局匯報,出臺的十項措施必將對我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起積極作用。謝謝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局的支持。”
在扶持廣東“海西”經濟發展方面先行先試。研究海西優惠政策在粵東地區推行的可行性,提請國家質檢總局于2010年10月出臺支持廣東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大力推動粵東地區外經貿發展的7大項22條具體措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相關報告上批示:“廣東檢驗檢疫局抓工作認真、扎實、有效,國家質檢總局的‘意見’精神請媒體加以宣傳。”
關鍵詞2 質量提升
亮點:將“質量提升”活動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提出23項工作任務和150條工作措施,深入扎實地開展了“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檢測工作整頓、檢測技能大比武、窗口建設和證單質量提升等一系列活動,把廣東產品質量提高到了新水平。
解讀:一把手親自“掛帥”,精心制定活動工作方案,做到全員參與,上下互動,檢企協同。開展了“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活動,該局黨組成員親自帶隊深入企業,全系統共組織免費培訓1188場次,培訓企業6855家;開展了檢測工作整頓活動,組織各級各類實驗室對照整頓目標和任務100%開展了自查自糾,成功舉辦了“實驗室開放”集中展示月活動,組織29個專業實驗室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各界開放;開展了檢測技能大比武活動;開展了窗口建設和證單質量提升活動,通過網上培訓、檢務大比武、巡查驗收等形式全方位加強了窗口建設;全面推進出口工業品分類管理合格評定體系,完成了對出口小家電、燈具、服裝、玩具等10大類商品的風險分級,在全系統和出口企業樹立了“企業分類+產品風險分級”二維監管理念,創造性地啟用《分類管理合格評定結果單》作為出口放行技術依據,對轄區內1萬多家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實施了分類管理。2010年11月3日~4日,全國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工作現場會在廣東順德召開,對廣東局工作給予肯定。
關鍵詞3 亞運會亞殘運會
亮點:作為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籌辦的重要參與部門,舉全局之力,勇挑重擔,主動作為,維護了口岸安全、出入境人員安全、食品安全、動植物安全,為亞運馬術比賽順利舉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打贏了一場漂亮的亞運會亞殘運會檢驗檢疫服務保障攻堅戰,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解讀:第16屆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精彩絕倫,其中包含了廣東檢驗檢疫人無數的心血和汗水。該局共檢驗檢疫亞運物資1060批、貨值1.67億美元。為亞運大家庭成員給予檢驗檢疫便利共36955人次,其中亞運會大家庭25632人次,亞殘運會2756人次(輪椅516人次)。共對近170個品種、1000多噸來自30多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包括乳制品、調味品、酒類等多個敏感品種在內的涉亞食品進行了檢驗監管,檢出不合格食品30批,為亞運會消除了重大食品安全隱患。完成為亞運提供餐飲或住宿服務的漢莎公司等企業監管,對供亞的41.5萬件清真茶點、9752份清真盒飯進行了監督。對專供運動員使用的動物源性食品批批檢測34項食源性興奮劑。
亞運會馬術比賽是中國內地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馬術賽事,廣東檢驗檢疫人以創造歷史的自豪感,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廣東精神,組織編寫了20多萬字的參賽馬檢疫操作手冊,推進了檢疫籌備、前期準備、檢疫實戰和賽后復出等4個階段的181項重點工作。先后與歐盟、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和印度艱苦談判,達成了參賽馬檢疫衛生要求;在農業部馬病檢測比對實驗中,廣東局是全國8家參加單位中唯一一家檢測結果與標準結果完全相符的單位;成功通過歐盟考察團嚴格考察,使廣州從化無疫區列入“歐盟認可的馬匹臨時出口參賽國家/地區名錄”;圓滿完成80匹亞運境外馬匹入境檢疫、賽時監管和賽后復出檢驗檢疫任務,實現了境外參賽馬“能進來、能復出”,中國馬從此可以走向世界,取得了我國馬術運動的歷史性突破。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國家質檢總局報告上批示:“國家質檢總局工作做得很好,既堅持原則,又講究方法”;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局相關報告上批示:“做好亞運馬匹檢疫工作是廣東檢驗檢疫能力和水平的表現,其經濟效益明顯,社會影響廣泛,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專程赴從化馬術中心考察馬匹檢疫工作,對廣東局亞運保障工作給予了“認識高、措施硬、工作實、效果好”的高度評價,認為“廣東檢驗檢疫局敢開拓,善協調,所做工作不僅是保障性工作,而且是開創性工作,體現了檢驗檢疫獨有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周一岳局長認為廣東檢驗檢疫馬匹檢疫工作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關鍵詞4 創先爭優
亮點:從4月份開始,在全系統率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做到了起步早、謀劃實,力爭廣東局創先爭優活動走在前列。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總局領導點評動員大會上,對廣東局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解讀:先后3次召開全系統視頻大會進行專門動員和部署:4月專門就創先爭優活動進行動員;8月總局動員會后召開全系統視頻大會再次進行全面部署;國家質檢總局12月7日領導點評工作會議后,馬上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并隨即召開全系統領導點評工作動員大會。12月14日,廣東局片區分支局座談會拉開序幕,該局局長李延輝及黨組成員帶隊,率機關各處室負責人風塵仆仆、馬不停蹄地到各片區召開各分支局班子成員座談會,李延輝局長等面對面進行點評,并現場辦公解決問題。
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做好檢驗檢疫工作緊密結合,引導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立足本職創先爭優。認真組織開展了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公開承諾活動,基層黨建示范點、黨員質量示范崗、“服務亞運當先鋒”等活動,組織黨員廣泛進行了業務練兵、勞動競賽、科技創新等崗位奉獻活動,組織3400多名黨員深入7000多家出口企業幫扶,涌現出一大批新的先進典型。“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國家質檢總局8次、省委兩次、省直機關工委3次轉發廣東局經驗做法,廣東局被確定為廣東省創先爭優重點宣傳的三個單位之一,其典型經驗和做法在十余家廣東主流媒體得到廣泛宣傳。
關鍵詞5 大質量工作機制
亮點:深刻領會國家質檢總局建設大質量工作機制的戰略意圖,遵循檢驗檢疫工作特有的規律,緊貼廣東實際,在轉變思維方法、工作方式和工作機制上搶占先機,以科學有效的實踐去貫徹落實“大質量”的實質內容。
解讀:制訂了《廣東檢驗檢疫局大質量工作機制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實施了21項工作措施。提請并促成總局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簽署了《實施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促進廣東質檢事業科學發展備忘錄》,并制定實施了廣東局貫徹落實備忘錄的13項措施。加強“檢地”合作,建立了與香港有關機構、海關,廣東省質監、公安、工商、衛生、農業、海洋漁業等部門的執法協作機制,與15個地市政府及廣州港集團等企業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與5個地市政府共同建立了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與廣東海洋大學、廣東藥學院等高校和中國檢科院建立了檢校科研合作關系,與東莞市、佛山市禪城區、順德區等地政府合作共建了12個國家級檢測實驗室。深化跨省區檢驗檢疫合作,與貴州、江蘇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全面開展了質檢業務合作和執法協作,在信息共享、實驗室檢測等11個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全面加強12365投訴舉報處置系統建設,在全國率先開展12365聯合應用試點。
關鍵詞6 深化服務
亮點:及時把握國際金融危機后面臨的形勢,針對廣東產業特點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堅定不移地抓好服務工作,以扎實的作風和過硬的能力,為廣東外經貿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解讀:推進檢驗檢疫申報業務模式改革,提出了檢驗檢疫證單系統自動審核、其它證單實施“一次備案、多次使用”管理等無紙化便利措施。不斷改進直通放行工作機制,適時擴大了出口貨物直通放行范圍。大力扶持廣東優質、大宗產品擴大出口,1~10月,轄區出口大家電產品、家具、玩具51.9億、43億和53.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5.2%、43.1%和32.1%。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幫扶廣東順德帶介質蝴蝶蘭獲得出口加拿大通行證,饒平深海活魚成功打入日本市場,惠州咸鴨蛋首次出口新加坡,梅州糖果首次出口中東和非洲。全年共簽發各類優惠原產地證61.48萬份、貨值168.28億美元,企業可獲關稅減免約8.81億美元。全力支持廣東大型項目建設,主動服務“中新知識城”和白云空港綜合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國際酒類交易中心等重點項目的籌建,圓滿完成了第107屆、108屆廣交會,第七屆中博會和2010年廣博會進口展覽品的監管工作。開通了強制性國家標準免費閱讀通道,開發技術法規專題模塊,匯集歐盟、日本、美國技術法規題錄數據32萬多條。創新航空煤油重量鑒定手段,支持廣石化和藍天油庫實施“零物流成本”業務,助其年節省物流成本達1億元。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向廣東局送來錦旗,對廣東局優質高效的服務予以高度贊賞。
關鍵詞7 把關成效顯著
亮點:堅持以提升質量把關和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為核心,以提高檢出率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口岸把關、執法監督、認證認可工作,檢驗檢疫執法把關工作成效顯著。
解讀:口岸衛生檢疫成效顯著。檢出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瘧疾、甲型H1N1流感等輸入性傳染病病例258例,成功處置了南沙入境船舶沙門氏菌感染性腹瀉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進出口敏感商品把關成效顯著。檢驗檢疫進口廢物原料77766批、貨值102.76億美元,檢出環保項目不合格44批、貨值265.32萬美元。檢出不合格礦產品486批、貨值9.3億美元。積極跟蹤監督豐田汽車召回工作,建立了進口汽車質量問題報告制度。
外來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質防控成效顯著。從進境植物及其產品截獲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質61080次,同比增長6.3%。其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3988次,同比增長34.7%;檢出有毒有害物質364次,是2009年的7.9倍,位居全國系統前列。
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成效顯著。1~11月,檢驗檢疫進出口食品、化妝品24.9萬批、貨值11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3%和33%,其中進口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檢驗檢疫供港澳食品13.2萬批、103.3萬噸、貨值12.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3%、7.5%和20.4%,確保了供港澳食品的及時供應和安全衛生質量。
維護廣東外經貿正常秩序成效顯著。開展了打擊偽造買賣假檢驗檢疫收費收據等系列稽查行動。查實轄區內違法違規事件30宗,查出涉嫌職務侵占的違法人員159名。以抓大案要案等五項工作為重點,全面鋪開了“雙打”行動。
提升認證監管質量成效顯著。對153家出口食品對外注冊企業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推舉4家出口農產品養殖基地作為良好農業規范標準化試點;全面啟用強制性認證免辦管理網絡系統;首次大規模對CCC獲證汽車產品實施了監督抽查;圓滿完成應對韓國官方來粵檢查工作,協助認監委成功舉辦“中越認證認可合作論壇”。
關鍵詞8 科技興檢
亮點:毫不動搖地加快實施“科技興檢”戰略,全面推進實驗室建設、科技成果應用和科研創新工作,進一步提升了檢驗檢疫技術保障能力。
解讀:召開全系統科技大會,全面總結“十一五”以來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科學謀劃“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按照“六個統一”要求,加快了實驗室業務網絡建設。化學品檢測等6個實驗室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第一批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核查驗收,家用電器等8個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申請第二批核查驗收,機械裝備、消費品安全等8個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獲總局批準并在積極籌建中。獲得認可的實驗室達到了51個。完成《標準信息快車》系統升級二期工程導入標準題錄數據達894521條。完成科技成果68個,推薦參評201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8項,推薦《移動式微電腦施藥器》專利成果參評第十二屆中國專利獎;有37項行業標準立項,名列系統第一。廣東局榮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先進單位稱號。
關鍵詞9 爭當排頭兵
亮點:按照“五個一流”和排頭兵的要求,制定廣東局“大質檢”文化建設規劃,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力度,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的履職能力。
解讀:廣東局黨組自我加壓,于2010年初在全系統深入開展了“抓作風、強素質、樹形象、建設學習型文明機關”教育活動,各級領導動員講課92場,組織形勢報告會28場,寫出心得體會文章2255篇。積極配合做好總局對廣東局的巡視工作,推進了廣東局巡視工作的深入開展,巡視組對廣東局黨組以及廣東局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加強了干部考核培訓工作,圍繞“德能勤績廉”五要素對34個分支局、20個機關處室和直屬單位、328名處級領導干部實行量化打分,明確了干部評價導向;規范了選拔任用工作程序,制定了與高等院校等機構合作辦學規劃,舉辦了首期“廣東檢驗檢疫系統處級領導干部領導力提升班”。扎實開展紀律教育月活動,參加了兩次廣東“民聲熱線”直播節目,受到社會各界好評。開展了大質檢文化建設理論研究,全面開展了向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學習活動,鞏固了“家和萬事興”大好局面。湛江檢驗檢疫局、東莞檢驗檢疫局等5個單位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惠州檢驗檢疫局被評為廣東省文明窗口,佛山檢驗檢疫局新港辦事處等8個單位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
關鍵詞10 家和事業興
亮點:強化基礎意識和效能意識,加強檢驗檢疫基礎工作、基層能力建設和自身建設,真正實現家和事業興。
解讀: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新綜合實驗大樓、新動物隔離場建設穩步推進。局長李延輝等局領導多次現場勘查指導隔離場選址工作,并多次向廣東省主要領導匯報,使隔離場的征地和建設資金得到廣東省大力支持。完成了湛江檢驗檢疫局、汕頭檢驗檢疫局綜合實驗用房項目的立項,東莞檢驗檢疫局、潮州檢驗檢疫局綜合實驗用房建設進展順利。加強了法制工作,榮獲廣東省“依法治省”工作先進單位,李延輝代表廣東局從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手里接過先進單位的牌匾。加強了統計工作,在全系統率先開展《統計半月簡報》編制,啟動業務統計分析系統開發。加強了財務管理工作,2010年3月在國家質檢總局會審中取得了“優秀”成績。加強了后勤服務和安全保衛工作,召開了“三檢合一”以來首次全局性后勤工作會議。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