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工作動態

強基礎 守底線 促轉型 上水平

2011年01月05日 09:00????信息來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強基礎 守底線 促轉型 上水平
——2010年江蘇檢驗檢疫事業跨越式發展回眸

“江蘇檢驗檢疫部門是一個銳意改革、開拓創新、勇攀高峰的集體,希望你們牢牢扣住科學發展這一主題,扣住轉換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勇做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的排頭兵。”2010年12月28日,在江蘇檢驗檢疫工作座談會上,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向江蘇檢驗檢疫人殷切寄語。2010年,是江蘇檢驗檢疫發展歷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面對著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影響和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挑戰。江蘇檢驗檢疫局(簡稱江蘇局)緊緊圍繞“強基礎、守底線、促轉型、上水平”12字工作目標,乘著“和諧號”時代列車,高舉“率先”的旗幟,披荊斬棘,一路前行,駛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全年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163.1萬批、貨值1079.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0.8%和31.5%。檢出不合格商品11022批,幫助企業在進口國海關獲得關稅優惠約37億元。輸入性醫學媒介生物和傳染病總數檢出率均居全國系統第一。日前,該局在江蘇省文明行業17個參創行業中得分第一,獲得2007~2009年度江蘇省文明行業。

提升能力強基礎

事業發展內生力明顯增強

“在全國系統推進這項工作,加快建設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平臺,滿足干部多樣化學習需求。”2010年8月19日至20日,全國質檢系統首次人才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在江蘇召開,江蘇局人才培訓工作得到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的高度評價。隨著一聲令下,國家質檢總局人事司在全系統推廣江蘇局的做法。9月底至10月初,該局先后舉辦4期電子平臺培訓班,對全國34個直屬局143人次進行專題培訓,培訓工作品牌有效打響。

人才興則事業興。江蘇局以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為目標,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在創新培訓方式的同時,還拓寬干部任用渠道,16名省委選調生進入系統工作,面向全省系統公開競選10名副處級領導干部、公開推薦4名副調研員人選,在全省系統上下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選派兩名干部赴地方黨政機關鍛煉。與省質監局互派兩名干部掛職,配合國家質檢總局做好兩名干部掛職交流工作。

科技強則質檢強。與“人才興檢”相得益彰的是,2010年江蘇局把“科技興檢”的口號喊得更響,把“科技興檢”的旗幟舉得更高,把“科技興檢”的措施抓得更實。

“江蘇局的科技工作一直走在全系統前列,為把守國門、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和引領作用。”2010年8月26日,在張家港召開的全國系統首個科技成果應用現場會上,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武津生司長如是評價。

一年來,江蘇局加大“二次規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力度,推動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和檢測服務外包平臺建設,兩個實驗室被確定為“江蘇省公共科技服務平臺”,揚州光電產品檢測中心成為全國首家通過CBTL認可的光伏產品實驗室,江蘇局動植食中心食品實驗室被國際分析協會(AOAC)批準為國內第一家AOAC國際驗證實驗室;強化科研工作,質檢公益科研項目、科技部世博會專項子課題、國家質檢總局科研項目立項等達到72項,立項數位居全國系統前列,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獲獎數連續7次12年位居全國系統前列。強化標準管理,舉全省系統之力共收集標準24000余項,確認有效2700余項。推進標準資源共享,全年共維護標準數據4321項,新增室藏信息7301項;強化檢測工作整頓,在全省系統62個實驗室中開展檢測工作自查自糾,發現存在問題和隱患244個,建立健全風險防范制度132個;強化實驗室開放月集中展示活動,全省系統共舉辦各類實驗室開放活動74場次,社會各界近3000人次受邀參加,檢驗檢疫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

檢測實力的提升增強了檢驗監管的有效性。在預警和案例調查中,1批出口退運舊醫療器械、3批進口礦產品被國家質檢總局向全國予以警示通報。妥善處置輸入性群體性瘧疾疫情,國家質檢總局專門發出警示通報。此外,該局積極落實新分類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管產品、管企業、管自身”的出口分類管理三維監管體系,對非三國裝運前檢驗總量名列全國第二,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出口毛紡產品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成為世界最大的羊毛進口生產加工物流基地。

規范管理守底線

產品質量安全大幅提高

提升服務發展的水平,提升科學監管的水平,提升基礎保障水平。2010年,國家質檢總局在全系統深入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江蘇局結合實際科學部署,細化落實,使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將“質量提升”與“兩大建設”緊密結合。江蘇局與江蘇省質監局簽署合作備忘錄,聯合開展“質檢邀您看企業、食品安全大家行”等活動,邀請社會各界300余人參加觀摩,40多家新聞媒體進行跟蹤報導,提升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社會公信力。省局和各分支局每半年向地方政府匯報進出口質量狀況分析,張家港檢驗檢疫局聯合地方宣傳部開展“負責任做產品”活動,蘇州檢驗檢疫局把“質量提升”活動與蘇州“6+4”產業振興計劃相結合,推動企業質量主體責任的落實。為近兩萬家進出口企業質量管理人員提供專業培訓1067場次,組織308名專家對261類產品進行技術法規解讀,召開企業質量分析會議329次。圍繞“質量對比提升”活動要求,在全省樹立各類標桿企業126家,組織近千家企業到標桿企業現場觀摩交流,全年新增一類企業362家,完成年初制定的一類企業數翻番的目標;專項工作成效顯著,查處3起偽造販賣和使用檢驗檢疫假證書行為。組織開展以“陽光服務”為主題的窗口創建活動,窗口建設不斷加強。

今年以來,評定一類企業702家、二類企業5236家、三類企業4635家,國家級“質量誠信企業”44家、省級186家。通過強化監管,大大強化了企業質量安全和主體責任意識,促進了全省出口產品整體質量水平的提升。

產品質量的提升,得益于業務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一年來,全省上下口岸衛生檢疫工作有效開展,在全國系統“衛生處理安全與質量”飛行檢查中,江蘇局衛生處理單位得到國家質檢總局檢查組的高度肯定。協助總局制定《進出境木質包裝誠信管理指南》,全省93%以上試點企業享受到誠信監管便利,通關效率大大提高;完善疫情監測監控體系,十余次截獲在全國系統有重大影響的疫情,央視新聞兩次主動到太倉局及張家港局專訪報道;食品安全保障到位,創新風險監測工作機制,開展重點產品檢驗檢疫風險評估工作,成功應對大閘蟹“激素風波”等各類突發事件,有力維護了江蘇出口產品聲譽。

產品質量和業務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源于規范的內部管理。質量體系有效運行,抽調27名體系骨干對省局機關16個部門和6個分支局進行審核,開具46個不符合項,逐一要求整改,順利通過中國認證中心對全省6個分支局和省局機關6個部門的檢查,質量體系工作在全國系統繼續保持前列;財務管理規范有序,采取創新管理辦法、創新會計核算、創新管理手段“三個創新”,促進財務科學精細運作;機關運轉和諧高效,在常州、揚州兩局試點績效管理,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系統檢驗檢疫信息被各級地方政府領導批示100多條,信息宣傳工作繼續保持全國系統領先;依法行政基礎扎實穩固,受理業務投訴/舉報案件24起,辦結21起。試點開展12365系統聯合應用工作,穩步開展“雙打”工作,全年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2319件,未發生一起行政訴訟案件。

反腐倡廉建設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有力保證。全省系統注重黨風廉政建設的風險分析與研判,創新改革監察審計方法,加強日常廉政監督,共派出60多人次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首次引入責任界定條款。對全省系統基建項目建設實施跟蹤審計,采取分類分層管理模式,科學有效核減投資數額,核減比例達13.6%。

服務發展促轉型

推動江蘇創新型經濟發展

8月19日,江蘇、河南、陜西、新疆等9個直屬檢驗檢疫局在南京簽署了檢驗檢疫合作機制備忘錄,標志著以連云港為東方橋頭堡的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區域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合作機制的建立,有效提高了通關效率,降低了通關成本,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據統計,截至2010年11月份,河南等陸橋沿線8省從連云港口岸出口產品批次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了22.87%和101.44%;進口批次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了14.17%和41%,陸橋沿線經濟呈現良好的增長勢頭。這是江蘇局今年服務重大發展戰略的一個縮影。在江蘇這塊改革開放前沿的熱土上,該局積極謀劃和實施保增長促發展的重要舉措,在落實服務沿海開發和推進連云港港、太倉港、南京機場、蘇南機場(簡稱“兩港兩場”)建設、支持蘇臺經貿合作、全力幫扶中電熊貓液晶面板、田灣核電、益海糧油等重大工程方面,措施扎實,成效顯著,受到地方政府領導100多次表揚和企業的廣泛贊譽。

口岸的開放、開發度越大,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勢頭就越猛。一年來,江蘇局不斷完善口岸開放和建設協調機制,提高口岸檢驗檢疫監管條件建設管理水平,全力支持南通呂四港、洋口港、鎮江港、南通機場、徐州機場、常州機場以及多個碼頭的對外開放。昆山綜合保稅區、常熟出口加工區B區、泰州出口加工區和蘇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先后順利通過國家部委聯合驗收。

上海世博會期間,江蘇局不僅先后選派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專業人員兩批9人次趕赴上海檢驗檢疫局支持上海世博會檢驗檢疫工作,還積極做好上海周邊口岸保障工作,全省系統采取實施物流和貨物通關情況周、日報制度、搭建世博物流和通關信息平臺等7項措施,保障世博會期間進出口物流通關便利。江蘇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陸永貴介紹說,作為今年上海世博會的第二東道主,江蘇檢驗檢疫系統在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陸路通關點全面推行“5+2”、“白加黑”24小時服務制度,為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貢獻。

通關便利化不僅僅體現在服務世博會,更是江蘇局一以貫之的追求。今年,該局繼續推廣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推進蘇州工業園區和無錫碩放機場之間建立空運進出口貨物直通放行模式。同時,還建立了省內聯絡協調機制,積極引導無錫、宜興等地企業利用內河與上海口岸開展“水水中轉”物流模式,在南通與太倉、南京與太倉之間積極推行直通放行模式,加快了查驗放行速度。

產業示范區和示范基地建設是構建出口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有效途徑。江蘇局積極開展各項創建工作,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大力推進產業示范區建設,全年新增常熟出口IT電子信息、蘇州出口汽車及零部件兩個產業集聚區,在區內大力推進電子監管、直通放行、綠色通道等各項優惠政策,促進區內產業規模化、品牌化、高端化集聚。聯合省農委和海洋與漁業局認定了7個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19個示范基地,南通紫菜、蘇州螃蟹健康示范區成功通過國家級示范區考核,其中螃蟹示范區還成為了農業部示范項目。示范區和示范基地的建設,促使江蘇省全年出口食品農產品逆市增長,產品質量實現了國外官方“零通報”。

創先爭優上水平

著力打造檢驗檢疫服務品牌

5月,江蘇局創造性地開展了“三比三看三提升”主題實踐活動,吹響了“創先爭優”活動的號角。

“三比三看三提升”主題實踐活動是江蘇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指示精神,結合江蘇實際而精心設計的“創先爭優”活動載體。

“我們要通過“三比三看三提升”活動,激發全省系統干部職工進一步解放思想、正視問題、繼承傳統、再接再厲,以一流的工作業績、一流的學習成效、一流的工作作風,推動江蘇檢驗檢疫綜合實力、隊伍建設、業務建設、文明建設、質量提升等各項中心工作再上新臺階。”江蘇局局長王偉精辟論述了活動的任務和目標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江蘇局找準了黨建工作與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一方面借勢加大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力度,不斷提升全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不斷深化服務新舉措,打造江蘇檢驗檢疫服務品牌。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江蘇局大力培養和宣揚典型,用干部職工艱苦奮斗的經歷、經驗和先進個人的事跡感染干部職工,激烈大家奮發向上。目前,江蘇檢驗檢疫系統共樹立各個層次、各個專業、各個崗位先進集體27個,標桿個人81名,形成了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比學趕超的良好風氣。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全省系統全力服務江蘇創新型經濟發展,積極為江蘇經濟轉型和優化升級服務,深入推進江蘇特色產業集聚發展,打響了一個又一個服務經濟發展的品牌:蘇州局的“檢驗檢疫引航”、無錫局的“檢驗檢疫惠貿”、張家港局的“檢港同行”、常州局的“BRT服務工程”……

風清氣正、勇爭一流的良好風氣和熱情高效、創新作為的服務舉措帶來的是地方政府高度肯定和服務對象的廣泛贊譽。在2010年省級機關作風建設第三次“萬人評議”中,該局名列部屬片第一。在地方“行風萬人評議”中,各分支局均名列前茅,其中7個分支局榮獲第一和第二名。

“站在‘十一五’收官、‘十二五’開局的歷史新起點上,江蘇檢驗檢疫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大力實施法治質檢、科技質檢、和諧質檢,狠抓質量、安全及隊伍建設,更加注重服務經濟轉型,更加注重科學監管,更加注重統籌謀劃,更加注重協調發展,全力推動江蘇檢驗檢疫事業在高起點上實現新跨越,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展望明天,江蘇局局長王偉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资源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在线欧美网站免费 |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