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檢驗檢疫局開展“質量提升”活動綜述
重慶這一年輕直轄市,作為我國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排頭兵,肩負著全新的歷史使命,隨著兩江新區的掛牌成立,保稅港區的建成使用,重慶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日益凸顯。而在重慶外貿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進程中都烙上了重慶檢驗檢疫人忠誠執法、服務地方經濟的印記,“國門衛士”是對他們的最佳詮釋。
今年上半年,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和重慶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重慶檢驗檢疫局上下嚴守職責,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積極貫徹落實總局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推進大質檢文化建設的部署和要求,突出檢驗檢疫執法把關主線,深入開展“質量提升”活動,唱響依法行政工作主旋律,把關執法取得好成績,檢驗檢疫業務增勢良好,為促進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1~6月,重慶檢驗檢疫局共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22574批,貨值18.27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3.01%和65.86%。檢疫集裝箱102691標箱,較上年同期增長6.27%。查驗出入境人員140449人次,發現病例4318例,其中,檢出艾滋病感染者7例。截獲禁止進境物211批次,截獲醫學媒介生物7批次,涉及多個種屬。
“質量提升”活動和“質量月”活動的繼續深入推進必將推動重慶檢驗檢疫工作水平,夯實質量基礎,為加快重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出新貢獻。
采取有效措施
服務地方外貿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重慶檢驗檢疫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精神,面對重慶保稅港區封關運行、兩江新區掛牌成立、世界500強大批涌入等對外開放發展突飛猛進的新形勢,及時調整服務措施、跟進發展步伐,服務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地方外貿企業充分肯定。
該局加大幫扶力度,助推傳統工業品出口增量保質。該局加強與產地政府和企業的聯系協調,幫助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重慶工業品出口逐步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上半年,作為支柱產業的摩托車及汽車出口近萬批次,貨值超過8億美元,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以電子產品、鞋類等為代表的輕工產品出口繼續保持了去年以來的良好增勢。在新的貿易形勢下,該局幫扶重慶四方制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兒童服裝順利出口意大利,實現了年內重慶轄區首次高風險兒童服裝出口,極大提振了產業信心。在該局的積極支持和大力幫扶下,實現了重慶地產玩具、啤酒、燃氣熱水器等工業品出口零的突破。
在保證大宗出口產品穩中有升的前提下,該局積極開展延伸服務,支持轄區三農建設。面對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的重任,該局千方百計采取積極幫扶措施促農業發展:積極指導幫助出口企業打破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爭取有更多出口農畜產品和食品生產企業獲得國外衛生注冊,消除出口障礙;同時,該局對榮昌出口茶葉生產企業進行了衛生質量控制培訓,指導企業進行生產技術改造達到出口衛生備案要求,擴大了轄區紅茶出口總量;服務重慶轄區首次引進了種兔等優良動物品種,幫助農戶改善養殖產業結構。
此外,該局大力服務招商引資項目。堅持寓監管于服務的理念,對地方重點項目成立專門工作組,不僅主動將檢驗檢疫工作提前融入大項目建設,而且全程對口服務、跟蹤服務。在惠普、富士康、英業達筆記本電腦等重慶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中,該局相關部門積極介入、全力推動,在項目建設中給予最優質的服務,局領導多次率隊前往西永微電園、綜合保稅區等產業園區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征求意見會,就企業關注的批次管理、通關便捷、分類管理、檢驗費收取、檢疫服務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解答和明確。去年剛剛落戶的富士康等企業,今年便都順利實現了產品出口。
苦練內功
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重慶檢驗檢疫局以“質量提升”活動為契機,內外兼修,苦練內功,積極有效地推進綜合行政管理體系的完善和運作,圍繞“提升質量從我做起”的指導思想,切實提升局內部質量管理水平、提升質檢系統服務發展水平,從而增強對外貿企業的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達到提升重慶轄區出口產品整體質量的目的。
該局始終堅持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作為內強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該局通過導入“體系化”管理,全局干部職工管理意識明顯增強,內部工作關系進一步理順,各項管理工作步入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軌道,體系建設初顯成效。通過對各單位、各部門“一圖兩表”的制定和動態維護、優化,進一步明確了各單位、各部門的職責和接口,明確了內部組織及人員的職責和權限,理順了內部工作關系,實現了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和諧、有序、高效運轉,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體系梳理了執法依據,明確了檢驗流程,統一了執法標準,促使傳統的管理模式向標準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模式轉變,有效促進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開展。
綜合行政管理體系運行以來,該局社會滿意率每年都達100%,有效地整合了全局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硬件資源,管理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檢驗檢疫量以平均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長,重慶地區出口產品合格率99.97%,未發現一例進口國的不良反映,沒有發生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檢測實力大幅增強,近年來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區域性中心實驗室8個,建成重慶第二家艾滋病確證實驗室,獲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60余項,科研經費和儀器設備經費4000萬元。在助推產品出口和協助地方招商引資上也取得顯著成效,連年獲得重慶市開放型經濟建設先進單位,還連續三輪成功創建重慶市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和市級模范職工之家,整體建設全面躍升。
同時,該局狠抓檢驗檢疫實力建設,加快實驗室改造,重視科研制標工作,不斷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加快大通關建設步伐。在近日公布的2009年度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獲獎項目中,該局主研和參研的三項科技成果分獲一、二、三等獎,科研檢測實力得到不斷增強。技術中心實驗室已可開展2000余個項目的檢測。全局系統已建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區域中心實驗室8個。在重慶永川、江津、出口加工區新設辦事處后,查驗和口岸通關效率大大提升,地方政府和企業反響良好。在經過前期充分調研和扎實建設后,6月18日,該局正式進駐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新區,開展檢驗檢疫業務。重慶市委常委翁杰明在考察保稅港區時,高度贊揚重慶檢驗檢疫部門作為保稅區的重要工作部門,在保稅港區的建設中顧全大局,積極配合,有效推進了保稅港區的建設。
提升服務水平
提高企業質量水平
重慶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主線,堅持不斷完善“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從提升服務水平、提升監管水平、提升基礎保障水平和提升全社會質量意識等四個方面對活動各項任務進行了分解。
在對任務進行逐一分解過程中,該局始終把幫助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企業開展免費培訓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創造了先決條件。上半年,該局以舉辦專題培訓班、召開檢驗監管業務會議和利用日常檢驗監管、分類管理審核等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免費培訓服務,組織技術專家近50人次,針對30多種重點商品,開展質量知識解讀活動。舉辦各類培訓57次,培訓企業186家,培訓企業人員200余人次,包括檢驗檢疫技術法規標準、報檢員培訓、口岸集裝箱檢驗檢疫相關要求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該局在國家質檢總局推出免予辦理強制性產品認證電子審批系統后,及時對企業申辦人員進行培訓,從注冊到申請、從比對材料到發證明、從報檢核銷到后續處理等環節逐一進行了講解;召開了有關出口汽車、摩托車、鞋類產品等檢驗監管業務培訓會議,共有43家相關企業,企業法規標準、質量技術負責人及報檢員100多人參加。通過開展相關培訓,加深了企業對國內外技術法規標準的理解認識,提高了企業應對國內外各項法規、標準尤其是歐盟食品法規的能力。
認真開展檢測工作整頓
提高檢測管理工作水平
重慶檢驗檢疫局主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決策和要求上來,自覺把檢測工作整頓活動當作“質量提升”活動的一項重大行動和首要任務,及時組織了檢測工作整頓活動在全局展開實施。該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穩步推進,狠抓落實,通過周密部署、整改提高、培訓交流、建章立制,有效提高了檢測工作的科學性,檢測工作整頓活動初見實效。
上半年,該局充分認識總局黨組決定在全國質檢系統開展檢測工作整頓活動的重大意義,通過層層部署落實,全面開展檢測工作整頓活動:開展自查自糾審查,編制了“重慶檢驗檢疫局實驗室檢測工作自查自糾評價記錄表”,各單位從組織和管理、儀器設備和環境、檢測能力、監督檢查、人員和日常管理六大方面,44個條款對實驗室開展了全面的自查,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進行深入檢查和評估;加強人員隊伍培訓,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規范實驗室人員的管理,對實驗室檢驗人員的檢測項目進行有效監督,對檢測工作管理人員和相關檢測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有效提高了實驗室基礎水平;充分利用今年該局綜合行政管理體系轉版的時機,結合檢測工作整頓要求和CNAS監督審核要求,分析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清理、檢查實驗室有關規章制度,對相關體系文件和管理制度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通過細化檢測操作規范,明確崗位職責,從制度上杜絕檢測工作中的隨意和不負責行為,從而保證檢測結果公正、科學、準確,確保檢測結果得到持續有效的保持。
建立大質檢工作機制
開展大質檢文化建設
今年以來,重慶檢驗檢疫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推動大質檢文化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與地方質監部門努力加強“融合、整合、聯合”,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
大質檢工作機制初見雛形。該局認真落實12365系統聯合應用試點工作,組織成立了12365系統聯合應用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積極與重慶市質監局協調、溝通,研究納入12365系統聯合應用試點的業務工作范圍及其運作方式,并擬聯合制定《重慶市12365舉報處置指揮系統聯合應用試點工作方案》,在方案的指導下,與質監局共同開展了飾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真正實現重慶質檢兩局對12365資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切實做到共同服務群眾、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積極加強同地方政府聯系,共同參與地方立法。《食品安全法》及實施條例頒布實施后,重慶市政府擬出臺《重慶市食品安全條例》,由重慶市衛生局組織條例的起草工作,重慶質檢兩局作為重慶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成員和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數次共同參加地方條例的起草工作,并就地方兩局的食品監管、食品安全整頓和執法稽查等進行了深度交流。共同參加、完成由重慶市經信委組織的《重慶市加強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實施意見》的討論,共同確認將加快部門聯動、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互聯互通,營造企業為主、部門監管、社會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質量信譽培育環境。
在大質檢工作機制保障下,大質檢文化建設在該局全面鋪開。6月19日,重慶質檢兩局共同參加了由重慶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辦的以“食品安全人人關注,健康重慶人人構建”為主題的全市《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周年宣傳活動。發放食品安全宣傳資料,組織專家現場解答進出口食品、化妝品知識,開展檢驗檢疫法規宣傳,向市民介紹旅客入境攜帶物、進境郵寄物限制性要求,并傳授鑒別真偽優劣食品的辦法等,在重慶市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該局以質檢文化建設為載體扎實抓好機關文化建設。年初,將大質檢文化建設納入《重慶檢驗檢疫局2010年思想政治工作要點》,配合總局大力開展的大質檢文化建設,把該局質檢文化建設納入整體工作發展規劃之中,開展文化主題探討活動,著力建設具有該局特色的黨建活動室、榮譽室、職工之家、文化走廊,組織開展了“與祖國共奮進、與重慶同發展”、“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質檢知識宣講到百家”,大質檢文化征文等活動,征集到《大質檢普法工作大有可為》等彰顯時代感的檢驗檢疫主題文章,舉辦建黨89周年“黨旗下的檢驗檢疫人”演講比賽,以充分發揮文化凝聚人、培育人、塑造人的功能。
隨著“質量提升”活動和“質量月”活動的繼續深入推進和一系列制度、措施的逐一落實,必將推動全局系統進一步提升檢驗檢疫工作水平,夯實質量基礎,為加快重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出新貢獻。
重慶這一年輕直轄市,作為我國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排頭兵,肩負著全新的歷史使命,隨著兩江新區的掛牌成立,保稅港區的建成使用,重慶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日益凸顯。而在重慶外貿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進程中都烙上了重慶檢驗檢疫人忠誠執法、服務地方經濟的印記,“國門衛士”是對他們的最佳詮釋。
今年上半年,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和重慶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重慶檢驗檢疫局上下嚴守職責,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積極貫徹落實總局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推進大質檢文化建設的部署和要求,突出檢驗檢疫執法把關主線,深入開展“質量提升”活動,唱響依法行政工作主旋律,把關執法取得好成績,檢驗檢疫業務增勢良好,為促進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1~6月,重慶檢驗檢疫局共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22574批,貨值18.27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3.01%和65.86%。檢疫集裝箱102691標箱,較上年同期增長6.27%。查驗出入境人員140449人次,發現病例4318例,其中,檢出艾滋病感染者7例。截獲禁止進境物211批次,截獲醫學媒介生物7批次,涉及多個種屬。
“質量提升”活動和“質量月”活動的繼續深入推進必將推動重慶檢驗檢疫工作水平,夯實質量基礎,為加快重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出新貢獻。
采取有效措施
服務地方外貿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重慶檢驗檢疫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精神,面對重慶保稅港區封關運行、兩江新區掛牌成立、世界500強大批涌入等對外開放發展突飛猛進的新形勢,及時調整服務措施、跟進發展步伐,服務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地方外貿企業充分肯定。
該局加大幫扶力度,助推傳統工業品出口增量保質。該局加強與產地政府和企業的聯系協調,幫助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重慶工業品出口逐步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上半年,作為支柱產業的摩托車及汽車出口近萬批次,貨值超過8億美元,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以電子產品、鞋類等為代表的輕工產品出口繼續保持了去年以來的良好增勢。在新的貿易形勢下,該局幫扶重慶四方制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兒童服裝順利出口意大利,實現了年內重慶轄區首次高風險兒童服裝出口,極大提振了產業信心。在該局的積極支持和大力幫扶下,實現了重慶地產玩具、啤酒、燃氣熱水器等工業品出口零的突破。
在保證大宗出口產品穩中有升的前提下,該局積極開展延伸服務,支持轄區三農建設。面對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的重任,該局千方百計采取積極幫扶措施促農業發展:積極指導幫助出口企業打破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爭取有更多出口農畜產品和食品生產企業獲得國外衛生注冊,消除出口障礙;同時,該局對榮昌出口茶葉生產企業進行了衛生質量控制培訓,指導企業進行生產技術改造達到出口衛生備案要求,擴大了轄區紅茶出口總量;服務重慶轄區首次引進了種兔等優良動物品種,幫助農戶改善養殖產業結構。
此外,該局大力服務招商引資項目。堅持寓監管于服務的理念,對地方重點項目成立專門工作組,不僅主動將檢驗檢疫工作提前融入大項目建設,而且全程對口服務、跟蹤服務。在惠普、富士康、英業達筆記本電腦等重慶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中,該局相關部門積極介入、全力推動,在項目建設中給予最優質的服務,局領導多次率隊前往西永微電園、綜合保稅區等產業園區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征求意見會,就企業關注的批次管理、通關便捷、分類管理、檢驗費收取、檢疫服務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解答和明確。去年剛剛落戶的富士康等企業,今年便都順利實現了產品出口。
苦練內功
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重慶檢驗檢疫局以“質量提升”活動為契機,內外兼修,苦練內功,積極有效地推進綜合行政管理體系的完善和運作,圍繞“提升質量從我做起”的指導思想,切實提升局內部質量管理水平、提升質檢系統服務發展水平,從而增強對外貿企業的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達到提升重慶轄區出口產品整體質量的目的。
該局始終堅持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作為內強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該局通過導入“體系化”管理,全局干部職工管理意識明顯增強,內部工作關系進一步理順,各項管理工作步入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軌道,體系建設初顯成效。通過對各單位、各部門“一圖兩表”的制定和動態維護、優化,進一步明確了各單位、各部門的職責和接口,明確了內部組織及人員的職責和權限,理順了內部工作關系,實現了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和諧、有序、高效運轉,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體系梳理了執法依據,明確了檢驗流程,統一了執法標準,促使傳統的管理模式向標準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模式轉變,有效促進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開展。
綜合行政管理體系運行以來,該局社會滿意率每年都達100%,有效地整合了全局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硬件資源,管理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檢驗檢疫量以平均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長,重慶地區出口產品合格率99.97%,未發現一例進口國的不良反映,沒有發生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檢測實力大幅增強,近年來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區域性中心實驗室8個,建成重慶第二家艾滋病確證實驗室,獲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60余項,科研經費和儀器設備經費4000萬元。在助推產品出口和協助地方招商引資上也取得顯著成效,連年獲得重慶市開放型經濟建設先進單位,還連續三輪成功創建重慶市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和市級模范職工之家,整體建設全面躍升。
同時,該局狠抓檢驗檢疫實力建設,加快實驗室改造,重視科研制標工作,不斷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加快大通關建設步伐。在近日公布的2009年度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獲獎項目中,該局主研和參研的三項科技成果分獲一、二、三等獎,科研檢測實力得到不斷增強。技術中心實驗室已可開展2000余個項目的檢測。全局系統已建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區域中心實驗室8個。在重慶永川、江津、出口加工區新設辦事處后,查驗和口岸通關效率大大提升,地方政府和企業反響良好。在經過前期充分調研和扎實建設后,6月18日,該局正式進駐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新區,開展檢驗檢疫業務。重慶市委常委翁杰明在考察保稅港區時,高度贊揚重慶檢驗檢疫部門作為保稅區的重要工作部門,在保稅港區的建設中顧全大局,積極配合,有效推進了保稅港區的建設。
提升服務水平
提高企業質量水平
重慶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主線,堅持不斷完善“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從提升服務水平、提升監管水平、提升基礎保障水平和提升全社會質量意識等四個方面對活動各項任務進行了分解。
在對任務進行逐一分解過程中,該局始終把幫助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企業開展免費培訓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創造了先決條件。上半年,該局以舉辦專題培訓班、召開檢驗監管業務會議和利用日常檢驗監管、分類管理審核等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免費培訓服務,組織技術專家近50人次,針對30多種重點商品,開展質量知識解讀活動。舉辦各類培訓57次,培訓企業186家,培訓企業人員200余人次,包括檢驗檢疫技術法規標準、報檢員培訓、口岸集裝箱檢驗檢疫相關要求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該局在國家質檢總局推出免予辦理強制性產品認證電子審批系統后,及時對企業申辦人員進行培訓,從注冊到申請、從比對材料到發證明、從報檢核銷到后續處理等環節逐一進行了講解;召開了有關出口汽車、摩托車、鞋類產品等檢驗監管業務培訓會議,共有43家相關企業,企業法規標準、質量技術負責人及報檢員100多人參加。通過開展相關培訓,加深了企業對國內外技術法規標準的理解認識,提高了企業應對國內外各項法規、標準尤其是歐盟食品法規的能力。
認真開展檢測工作整頓
提高檢測管理工作水平
重慶檢驗檢疫局主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決策和要求上來,自覺把檢測工作整頓活動當作“質量提升”活動的一項重大行動和首要任務,及時組織了檢測工作整頓活動在全局展開實施。該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穩步推進,狠抓落實,通過周密部署、整改提高、培訓交流、建章立制,有效提高了檢測工作的科學性,檢測工作整頓活動初見實效。
上半年,該局充分認識總局黨組決定在全國質檢系統開展檢測工作整頓活動的重大意義,通過層層部署落實,全面開展檢測工作整頓活動:開展自查自糾審查,編制了“重慶檢驗檢疫局實驗室檢測工作自查自糾評價記錄表”,各單位從組織和管理、儀器設備和環境、檢測能力、監督檢查、人員和日常管理六大方面,44個條款對實驗室開展了全面的自查,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進行深入檢查和評估;加強人員隊伍培訓,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規范實驗室人員的管理,對實驗室檢驗人員的檢測項目進行有效監督,對檢測工作管理人員和相關檢測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有效提高了實驗室基礎水平;充分利用今年該局綜合行政管理體系轉版的時機,結合檢測工作整頓要求和CNAS監督審核要求,分析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清理、檢查實驗室有關規章制度,對相關體系文件和管理制度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通過細化檢測操作規范,明確崗位職責,從制度上杜絕檢測工作中的隨意和不負責行為,從而保證檢測結果公正、科學、準確,確保檢測結果得到持續有效的保持。
建立大質檢工作機制
開展大質檢文化建設
今年以來,重慶檢驗檢疫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推動大質檢文化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與地方質監部門努力加強“融合、整合、聯合”,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
大質檢工作機制初見雛形。該局認真落實12365系統聯合應用試點工作,組織成立了12365系統聯合應用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積極與重慶市質監局協調、溝通,研究納入12365系統聯合應用試點的業務工作范圍及其運作方式,并擬聯合制定《重慶市12365舉報處置指揮系統聯合應用試點工作方案》,在方案的指導下,與質監局共同開展了飾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真正實現重慶質檢兩局對12365資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切實做到共同服務群眾、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積極加強同地方政府聯系,共同參與地方立法。《食品安全法》及實施條例頒布實施后,重慶市政府擬出臺《重慶市食品安全條例》,由重慶市衛生局組織條例的起草工作,重慶質檢兩局作為重慶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成員和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數次共同參加地方條例的起草工作,并就地方兩局的食品監管、食品安全整頓和執法稽查等進行了深度交流。共同參加、完成由重慶市經信委組織的《重慶市加強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實施意見》的討論,共同確認將加快部門聯動、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互聯互通,營造企業為主、部門監管、社會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質量信譽培育環境。
在大質檢工作機制保障下,大質檢文化建設在該局全面鋪開。6月19日,重慶質檢兩局共同參加了由重慶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辦的以“食品安全人人關注,健康重慶人人構建”為主題的全市《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周年宣傳活動。發放食品安全宣傳資料,組織專家現場解答進出口食品、化妝品知識,開展檢驗檢疫法規宣傳,向市民介紹旅客入境攜帶物、進境郵寄物限制性要求,并傳授鑒別真偽優劣食品的辦法等,在重慶市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該局以質檢文化建設為載體扎實抓好機關文化建設。年初,將大質檢文化建設納入《重慶檢驗檢疫局2010年思想政治工作要點》,配合總局大力開展的大質檢文化建設,把該局質檢文化建設納入整體工作發展規劃之中,開展文化主題探討活動,著力建設具有該局特色的黨建活動室、榮譽室、職工之家、文化走廊,組織開展了“與祖國共奮進、與重慶同發展”、“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質檢知識宣講到百家”,大質檢文化征文等活動,征集到《大質檢普法工作大有可為》等彰顯時代感的檢驗檢疫主題文章,舉辦建黨89周年“黨旗下的檢驗檢疫人”演講比賽,以充分發揮文化凝聚人、培育人、塑造人的功能。
隨著“質量提升”活動和“質量月”活動的繼續深入推進和一系列制度、措施的逐一落實,必將推動全局系統進一步提升檢驗檢疫工作水平,夯實質量基礎,為加快重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出新貢獻。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