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要升級 名牌做“引擎”
“在成都質監部門的全力推動下,蒲江雀舌不僅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最近還走進中央電視臺,并作為川茶代表首赴臺灣,展示了四川茶產業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強勁的市場競爭力。”據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蒲江雀舌的價格已經上漲了50%,農民增收20%,其品牌價值從去年的5.43億元躍升到7.19億元。
“蒲江雀舌”的品牌打造,實現了成都“發展一個品牌、帶動一項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質量目標。作為成都市產業騰飛的一個縮影,它勾勒出的正是成都市質監部門深入開展質量提升、積極服務產業發展的工作主線。
今年年初,成都市將質量興市列入了2010年市政府主要工作,并將質量興市目標任務下達到20個區(市)縣政府和20個市級部門。隨著大質量工作格局的初步形成,成都市質監局勇擔重任,把開展質量提升活動作為鞏固“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成果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局長周道富任組長、業務處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綜合組、協調組、督察組等10個小組,將工作明確到處室,責任到人頭,有序、有力、有效地推進質量提升活動,為成都市產業騰飛注入了強大動力。
2010年春節剛過,成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洲第一個“美食之都”。在主動服務“國際美食之都”建設中,成都市質監局明確了創建“放心食品園區”、打造“特色放心食品產業”(調味品、茶葉、休閑食品、蔬菜制品等)、扶持一批標桿食品企業的工作目標,以項目為載體,以時間為節點,全力助推食品產業做大做強。在廣泛開展質量調研的基礎上,成都市質監局制定了《成都市爭創第十屆四川名牌培育計劃》,將325個產品和25個服務企業列入培育名單,并對爭創企業實施一對一、點對點的幫扶,幫助企業積極打造特色品牌。
為了推動成都農業產業化進程,成都市質監局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作為一項富民惠民工程來抓,提出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總體思路,那就是以質量興市、名牌戰略為目標,堅持“創一個地標,興一個企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走“地標興農,品牌富農”的發展路子,全力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目前,成都已經建立了“蒲江雀舌”等13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金堂明參、蜀錦兩個特色產品也正在向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發起最后沖擊,不久將為成都再添兩個保護產品,為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質量提升離不開標準的強力支撐。通過大力開展“標準化示范推進工程”,成都市質監局不斷壯大質量基礎,積極服務產業發展,幫助企業掌握標準領域的話語權。目前,他們在副省級城市中首家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簽訂了《標準化戰略合作協議》,郫縣唐元韭黃等7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通過考核,川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兩家重點企業成為“全國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企業”,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試點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
與此同時,成都市質監局還不斷加快旅游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郫縣農科村國家級農家旅游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已完成標準體系和農家旅游服務標準14個,示范工作成效顯著;該局還完成了《成都市服務業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正在制定《成都市零售商行業服務規范》等系列標準,促進成都第三產業提檔升級。
隨著成都市質監局“質量提升”活動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成都造”品牌開始走出四川、叫響全國。目前,成都擁有地理標志產品13個,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中國名牌產品20個,位居中西部第一;四川名牌產品401個,占據全省半壁江山。日益壯大的特色名牌集群推動成都走上了一條品牌鋪路、產業升級的金光大道。
“在成都質監部門的全力推動下,蒲江雀舌不僅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最近還走進中央電視臺,并作為川茶代表首赴臺灣,展示了四川茶產業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強勁的市場競爭力。”據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蒲江雀舌的價格已經上漲了50%,農民增收20%,其品牌價值從去年的5.43億元躍升到7.19億元。
“蒲江雀舌”的品牌打造,實現了成都“發展一個品牌、帶動一項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質量目標。作為成都市產業騰飛的一個縮影,它勾勒出的正是成都市質監部門深入開展質量提升、積極服務產業發展的工作主線。
今年年初,成都市將質量興市列入了2010年市政府主要工作,并將質量興市目標任務下達到20個區(市)縣政府和20個市級部門。隨著大質量工作格局的初步形成,成都市質監局勇擔重任,把開展質量提升活動作為鞏固“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成果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局長周道富任組長、業務處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綜合組、協調組、督察組等10個小組,將工作明確到處室,責任到人頭,有序、有力、有效地推進質量提升活動,為成都市產業騰飛注入了強大動力。
2010年春節剛過,成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洲第一個“美食之都”。在主動服務“國際美食之都”建設中,成都市質監局明確了創建“放心食品園區”、打造“特色放心食品產業”(調味品、茶葉、休閑食品、蔬菜制品等)、扶持一批標桿食品企業的工作目標,以項目為載體,以時間為節點,全力助推食品產業做大做強。在廣泛開展質量調研的基礎上,成都市質監局制定了《成都市爭創第十屆四川名牌培育計劃》,將325個產品和25個服務企業列入培育名單,并對爭創企業實施一對一、點對點的幫扶,幫助企業積極打造特色品牌。
為了推動成都農業產業化進程,成都市質監局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作為一項富民惠民工程來抓,提出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總體思路,那就是以質量興市、名牌戰略為目標,堅持“創一個地標,興一個企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走“地標興農,品牌富農”的發展路子,全力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目前,成都已經建立了“蒲江雀舌”等13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金堂明參、蜀錦兩個特色產品也正在向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發起最后沖擊,不久將為成都再添兩個保護產品,為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質量提升離不開標準的強力支撐。通過大力開展“標準化示范推進工程”,成都市質監局不斷壯大質量基礎,積極服務產業發展,幫助企業掌握標準領域的話語權。目前,他們在副省級城市中首家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簽訂了《標準化戰略合作協議》,郫縣唐元韭黃等7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通過考核,川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兩家重點企業成為“全國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企業”,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試點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
與此同時,成都市質監局還不斷加快旅游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郫縣農科村國家級農家旅游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已完成標準體系和農家旅游服務標準14個,示范工作成效顯著;該局還完成了《成都市服務業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正在制定《成都市零售商行業服務規范》等系列標準,促進成都第三產業提檔升級。
隨著成都市質監局“質量提升”活動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成都造”品牌開始走出四川、叫響全國。目前,成都擁有地理標志產品13個,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中國名牌產品20個,位居中西部第一;四川名牌產品401個,占據全省半壁江山。日益壯大的特色名牌集群推動成都走上了一條品牌鋪路、產業升級的金光大道。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