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檢驗檢疫局主動融入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建設
海峽西岸經濟區加速崛起一年間,廈門檢驗檢疫人著力推動臺商投資企業搶機遇拼發展,為東部沿海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建設增添了無限活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臺企如雁陣齊翔,紛紛來閩設廠,聚集效應顯著增強。每一個臺資新項目的生成落戶、每一份臺企新報表的數字走向,都牽動著廈門檢驗檢疫人至為敏感的神經末稍。
海西建設的熱潮,已經與臺資企業提速發展的嶄新局面交相輝映、良性互動,同步向前推進,形成了一個個“1+1〉2”的雁陣效應,點亮了一個個科學發展的希望燈塔。
惠政更“多”了
探索服務新路無止境
“現在只要上網,就可以知道貨物的檢驗檢疫狀態。需要查驗的,與碼頭預約吊柜,在檢驗檢疫監管區查驗;沒有問題的,直接電腦放行,我們立刻可以提貨,時間不超過半天,比原來至少節省1天。”燦坤是臺灣最大的3C零售連鎖企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家電生產基地,每個月大約有80到100批原輔材料從廈門口岸報檢進口。漳州燦坤公司物料部門負責人表示,依靠廈門國檢部門提供的電子檢驗檢疫平臺,燦坤進口貨物常年享受集中查驗模式便利,通檢成本減少80%以上。
一年來,廈門局主動融入福建電子口岸,已經開發推廣“海港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電子閘口”和“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監管”等8個子系統,從東渡口岸進口石材、非法檢集裝箱貨物及其包裝物起步,以集中查驗場為物理依托的“檢驗檢疫監管區”逐步擴容。廈門一家報關行的劉春秀女士算了這樣的一筆賬:“現在,由檢驗檢疫部門直接發出派查信息,碼頭第一時間安排吊柜后,檢驗檢疫部門派人實施現場查驗,合格的即時放行。平均每票貨物至少可為企業節省交通成本50元、人工成本100元。”“按此計算,僅東渡口岸可為企業節省直接成本3千萬元以上。加上口岸物流時效等間接成本,企業減負超過1億元!”集中了大陸四大國家級臺商投資區中三個的廈門,廣大臺商因此率先受益。
探索服務新路永無止境。廈漳兩地電氣類臺商投資企業多,對電磁兼容測試要求高。而電波暗室是電磁兼容性能測試的核心設備。為此,廈門局于2009年初依托國家級電氣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建成投用了3000多平方米的電波暗室,并與安臺、燦坤、明達等首批10多家臺資企業形成了在電磁兼容測試領域的高端合作關系。一年來,累計完成50多種電氣產品的300多組、1000多個項目的電磁兼容性能測試,同時輔導企業完成了大量的技術整改項目。這個電波暗室的建成,大大滿足了廣大臺企就近完成測試的需求,產品研發周期大大縮短,每年可節省成本達數千萬元。2009年,在廈門局電波暗室提供的權威檢測報告的幫助下,近20億美元的電氣產品成功出口海外,這些電氣產品多來自臺資企業。一份份權威檢測報告,就是一張張企業搶占海內外市場的綠色通行證。
先行先試惠臺政策,重在于“行”、貴在于“試”,在“行”與“試”中實現新突破、謀求新推進。今年初,300輛總價值14.6萬美元的電動摩托車整車組件,經廈門局檢驗合格后出口臺灣,這是大陸“電摩”整車組件首次輸臺。這批摩托車整車組件一抵臺,就立即送往臺灣鈴木公司組裝,繼而推向市場,助力臺灣打造“低碳島”。“目前已拿到臺灣方面3萬輛電動摩托車整車組件訂單;第二批1500輛貨物不日將發往臺灣。”捷博公司董事長陳木進說,“但是,如果沒有廈門局的服務,我們是不可能分享到臺灣市場這塊‘大蛋糕’的。”原來,以電動摩托車組件形式出口臺灣,不僅需要通過型式試驗,而且針對不同出口批次,抽批率高,檢測周期長、檢測成本高。怎么辦?既要幫助企業“搶”先機,又要保證質量安全,廈門局同安辦沖破固有思維,本著“先行先試,適當放寬”的原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采取了“型式試驗+抽批檢驗+分類管理+專業化服務”的辦法,從而為大陸電動車組件出口臺灣,探出了一條個性化、科學化監管之路。
基石更“硬”了
構筑質量之堤無折扣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產品質量已成為決定用戶購買行為和產品本身在國際市場競爭力首要因素。一年來,廈門局緊緊圍繞“以質取勝”戰略,把幫扶臺商投資企業樹立質量意識,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當作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的工作,把質量管理作為促進臺企改變外貿發展方式、走科學發展之路的重要載體。通過強化職能,管幫并濟,不斷提升出口生產企業內部質量管理水平,唱響“海西質量”、唱響“福建制造”。
“不管我到哪里,那里就會是一座金山!”談起自己的名字,福祥禮服的董事長、臺商蔡金山樂呵呵地表示。20年前,從臺北跨海來廈投資的廈門福祥禮服公司,是最早來廈門投資興業的臺商獨資企業之一,主要從事新娘、兒童禮服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遠銷歐美、澳洲、非洲、中東等地區。蔡金山介紹,在廈門局多管齊下的助跑下,福祥禮服連續3年獲得美國婚紗禮服設計評比頂級大獎,躋身中國十大婚紗生產企業,在世界婚紗禮服生產行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入選了奧斯卡頒獎盛典禮服指定生產商名錄。
近年來,美國、歐盟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不斷提高兒童服裝準入門檻,安全、健康、環保等風險管理日趨苛刻。特別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福祥禮服面臨著巨大挑戰,因為主營歐美等中高端產品,消費市場驟然降至冰點,產品出口數量日漸萎縮。掌握出口商品進口國標準是生產的關鍵,抓進口國標準就是抓住出口產品質量控制的要害。廈門局為此積極發揮自身掌握最新技術法規和標準信息的獨特優勢,一方面要求福祥禮服在采購環節,加強原輔料敏感項目的檢測,從源頭上把好質量安全關,提出了注重產品設計、確保符合輸入國相關要求等特別建議;另一方面,與商務部門共同建設WTO廈門工作站,第一時間收集貿易技術信息,提前告知標準要求,組織人員加強信息培訓,拓展工作觸角。對于婚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一起進行研究剖析,當起了技術參謀,在金融危機之際與臺商投資企業共渡難關。
海西加速崛起進程中,無法回避全國經濟發展中客觀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突出、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社會誠信度有待提高等諸多共性問題,尤其是必須打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場硬仗。認證認可起源于質量控制,是質量管理的基礎手段,在解決上述問題中能夠也理應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在廈門局大力幫助下,廈門的臺商投資出口生產企業80%左右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占據了產品質量的制高點。在此基礎上,廈門局進一步引導企業將質量和技術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挑戰國外技術壁壘,幫扶企業做大做強,促使其出口產品獲得發達國家更多認證證書,從而取得一張張打入歐美等市場的“通行證”。比如:幫助福萊克斯率先通過了歐洲紡織品最新供應鏈綜合管理體系認證CSM2000,成為中國第一批、福建省第一家獲此認證的企業;幫助廈杏摩托通過歐盟CE認證,大金龍客車通過歐盟EEC認證和海灣國家合作組織GCC認證……這些企業產品在獲得國內外權威認證后,暢銷歐盟、拉美、中東、東南亞等全球市場,出口量劇增,廈杏出口摩托在短短半年之內即趕超1000多萬美元目標,增長了350%;大金龍客車出口同比增長110%,也創下歷史新高。
一年來,廈門局技術團隊還以自己嚴謹的科學論證,“左右”國內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制定。機電專業學科帶頭人顏偉民小組會同全國15位專家充分利用WTO規則為我國相關產業爭取利益,就歐盟電視機能效標簽草案提出了6條評議意見。去年7月29日,歐盟因此決定不執行相關法案。這是發達WTO成員首次正式完全接受我方評議意見,廢除擬實施的技術法規,一個市場總值逾30億美元的產業由此避免了一次潛在的生存危機。
在一次次破解涉質量難題中,臺企拼搶到了一個個發展先機。“這里通關環境好,拼質量的氛圍更好!沒有廈門檢驗檢疫部門的幫扶,企業不可能順利度過經濟危機。”蔡金山對于國檢部門提供的技術指導記憶憂新。去年福祥禮服外銷批次創下比增一倍佳績,產品出口額突破1200萬美元大關。
規模更“大”了 延伸服務平臺無縫隙
海西一年,福建變“重”了!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致力于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做大總量,調整結構,臨海石化產業、清潔能源基地、光電產業基地相繼崛起;閩臺兩岸在石化、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信息化等產業兩岸深度對接,拓展智能電子、節能環保、服務外包等產業合作領域持續深化。一年來,臺商投資企業已經呈現出3個積極的變化,正在積極醞釀著新一輪的騰飛!
由代工型向自主研發挺進。亞洲最大的健身器材生產企業廈門鋼宇工業有限公司,過去主要以為美國艾康加工生產貼牌產品,2009年來自主設計了腳踏車、扭腰機等面向國內的大眾化產品,并設計生產科技含量高的電路板等上游配件;廈門TDK公司經歷了多年發展壯大,已成為具有包括片式電容、瓷介電容、線圈、變壓器、諧振器、濾波器、電源轉換器、鐵氧體磁鐵芯、橡膠磁鐵等大類多系列產品的強大自主研發生產能力的元件供應商;由傳統制造業加快向高科技轉型。全球最大PVC戶外產品生產商明達集團,開始涉足太陽能LED等光電新興產業;群鑫機械公司,一個在廈門成長起來的臺資企業,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扶持下,從年出口80萬美元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年出口近億美元的高科技健身器材生產航母;產能持續擴張。正新公司在集美、漳州新批4000畝廠房用地,2011年10月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廈門乃至中國輪胎制造業的第一個百億產值產業鏈;友達光電增資擴產,目標直指實現年產值400億元人民幣以上。
無數臺商跨越海峽來閩投資興業,廈門檢區已成為全國最密集的臺商投資區——擁有大陸現有四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海滄、杏林、集美、江蘇昆山)中的3個,大陸最早的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大陸唯一的大嶝對臺小額貿易市場……投資海西的臺企規模堪越來越大,數以萬計的臺資企業落戶此間。“惠臺措施越來越多,動作也必將越來越實!”廈門局表示,將持續重拳出招,進一步延伸無縫隙服務平臺,抓緊構建“三個一”服務平臺,力爭在打造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上實現新突破。
著力探索服務閩臺產業對接新機制,積極服務一批重大在建項目。主動爭取國家質檢總局政策支持,實行特別監管機制,進一步深化進口設備“項目管理”機制。加快推動臺商投資企業落戶海西,助力實施項目帶動,加速兩岸石化、光電、信息等產業對接,實現兩岸產業鏈延伸和重點突破。
著力創新服務舉措,促進口岸物流便利化,積極暢通一條口岸綜合大通道。要在“快”字上做文章,利用“電子口岸”平臺與港口、海關、企業信息共享,推行網上檢驗檢疫注冊備案等,持續優化“檢驗檢疫監管區”,以構建檢驗檢疫自主把關體系為核心,探索進出口貨物“全申報”、“全監管”閉環式管理,對貨物實行集中查驗,提升貨物驗放速度,呼應現代物流業的大發展,切實提升服務臺企的有效性。
著力“質量提升”活動,幫助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積極體現一種部門的綜合優勢。要開展機電、玩具、服裝等檢測技術、標準認證等培訓,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管理優勢,切實當好產品質量的“守護神”。組織技術服務小分隊深入生產一線指導企業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扶持臺企進一步做大做強。
海峽西岸經濟區加速崛起一年間,廈門檢驗檢疫人著力推動臺商投資企業搶機遇拼發展,為東部沿海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建設增添了無限活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臺企如雁陣齊翔,紛紛來閩設廠,聚集效應顯著增強。每一個臺資新項目的生成落戶、每一份臺企新報表的數字走向,都牽動著廈門檢驗檢疫人至為敏感的神經末稍。
海西建設的熱潮,已經與臺資企業提速發展的嶄新局面交相輝映、良性互動,同步向前推進,形成了一個個“1+1〉2”的雁陣效應,點亮了一個個科學發展的希望燈塔。
“現在只要上網,就可以知道貨物的檢驗檢疫狀態。需要查驗的,與碼頭預約吊柜,在檢驗檢疫監管區查驗;沒有問題的,直接電腦放行,我們立刻可以提貨,時間不超過半天,比原來至少節省1天。”燦坤是臺灣最大的3C零售連鎖企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家電生產基地,每個月大約有80到100批原輔材料從廈門口岸報檢進口。漳州燦坤公司物料部門負責人表示,依靠廈門國檢部門提供的電子檢驗檢疫平臺,燦坤進口貨物常年享受集中查驗模式便利,通檢成本減少80%以上。
一年來,廈門局主動融入福建電子口岸,已經開發推廣“海港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電子閘口”和“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監管”等8個子系統,從東渡口岸進口石材、非法檢集裝箱貨物及其包裝物起步,以集中查驗場為物理依托的“檢驗檢疫監管區”逐步擴容。廈門一家報關行的劉春秀女士算了這樣的一筆賬:“現在,由檢驗檢疫部門直接發出派查信息,碼頭第一時間安排吊柜后,檢驗檢疫部門派人實施現場查驗,合格的即時放行。平均每票貨物至少可為企業節省交通成本50元、人工成本100元。”“按此計算,僅東渡口岸可為企業節省直接成本3千萬元以上。加上口岸物流時效等間接成本,企業減負超過1億元!”集中了大陸四大國家級臺商投資區中三個的廈門,廣大臺商因此率先受益。
探索服務新路永無止境。廈漳兩地電氣類臺商投資企業多,對電磁兼容測試要求高。而電波暗室是電磁兼容性能測試的核心設備。為此,廈門局于2009年初依托國家級電氣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建成投用了3000多平方米的電波暗室,并與安臺、燦坤、明達等首批10多家臺資企業形成了在電磁兼容測試領域的高端合作關系。一年來,累計完成50多種電氣產品的300多組、1000多個項目的電磁兼容性能測試,同時輔導企業完成了大量的技術整改項目。這個電波暗室的建成,大大滿足了廣大臺企就近完成測試的需求,產品研發周期大大縮短,每年可節省成本達數千萬元。2009年,在廈門局電波暗室提供的權威檢測報告的幫助下,近20億美元的電氣產品成功出口海外,這些電氣產品多來自臺資企業。一份份權威檢測報告,就是一張張企業搶占海內外市場的綠色通行證。
先行先試惠臺政策,重在于“行”、貴在于“試”,在“行”與“試”中實現新突破、謀求新推進。今年初,300輛總價值14.6萬美元的電動摩托車整車組件,經廈門局檢驗合格后出口臺灣,這是大陸“電摩”整車組件首次輸臺。這批摩托車整車組件一抵臺,就立即送往臺灣鈴木公司組裝,繼而推向市場,助力臺灣打造“低碳島”。“目前已拿到臺灣方面3萬輛電動摩托車整車組件訂單;第二批1500輛貨物不日將發往臺灣。”捷博公司董事長陳木進說,“但是,如果沒有廈門局的服務,我們是不可能分享到臺灣市場這塊‘大蛋糕’的。”原來,以電動摩托車組件形式出口臺灣,不僅需要通過型式試驗,而且針對不同出口批次,抽批率高,檢測周期長、檢測成本高。怎么辦?既要幫助企業“搶”先機,又要保證質量安全,廈門局同安辦沖破固有思維,本著“先行先試,適當放寬”的原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采取了“型式試驗+抽批檢驗+分類管理+專業化服務”的辦法,從而為大陸電動車組件出口臺灣,探出了一條個性化、科學化監管之路。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產品質量已成為決定用戶購買行為和產品本身在國際市場競爭力首要因素。一年來,廈門局緊緊圍繞“以質取勝”戰略,把幫扶臺商投資企業樹立質量意識,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當作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的工作,把質量管理作為促進臺企改變外貿發展方式、走科學發展之路的重要載體。通過強化職能,管幫并濟,不斷提升出口生產企業內部質量管理水平,唱響“海西質量”、唱響“福建制造”。
“不管我到哪里,那里就會是一座金山!”談起自己的名字,福祥禮服的董事長、臺商蔡金山樂呵呵地表示。20年前,從臺北跨海來廈投資的廈門福祥禮服公司,是最早來廈門投資興業的臺商獨資企業之一,主要從事新娘、兒童禮服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遠銷歐美、澳洲、非洲、中東等地區。蔡金山介紹,在廈門局多管齊下的助跑下,福祥禮服連續3年獲得美國婚紗禮服設計評比頂級大獎,躋身中國十大婚紗生產企業,在世界婚紗禮服生產行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入選了奧斯卡頒獎盛典禮服指定生產商名錄。
近年來,美國、歐盟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不斷提高兒童服裝準入門檻,安全、健康、環保等風險管理日趨苛刻。特別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福祥禮服面臨著巨大挑戰,因為主營歐美等中高端產品,消費市場驟然降至冰點,產品出口數量日漸萎縮。掌握出口商品進口國標準是生產的關鍵,抓進口國標準就是抓住出口產品質量控制的要害。廈門局為此積極發揮自身掌握最新技術法規和標準信息的獨特優勢,一方面要求福祥禮服在采購環節,加強原輔料敏感項目的檢測,從源頭上把好質量安全關,提出了注重產品設計、確保符合輸入國相關要求等特別建議;另一方面,與商務部門共同建設WTO廈門工作站,第一時間收集貿易技術信息,提前告知標準要求,組織人員加強信息培訓,拓展工作觸角。對于婚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一起進行研究剖析,當起了技術參謀,在金融危機之際與臺商投資企業共渡難關。
海西加速崛起進程中,無法回避全國經濟發展中客觀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突出、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社會誠信度有待提高等諸多共性問題,尤其是必須打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場硬仗。認證認可起源于質量控制,是質量管理的基礎手段,在解決上述問題中能夠也理應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在廈門局大力幫助下,廈門的臺商投資出口生產企業80%左右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占據了產品質量的制高點。在此基礎上,廈門局進一步引導企業將質量和技術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挑戰國外技術壁壘,幫扶企業做大做強,促使其出口產品獲得發達國家更多認證證書,從而取得一張張打入歐美等市場的“通行證”。比如:幫助福萊克斯率先通過了歐洲紡織品最新供應鏈綜合管理體系認證CSM2000,成為中國第一批、福建省第一家獲此認證的企業;幫助廈杏摩托通過歐盟CE認證,大金龍客車通過歐盟EEC認證和海灣國家合作組織GCC認證……這些企業產品在獲得國內外權威認證后,暢銷歐盟、拉美、中東、東南亞等全球市場,出口量劇增,廈杏出口摩托在短短半年之內即趕超1000多萬美元目標,增長了350%;大金龍客車出口同比增長110%,也創下歷史新高。
一年來,廈門局技術團隊還以自己嚴謹的科學論證,“左右”國內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制定。機電專業學科帶頭人顏偉民小組會同全國15位專家充分利用WTO規則為我國相關產業爭取利益,就歐盟電視機能效標簽草案提出了6條評議意見。去年7月29日,歐盟因此決定不執行相關法案。這是發達WTO成員首次正式完全接受我方評議意見,廢除擬實施的技術法規,一個市場總值逾30億美元的產業由此避免了一次潛在的生存危機。
在一次次破解涉質量難題中,臺企拼搶到了一個個發展先機。“這里通關環境好,拼質量的氛圍更好!沒有廈門檢驗檢疫部門的幫扶,企業不可能順利度過經濟危機。”蔡金山對于國檢部門提供的技術指導記憶憂新。去年福祥禮服外銷批次創下比增一倍佳績,產品出口額突破1200萬美元大關。
海西一年,福建變“重”了!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致力于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做大總量,調整結構,臨海石化產業、清潔能源基地、光電產業基地相繼崛起;閩臺兩岸在石化、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信息化等產業兩岸深度對接,拓展智能電子、節能環保、服務外包等產業合作領域持續深化。一年來,臺商投資企業已經呈現出3個積極的變化,正在積極醞釀著新一輪的騰飛!
由代工型向自主研發挺進。亞洲最大的健身器材生產企業廈門鋼宇工業有限公司,過去主要以為美國艾康加工生產貼牌產品,2009年來自主設計了腳踏車、扭腰機等面向國內的大眾化產品,并設計生產科技含量高的電路板等上游配件;廈門TDK公司經歷了多年發展壯大,已成為具有包括片式電容、瓷介電容、線圈、變壓器、諧振器、濾波器、電源轉換器、鐵氧體磁鐵芯、橡膠磁鐵等大類多系列產品的強大自主研發生產能力的元件供應商;由傳統制造業加快向高科技轉型。全球最大PVC戶外產品生產商明達集團,開始涉足太陽能LED等光電新興產業;群鑫機械公司,一個在廈門成長起來的臺資企業,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扶持下,從年出口80萬美元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年出口近億美元的高科技健身器材生產航母;產能持續擴張。正新公司在集美、漳州新批4000畝廠房用地,2011年10月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廈門乃至中國輪胎制造業的第一個百億產值產業鏈;友達光電增資擴產,目標直指實現年產值400億元人民幣以上。
無數臺商跨越海峽來閩投資興業,廈門檢區已成為全國最密集的臺商投資區——擁有大陸現有四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海滄、杏林、集美、江蘇昆山)中的3個,大陸最早的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大陸唯一的大嶝對臺小額貿易市場……投資海西的臺企規模堪越來越大,數以萬計的臺資企業落戶此間。“惠臺措施越來越多,動作也必將越來越實!”廈門局表示,將持續重拳出招,進一步延伸無縫隙服務平臺,抓緊構建“三個一”服務平臺,力爭在打造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上實現新突破。
著力探索服務閩臺產業對接新機制,積極服務一批重大在建項目。主動爭取國家質檢總局政策支持,實行特別監管機制,進一步深化進口設備“項目管理”機制。加快推動臺商投資企業落戶海西,助力實施項目帶動,加速兩岸石化、光電、信息等產業對接,實現兩岸產業鏈延伸和重點突破。
著力創新服務舉措,促進口岸物流便利化,積極暢通一條口岸綜合大通道。要在“快”字上做文章,利用“電子口岸”平臺與港口、海關、企業信息共享,推行網上檢驗檢疫注冊備案等,持續優化“檢驗檢疫監管區”,以構建檢驗檢疫自主把關體系為核心,探索進出口貨物“全申報”、“全監管”閉環式管理,對貨物實行集中查驗,提升貨物驗放速度,呼應現代物流業的大發展,切實提升服務臺企的有效性。
著力“質量提升”活動,幫助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積極體現一種部門的綜合優勢。要開展機電、玩具、服裝等檢測技術、標準認證等培訓,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管理優勢,切實當好產品質量的“守護神”。組織技術服務小分隊深入生產一線指導企業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扶持臺企進一步做大做強。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