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質監系統建“智庫”加強宏觀研究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智庫”組建工作目前正在加緊進行,這個容納了“產、學、研、政”各個領域的專家庫將深入開展質量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研究。根據計劃,這個“智庫”今年將重點研究如何從宏觀層面確立“質量強省”的工作目標并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從而完善各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辦法。
建設質量工作“智庫”,是浙江省質監部門搭建質監政策研究服務平臺,落實大質量工作格局的一個關鍵環節。從浙江情況看,堅持政策推動,是浙江省質監系統提升職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早在2008年,浙江省質監局就與省委政策研究室共同建設了產業發展政策研究平臺,加強對質量工作在經濟發展、升級轉型中戰略作用的研究,并推動了浙江“質量強省”建設工程的出臺。
浙江省質監局局長瞿素芬說,浙江省質監局今年提出落實構建大質量工作格局,就是要通過樹立“統籌、開放、協調、互動”新思維,統籌提升社會各界和政府各個部門的質量工作意識,共同推進質量工作。2010年浙江質監系統加快落實大質量工作目標主要在3個方面:加強宏觀層面的質量研究,樹立“大質量”意識;大力建設公共服務“大平臺”,推動重點產業質量提升;構建質量安全“大監管”格局,把質量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和鄉鎮基層政府。
浙江省質監局提出,省局及各市局要建立完善質量狀況分析制度,定期向政府提交質量形勢報告。各級質監部門要推進本地政府建立質量工作的考核體系,把宏觀質量狀況、監督抽查結果、質量安全情況等納入考核內容,使“質量強省”由“粗線條”變為“細措施”,由“軟任務”變為“硬指標”。今年著手建立質監工作“智庫”,就是根據樹立“大質量”意識的要求,從質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作用出發,深入研究“質量強省”怎么強,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應該采取哪些舉措等等。
在統建“智庫”的同時,浙江省質監系統面向全省100個塊狀產業(重點行業)的“五個一百”工程也已經正式啟動。該項工程規劃從今年起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以培育100個浙江區域名牌為目標,推廣實施100個區域聯盟標準,構建完善100個以檢驗檢測為基礎的產業服務公共技術平臺,建設100個國家級或升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同時以檢測技術機構專家隊伍為基礎,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社會力量成立100個質量提升專家服務組,面向重點塊狀產業和龍頭企業展開結對服務。
浙江省質監局的目標是,通過提升塊狀企業質量基礎、完善技術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手段,加速塊狀產業向成熟的現代產業集群轉化,并通過“浙江區域名牌”的培育和評價,推動產業內中小企業由平面競爭轉向產業鏈合作,從根本上消除產業內部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的現象,引導產業企業通過優勢互補,合作競爭共同打造產業品牌,從而提升特色產業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力。
為落實“大監管”,浙江省質監部門今年要重點推進3項舉措。一是協助和推動政府制定本地區質量的發展規劃,加強統籌管理,把質量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之中,要把質量安全工作融入鄉鎮政府的日常工作,把質量監管的責任落實到鎮村基層,目前全省有1/3以上的縣(市、區)把質量工作目標納入了鄉鎮工作年度考核。二是加快基層站所建設,推廣實施區域監管模式。要在全省質量工作重點鎮街建立質監所(工作站)等機構,落實區域監管責任,形成網絡健全、職責明確、制度保障、協作順暢的常態化質量安全區域監管模式。三是總結推廣樂清、永康等地的經驗,扎實抓好中小企業行業協會的建設工作;在食品等安全健康類行業中普遍建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規范行業、保障安全、促進產業、服務企業的作用。鼓勵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機構利用管理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幫助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品牌培育、標準制定和質量管理等工作。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智庫”組建工作目前正在加緊進行,這個容納了“產、學、研、政”各個領域的專家庫將深入開展質量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研究。根據計劃,這個“智庫”今年將重點研究如何從宏觀層面確立“質量強省”的工作目標并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從而完善各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辦法。
建設質量工作“智庫”,是浙江省質監部門搭建質監政策研究服務平臺,落實大質量工作格局的一個關鍵環節。從浙江情況看,堅持政策推動,是浙江省質監系統提升職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早在2008年,浙江省質監局就與省委政策研究室共同建設了產業發展政策研究平臺,加強對質量工作在經濟發展、升級轉型中戰略作用的研究,并推動了浙江“質量強省”建設工程的出臺。
浙江省質監局局長瞿素芬說,浙江省質監局今年提出落實構建大質量工作格局,就是要通過樹立“統籌、開放、協調、互動”新思維,統籌提升社會各界和政府各個部門的質量工作意識,共同推進質量工作。2010年浙江質監系統加快落實大質量工作目標主要在3個方面:加強宏觀層面的質量研究,樹立“大質量”意識;大力建設公共服務“大平臺”,推動重點產業質量提升;構建質量安全“大監管”格局,把質量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和鄉鎮基層政府。
浙江省質監局提出,省局及各市局要建立完善質量狀況分析制度,定期向政府提交質量形勢報告。各級質監部門要推進本地政府建立質量工作的考核體系,把宏觀質量狀況、監督抽查結果、質量安全情況等納入考核內容,使“質量強省”由“粗線條”變為“細措施”,由“軟任務”變為“硬指標”。今年著手建立質監工作“智庫”,就是根據樹立“大質量”意識的要求,從質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作用出發,深入研究“質量強省”怎么強,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應該采取哪些舉措等等。
在統建“智庫”的同時,浙江省質監系統面向全省100個塊狀產業(重點行業)的“五個一百”工程也已經正式啟動。該項工程規劃從今年起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以培育100個浙江區域名牌為目標,推廣實施100個區域聯盟標準,構建完善100個以檢驗檢測為基礎的產業服務公共技術平臺,建設100個國家級或升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同時以檢測技術機構專家隊伍為基礎,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社會力量成立100個質量提升專家服務組,面向重點塊狀產業和龍頭企業展開結對服務。
浙江省質監局的目標是,通過提升塊狀企業質量基礎、完善技術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手段,加速塊狀產業向成熟的現代產業集群轉化,并通過“浙江區域名牌”的培育和評價,推動產業內中小企業由平面競爭轉向產業鏈合作,從根本上消除產業內部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的現象,引導產業企業通過優勢互補,合作競爭共同打造產業品牌,從而提升特色產業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力。
為落實“大監管”,浙江省質監部門今年要重點推進3項舉措。一是協助和推動政府制定本地區質量的發展規劃,加強統籌管理,把質量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之中,要把質量安全工作融入鄉鎮政府的日常工作,把質量監管的責任落實到鎮村基層,目前全省有1/3以上的縣(市、區)把質量工作目標納入了鄉鎮工作年度考核。二是加快基層站所建設,推廣實施區域監管模式。要在全省質量工作重點鎮街建立質監所(工作站)等機構,落實區域監管責任,形成網絡健全、職責明確、制度保障、協作順暢的常態化質量安全區域監管模式。三是總結推廣樂清、永康等地的經驗,扎實抓好中小企業行業協會的建設工作;在食品等安全健康類行業中普遍建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規范行業、保障安全、促進產業、服務企業的作用。鼓勵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機構利用管理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幫助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品牌培育、標準制定和質量管理等工作。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