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檢驗檢疫局“加減法”力助企業質量提升
今年以來,余姚局結合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抓住企業產品質量控制水平的重點,扎實推進“質量提升服務進千企”活動,做好增效減負“加減法”,前三季度為企業減免檢驗檢疫費用486萬元,“余姚制造”出口同比增長近四成。
免費學習培訓,增強企業質控水平。針對外貿經濟轉型升級需求,利用日常監管、實驗室檢測等途徑發現區域性、行業性的產品質量問題,通過召開質量分析會、提供檢測服務、體系認證及產品認證等方式,幫助企業完善自檢自控體系、企業實驗室檢測能力等。1-9月共召開質量分析會10場,209家企業的338人次參加了學習;組織企業質量管理基礎知識、食品、機電進口國標準等免費培訓15期,惠及500家企業732人次,多層面提升了企業質控水平。
產地證幫扶,增加優惠政策受益范圍。先后創新開通了檢企互動QQ群、“檢驗檢疫之窗”博客等網絡交流和知識分享平臺,為企業送上溫馨提示卡、關稅優惠一覽表、自貿區關稅自助查詢指南等自編材料,引導余姚出口企業用好原產地政策“金鑰匙”,開拓新興國際市場。今年1-9月“余姚制造”共簽發各類優惠原產地證書27989份,簽證金額達到8億美元,同比增長28%和40%,產地證助“余姚制造”在進口國享受4500萬美元的關稅減免。
解讀質量知識,增效壁壘新規應對效果。以“千點工程”為主線,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及時發布重要技術壁壘動態、產品檢測常見不合格情況及改進建議等信息,并針對新版EMC標準、歐盟ErP指令、進口國食品微生物限量標準等最新國內外技術法規標準由10位專家對19種產品、標準、法規進行了解讀和應對,共同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如針對美國加州進口人造板的甲醛釋放限量要求,余姚局引導生產企業在采購人造板時優先選擇具有CARB(美國加州大氣資源局)認證的供應商,有效規避了貿易風險。
推廣報檢新模式,減少企業出口物流成本。繼續推廣“無紙化”報檢模式,通過網絡實現報檢、審核、放行等全過程實現信息化和無紙化,使檢驗檢疫周期由原來的三天縮短為幾分鐘。截至目前,已有11家企業的3891批、9936萬美元通過無紙化報檢系統順利完成通檢手續,為企業節約紙張4萬張,節約交通、管理等費用80萬元。
試點“段結”收費,簡化繳費辦理程序。對符合條件的自理報檢企業,驗檢疫收費方式將由“次結”改為“段結”,由幾乎每天付費開票一次改每個月定期收繳一次,簡化了企業辦事流程,減少繳費排隊的次數和時間,也有效提升了窗口部門工作效率,目前,試點工作已在30家誠信等級高、出口量大且已辦理IC卡繳費的企業展開。
創新“一測三用”,減低企業新產品研發難度。依托電氣實驗室優勢為企業出口產品提供摸底檢測、認證檢測、型式試驗“一測三用”的檢測服務,加強了對新產品的設計再審查,將不合格消滅在設計階段,也縮短了認證周期,節約了認證檢測費用。今年1-9月份已為企業完成“一測三用”檢測162批,為企業節約檢測費用40萬以上。實現了余姚脈沖點火槍、鋰電池電推剪等多個產品的首次出口。
今年以來,余姚局結合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抓住企業產品質量控制水平的重點,扎實推進“質量提升服務進千企”活動,做好增效減負“加減法”,前三季度為企業減免檢驗檢疫費用486萬元,“余姚制造”出口同比增長近四成。
免費學習培訓,增強企業質控水平。針對外貿經濟轉型升級需求,利用日常監管、實驗室檢測等途徑發現區域性、行業性的產品質量問題,通過召開質量分析會、提供檢測服務、體系認證及產品認證等方式,幫助企業完善自檢自控體系、企業實驗室檢測能力等。1-9月共召開質量分析會10場,209家企業的338人次參加了學習;組織企業質量管理基礎知識、食品、機電進口國標準等免費培訓15期,惠及500家企業732人次,多層面提升了企業質控水平。
產地證幫扶,增加優惠政策受益范圍。先后創新開通了檢企互動QQ群、“檢驗檢疫之窗”博客等網絡交流和知識分享平臺,為企業送上溫馨提示卡、關稅優惠一覽表、自貿區關稅自助查詢指南等自編材料,引導余姚出口企業用好原產地政策“金鑰匙”,開拓新興國際市場。今年1-9月“余姚制造”共簽發各類優惠原產地證書27989份,簽證金額達到8億美元,同比增長28%和40%,產地證助“余姚制造”在進口國享受4500萬美元的關稅減免。
解讀質量知識,增效壁壘新規應對效果。以“千點工程”為主線,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及時發布重要技術壁壘動態、產品檢測常見不合格情況及改進建議等信息,并針對新版EMC標準、歐盟ErP指令、進口國食品微生物限量標準等最新國內外技術法規標準由10位專家對19種產品、標準、法規進行了解讀和應對,共同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如針對美國加州進口人造板的甲醛釋放限量要求,余姚局引導生產企業在采購人造板時優先選擇具有CARB(美國加州大氣資源局)認證的供應商,有效規避了貿易風險。
推廣報檢新模式,減少企業出口物流成本。繼續推廣“無紙化”報檢模式,通過網絡實現報檢、審核、放行等全過程實現信息化和無紙化,使檢驗檢疫周期由原來的三天縮短為幾分鐘。截至目前,已有11家企業的3891批、9936萬美元通過無紙化報檢系統順利完成通檢手續,為企業節約紙張4萬張,節約交通、管理等費用80萬元。
試點“段結”收費,簡化繳費辦理程序。對符合條件的自理報檢企業,驗檢疫收費方式將由“次結”改為“段結”,由幾乎每天付費開票一次改每個月定期收繳一次,簡化了企業辦事流程,減少繳費排隊的次數和時間,也有效提升了窗口部門工作效率,目前,試點工作已在30家誠信等級高、出口量大且已辦理IC卡繳費的企業展開。
創新“一測三用”,減低企業新產品研發難度。依托電氣實驗室優勢為企業出口產品提供摸底檢測、認證檢測、型式試驗“一測三用”的檢測服務,加強了對新產品的設計再審查,將不合格消滅在設計階段,也縮短了認證周期,節約了認證檢測費用。今年1-9月份已為企業完成“一測三用”檢測162批,為企業節約檢測費用40萬以上。實現了余姚脈沖點火槍、鋰電池電推剪等多個產品的首次出口。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