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管理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始建于1992年,自建區以來,開發區緊緊圍繞首都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發展定位,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在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開發區累計入區企業3609家,投資總額236.6億美元。入區建設的大項目既包括諾基亞、奔馳、拜耳、GE等66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90個項目,也包括京東方、中冶京誠、中國火箭、同仁堂等一批優質內資項目。
2009年,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新的《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新的分類管理辦法的出臺,既是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也是檢驗檢疫部門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從開發區區域經濟發展來看,北京檢驗檢疫局與開發區管委會相互配合,穩步推進、全面落實分類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對我區外向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是實施分類管理有利于促進外貿快速發展。作為北京市唯一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開發區,北京開發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經濟總量與外貿總量大幅增長,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截至2009年,開發區的對外加工貿易企業已達300余家,其中包括諾基亞、京東方、SMC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出口工業品在我區出口產品中占有很大比重,2009年經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出口的工業產品占全部檢驗量的90%。出口工業品以及出口工業品企業的狀況直接影響我區出口貿易形勢。檢驗檢疫部門通過實施科學的分類管理制度,按照企業類別和產品風險等級的不同分別采取相應的檢驗監管方式,在提升監管有效性的同時加快了檢驗放行速度,實現了科學監管和快速通關的統一,有效推動了我區出口貿易的發展。
二是實施分類管理有利于優化區域發展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水平。近年來,檢驗檢疫部門在提速減負方面采取了包括實施新的分類管理辦法在內的多項舉措,科學、有效地提升了服務水平。以區內一類企業三洋能源公司為例,該公司出口產品在實施分類管理之前實行批批檢驗,2006年根據當時的分類管理辦法對其出口產品實行5%的抽批檢驗。按照新的分類管理辦法,三洋能源出口產品被確定為高風險產品,采取“3個月抽檢兩批”的驗證監管模式。產品抽批率的降低和檢驗流程的縮短提高了產品通關速度,減少了企業倉儲物流成本,受到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普遍歡迎。另外,由于采用將企業分類和產品風險分級有機結合的二維分類管理,又有完善的日常監督審核機制做保障,因此在提高通檢效率的同時,檢驗檢疫部門并沒有放松對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管,較以前相比更能全面了解企業質量體系運行情況、產品生產流程和風險點控制等。這也為更好地幫扶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是實施分類管理有利于提高區內重點企業國際競爭力、促進出口工業品生產企業整體質量提升。新的分類管理辦法將企業信用情況作為企業分類評定標準的第一要素,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理念。目前,已被檢驗檢疫部門劃分為一、二、三類的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基本涵蓋了區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等幾大主導產業的領軍企業。這些誠實守信、產品質量穩定、出口量大的企業在出口方面能夠獲得極大便利,有效推動了快進快出、零庫存的實現。另一方面,檢驗檢疫部門對質量管理能力弱、信用程度差的企業實施嚴密監管,引導他們增強質量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實施分類管理通過這種“抓兩頭,帶中間”的方式,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進而有效促進了整個園區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質量提升和有序發展。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始建于1992年,自建區以來,開發區緊緊圍繞首都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發展定位,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在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開發區累計入區企業3609家,投資總額236.6億美元。入區建設的大項目既包括諾基亞、奔馳、拜耳、GE等66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90個項目,也包括京東方、中冶京誠、中國火箭、同仁堂等一批優質內資項目。
2009年,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新的《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新的分類管理辦法的出臺,既是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也是檢驗檢疫部門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從開發區區域經濟發展來看,北京檢驗檢疫局與開發區管委會相互配合,穩步推進、全面落實分類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對我區外向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是實施分類管理有利于促進外貿快速發展。作為北京市唯一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開發區,北京開發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經濟總量與外貿總量大幅增長,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截至2009年,開發區的對外加工貿易企業已達300余家,其中包括諾基亞、京東方、SMC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出口工業品在我區出口產品中占有很大比重,2009年經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出口的工業產品占全部檢驗量的90%。出口工業品以及出口工業品企業的狀況直接影響我區出口貿易形勢。檢驗檢疫部門通過實施科學的分類管理制度,按照企業類別和產品風險等級的不同分別采取相應的檢驗監管方式,在提升監管有效性的同時加快了檢驗放行速度,實現了科學監管和快速通關的統一,有效推動了我區出口貿易的發展。
二是實施分類管理有利于優化區域發展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水平。近年來,檢驗檢疫部門在提速減負方面采取了包括實施新的分類管理辦法在內的多項舉措,科學、有效地提升了服務水平。以區內一類企業三洋能源公司為例,該公司出口產品在實施分類管理之前實行批批檢驗,2006年根據當時的分類管理辦法對其出口產品實行5%的抽批檢驗。按照新的分類管理辦法,三洋能源出口產品被確定為高風險產品,采取“3個月抽檢兩批”的驗證監管模式。產品抽批率的降低和檢驗流程的縮短提高了產品通關速度,減少了企業倉儲物流成本,受到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普遍歡迎。另外,由于采用將企業分類和產品風險分級有機結合的二維分類管理,又有完善的日常監督審核機制做保障,因此在提高通檢效率的同時,檢驗檢疫部門并沒有放松對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管,較以前相比更能全面了解企業質量體系運行情況、產品生產流程和風險點控制等。這也為更好地幫扶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是實施分類管理有利于提高區內重點企業國際競爭力、促進出口工業品生產企業整體質量提升。新的分類管理辦法將企業信用情況作為企業分類評定標準的第一要素,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理念。目前,已被檢驗檢疫部門劃分為一、二、三類的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基本涵蓋了區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等幾大主導產業的領軍企業。這些誠實守信、產品質量穩定、出口量大的企業在出口方面能夠獲得極大便利,有效推動了快進快出、零庫存的實現。另一方面,檢驗檢疫部門對質量管理能力弱、信用程度差的企業實施嚴密監管,引導他們增強質量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實施分類管理通過這種“抓兩頭,帶中間”的方式,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進而有效促進了整個園區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質量提升和有序發展。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