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工作動態

廈門市質監局:促進質量提升 服務海西發展

2010年10月13日 14:17????信息來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促進質量提升 服務海西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廈門經濟社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隨著國務院加快海西建設意見的出臺,廈門經濟特區由島內擴大到全市,面積從原來的130平方公里增加到1500平方公里,廈門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今年來,廈門市質監局全體干部職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現,緊密結合當前形勢,牢牢把握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支持福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歷史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質檢工作會議部署的各項任務,忠實履行職責,圍繞“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條主線,主動把廈門市質監局工作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我們要進一步認識質量提升的內涵和重要意義,扎實推進“質量提升”活動,完善大質量工作機制,加強大質檢文化建設,為海峽西岸的繁榮與發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視野要開闊,推動“質量提升”活動在廈門的進一步開展

當前,面對新的經濟發展形勢,需要努力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而質量提升則是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重要內容,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國產品質量總體水平雖有大幅提高,但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望相比仍有差距。有效開展“質量提升”活動,將進一步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引導其切實采取措施提高產品質量,培育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有效開展“質量提升”活動,必將進一步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提升經濟發展的內在質量。

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我們要把自身工作與廈門市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緊密結合起來,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標,謀劃好“十二五”工作,站位要高,視野要寬,思路要清;我們要進一步認識“質量提升”活動對廈門經濟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加大監管力度,轉變工作方式,增強服務的有效性,推動“質量提升”活動在廈門的進一步開展,推動廈門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二、措施要有力,全面提升“服務、監管、保障”水平

促進質量提升,服務海西發展,就要找準工作抓手,圍繞廈門城市發展定位和特點,充分發揮廈門市質監局的支撐保障作用,切實提高質監服務的有效性,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科學監管水平,提升基礎保障水平。

圍繞市政府重點培育產業,提升服務發展水平。圍繞13條重點培育的制造業百億產值產業鏈,出臺30條服務措施,主要從四個方面服務重點產業、推進產業發展:一是在省內最早設立政府質量獎。推行追求卓越績效的先進管理模式,為企業樹立質量管理標桿。二是用好質量競爭力測評重要工具。自2006年聯合統計部門開始逐年對我市制造業的質量競爭優勢、改進空間和發展趨勢進行定量評價與比較研究,并提出質量政策建議,以持續提高質量工作有效性和貢獻率。三是推動廈門品牌發展。廈門優質品牌評價工作經過3年多的發展,成為我市品牌帶動戰略的重要抓手。廈門優質品牌企業群體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地位逐年提高。2009年,我市在有效期內各級名牌企業數量占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8.5%,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38.3%。四是開展“質監服務進園區”。通過“成立一個機構、立足兩個需求、確定三大目標、試點四個園區、明確五項內容、落實六項措施、開展七項活動”,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零距離服務,共同促進工業園區企業做大做強,提升園區企業的質量總體水平,打造品牌園區。

圍繞質量和安全,提升科學監管水平。一是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健全加工食品質量安全長效監管體系。加強能力建設,創新監管模式。督促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以企業主體責任為主要內容的質量信用等級評價制度。積極關注網絡輿情,正確引導網絡輿論導向。二是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體系,創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模式。加強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提高公共危機意識,防范不當操作。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特種設備監管水平。運用氣瓶條碼管理系統,對我市100多萬氣瓶進行信息化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將射頻識別技術應用到特種設備,進一步完善了特種設備動態監管體系。積極開展“電梯維護能力”等課題研究。三是加快建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積極推進集貿市場電子計價秤、加油站、液化氣市場計量誠信體系建設,推進機動車安檢機構誠信體系建設,加強認證機構誠信體系建設。四是不斷提高質量分析評價水平。建立市、區、技術機構三級質量分析報告制度,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五是推行“約談制”。約請“問題企業”負責人進行談話,分析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約談制”得到了廈門市政府葉重耕副市長的充分肯定并廣為推廣。“約談”制度實行以來,存在問題的約談企業整改措施100%落實到位。

圍繞轉變方式和創新型城市建設,提升基礎保障水平。在五個方面下足工夫,取得成效。一是標準化戰略見成效。努力爭取全國專標委落戶廈門,搶占標準制定、修訂的話語權,促進標準水平不斷提高,標準化示范試點取得新進展。二是檢測工作整頓下工夫。全面查找分析問題,規范實驗室管理,提升檢測人員素質,提高檢驗檢測能力,提高質檢機構的公信力。三是計量服務工程邁新步。激勵企業建立測量管理體系、建立能源計量檔案,抓節能降耗,積極服務民生計量,開展計量專項檢查。四是認證認可工作抓深化。積極籌備召開全市認證認可工作會議。加強認證監管執法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監管制度。五是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鉚足勁。建立國家標準數字出版發行點;進一步充實、完善我市標準數據庫,添置了國內20多個行業共150萬頁的省內最大電子文檔標準數據庫。國家LED應用產品質檢中心已落成;國家場(廠)內機動車輛質檢中心完成工程總投資額的60%(9960萬元)以上。科研水平穩步提高,各項科研工作進展順利。

三、工作要合力,推進大質量工作機制和大質檢文化建設

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推動大質檢文化建設,開展好“質量提升”活動,是今年全國質檢系統工作的重中之重。構建“兩大”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構建“兩大”機制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是實現質量提升目標的必然要求。

質量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對質量工作高度重視,近年來召開了全市標準化、計量、認證等工作會議,出臺了《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品牌帶動的若干意見》、《關于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等相關政策,對質量、品牌、標準化等實施政府獎勵制度,全市6個區都開展了“質量興區”活動,極大地推動了質量工作的發展。我們堅持加強與各有關部門、有關方面的協調配合,既各負其責,又密切協作,初步形成了環環相扣、緊密銜接、齊抓共管的大質量工作局面。

大力推進大質檢文化建設,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質檢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的需要,是新時期質檢部門更好履行職責的需要。為此,我們努力探索質檢合作機制。廈門市質監局與廈門檢驗檢疫局共同簽發了《關于認證監管領域和食品生產監管領域合作的意見》,建立四個機制開展業務工作的實質性合作。一是建立經常性協商機制;二是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機制;三是建立認證監管聯合工作機制;四是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聯合工作機制。在合作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將向更多領域進行推廣。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综合夜夜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