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全力以赴 助你信行千里——福建積極探索信用服務與行業融合新路徑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記者日前從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在福建省企業信用指數持續提升的背景下,2024年第四季度,福建省企業信用指數躍居全國第4位,并在2024年12月首次上升至全國首位。這一成績展現了福建省在信用體系建設上的重大突破,彰顯其在推動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創新實踐。
“信用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福建省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質量報采訪時表示,通過一系列信用提升行動和創新試點,市場監管部門不僅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讓“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的理念深入人心。
為進一步深化信用提升行動,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關于推行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開展深化信用提升推動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及重點任務。根據《通知》精神,福建省將圍繞健全信用修復、規范失信懲戒等方面細化年度工作計劃,力求提前完成既定目標。同時,福建省還將探索實施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依據不同信用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鼓勵信用良好的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
在具體實踐中,福建省市場監管局不僅注重政策制定,還積極探索工作機制創新。該局專門成立了創新試點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聚焦食品、價格、廣告、質量監督和計量等涉及安全、民生等重點熱點領域,先期對全省檢查對象名錄庫內超757萬戶經營主體,圍繞所屬行業、分布區域、生產經營產品和行為、信用風險分類、所屬轄區等進行標簽標注并動態管理,設定標簽標注事項300多種,新創建分類標簽206個、標注超501萬次,實現了信用信息的精準應用。
此外,該局發布了《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信用修復指引》,推進信用修復“高效辦成一件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服務“兩書同達”率達100%。2024年共移出經營異常狀態企業5.9萬戶次,服務182.9萬戶次個體工商戶恢復正常標注,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3488戶次,有力幫助失信主體重塑信用。
在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示范引領下,福建省各地也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信用體系建設路徑。
近年來,泉州市洛江區市場監管局通過著力構建“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社會信用體系,全力推進信用提升行動,以信用賦能提振經營主體發展信心,通過上門服務、線上線下宣傳等形式,引導經營主體主動進行信用修復。
此前,泉州某工藝品公司由于無法通過登記住所聯系而被列入異常狀態。“當時,我們非常擔心這一情況會影響我們業務發展。”該公司負責人回憶道,但在其向洛江區市場監管部門咨詢后,工作人員立即安排執法人員前往實地核查,并指導公司完成了信用修復申報流程。“整個過程非常高效,不到一天時間,公司就從經營異常名錄中被移出了。”該負責人說。
無獨有偶。在廈門市思明區,廈門閩船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同樣面臨因無法通過注冊地址聯系而被列異的問題,導致銀行賬戶凍結等連鎖反應。“我們幾乎陷入了絕境,員工工資發放都成了難題。”公司負責人焦急萬分。得知情況后,思明區市場監管局迅速啟動“綠色通道”,采取即申請、即審核的方式,第一時間為企業解除了經營異常狀態。“真是太感謝監管部門了!”該負責人激動地說。
不僅如此,福建省還加快探索信用服務與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廈門銀雁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積極探索“信用﹢風控”模式的應用,助力商業銀行優化企業開戶核查與盡職調查流程。“傳統的審核流程往往耗時較長,增加了銀行的運營成本。”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通過引入智能風控技術和數據分析,公司能夠為銀行業提供精準、合規的企業信用管理解決方案,大大提升了開戶盡調的準確性和合規性。
隨著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一個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有序的營商環境正在形成。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也正為福建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將不斷推出更多創新舉措,為全國信用體系建設貢獻經驗。”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信用監管,優化服務機制,幫助更多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共同營造重信、守信、用信、增信的良好環境。
記者日前從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在福建省企業信用指數持續提升的背景下,2024年第四季度,福建省企業信用指數躍居全國第4位,并在2024年12月首次上升至全國首位。這一成績展現了福建省在信用體系建設上的重大突破,彰顯其在推動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創新實踐。
“信用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福建省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質量報采訪時表示,通過一系列信用提升行動和創新試點,市場監管部門不僅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讓“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的理念深入人心。
為進一步深化信用提升行動,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關于推行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開展深化信用提升推動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及重點任務。根據《通知》精神,福建省將圍繞健全信用修復、規范失信懲戒等方面細化年度工作計劃,力求提前完成既定目標。同時,福建省還將探索實施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依據不同信用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鼓勵信用良好的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
在具體實踐中,福建省市場監管局不僅注重政策制定,還積極探索工作機制創新。該局專門成立了創新試點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聚焦食品、價格、廣告、質量監督和計量等涉及安全、民生等重點熱點領域,先期對全省檢查對象名錄庫內超757萬戶經營主體,圍繞所屬行業、分布區域、生產經營產品和行為、信用風險分類、所屬轄區等進行標簽標注并動態管理,設定標簽標注事項300多種,新創建分類標簽206個、標注超501萬次,實現了信用信息的精準應用。
此外,該局發布了《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信用修復指引》,推進信用修復“高效辦成一件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服務“兩書同達”率達100%。2024年共移出經營異常狀態企業5.9萬戶次,服務182.9萬戶次個體工商戶恢復正常標注,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3488戶次,有力幫助失信主體重塑信用。
在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示范引領下,福建省各地也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信用體系建設路徑。
近年來,泉州市洛江區市場監管局通過著力構建“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社會信用體系,全力推進信用提升行動,以信用賦能提振經營主體發展信心,通過上門服務、線上線下宣傳等形式,引導經營主體主動進行信用修復。
此前,泉州某工藝品公司由于無法通過登記住所聯系而被列入異常狀態。“當時,我們非常擔心這一情況會影響我們業務發展。”該公司負責人回憶道,但在其向洛江區市場監管部門咨詢后,工作人員立即安排執法人員前往實地核查,并指導公司完成了信用修復申報流程。“整個過程非常高效,不到一天時間,公司就從經營異常名錄中被移出了。”該負責人說。
無獨有偶。在廈門市思明區,廈門閩船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同樣面臨因無法通過注冊地址聯系而被列異的問題,導致銀行賬戶凍結等連鎖反應。“我們幾乎陷入了絕境,員工工資發放都成了難題。”公司負責人焦急萬分。得知情況后,思明區市場監管局迅速啟動“綠色通道”,采取即申請、即審核的方式,第一時間為企業解除了經營異常狀態。“真是太感謝監管部門了!”該負責人激動地說。
不僅如此,福建省還加快探索信用服務與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廈門銀雁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積極探索“信用﹢風控”模式的應用,助力商業銀行優化企業開戶核查與盡職調查流程。“傳統的審核流程往往耗時較長,增加了銀行的運營成本。”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通過引入智能風控技術和數據分析,公司能夠為銀行業提供精準、合規的企業信用管理解決方案,大大提升了開戶盡調的準確性和合規性。
隨著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一個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有序的營商環境正在形成。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也正為福建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將不斷推出更多創新舉措,為全國信用體系建設貢獻經驗。”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信用監管,優化服務機制,幫助更多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共同營造重信、守信、用信、增信的良好環境。
- 山東放心消費進鄉村(2025-04-02)
- 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5-04-02)
- 貴州召開機動車檢測行業反壟斷提醒告誡會(2025-04-02)
- 江西明確地方標準管理10項重點任務(2025-04-02)
- 成都破解小微商戶跨境支付難題(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