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監管“不讓步” 服務企業“不止步”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著力推進高效能監管促進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從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2024年底,濱海新區新增經營主體5萬余戶,占全市新增總數的22.68%,實有經營主體35.89萬戶,占全市總數的19.99%。其中,實有民營企業18.54萬戶,實有個體工商戶15.59萬戶。
“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堅持高效監管、服務監管,不斷深入推進高效能監管,夯實高水平安全工作基礎,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效率運轉。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濱城’樣板積極貢獻市場監管力量。”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苑納新表示。
率先落地“一企一照一碼”
2024年,“一企一照一碼”在濱海新區率先推廣,天津港保稅區獲批該市唯一“新版實名認證”和“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同步應用”試點地區。
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推動電子證照關聯應用等4項市級改革創新試點成功落地,天津市首批5家共享經濟集群注冊平臺新增個體工商戶11340戶,“一址多照”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為扎實推進企業準入準營“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化服務,該局深化“證照聯辦”改革創新,探索“一站式集成退出服務”,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退出成本,上線“企業開辦智慧導航”系統2.0版本,提供“7×24小時”服務8.1萬次。
“去年,我們與各街鎮強化營商環境一體化建設,依托‘招商項目服務復合體(1﹢X)’對接服務模式,助力總投資470億元的15個招商項目落地。”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表示,該局還辦理股權出質登記201筆,幫助企業獲得被擔保債權749億元。
在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的路上,該局護航市場環境不斷完善的努力也從未止步。目前,該局已推動實現29項涉企涉民事項“跨省通辦”,助力32項市場監管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幫助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太沙路制梁場分公司快速取得津濰高鐵天津段首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探索構建食品經營許可IGS智能導覽體系,在天津市首次實現AI語言模型應用食品經營許可場景;聯合中國郵政免費寄遞新辦證照6萬余件,節省企業群眾成本650余萬元。
打造“3﹢4﹢3”的“濱海競審”特色品牌
為彌補公平競爭審查政策空白可能帶來的工作漏洞,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推動以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和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名義印發《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公平競爭審查集中審查辦法》。去年5月,該局進一步完善“競審﹢”模式,打造“3﹢4﹢3”的“濱海競審”特色品牌,成立了全國首個自貿區公平競爭審查集中審查辦公室。
據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審查辦法強化限制競爭政策措施源頭控制,開展以區政府、區政府辦名義出臺涉經濟活動政策文件公平競爭集中審查,組織各開發區、區級部門、街鎮糾正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據了解,天津市首個商業秘密綜合保護線上平臺“密顧問”和“企業商業秘密自檢云平臺”也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市濱海新區)上線運行。作為全國首個正式發布的商業秘密行政執法規范指引,該區制定的《商業秘密行政執法規范指引》為指導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優化機制建設提供了依據和范本。同時,該局還印發《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關于維護營商環境依法處置職業索賠人惡意投訴舉報行為的指導意見(試行)》,按季度建立職業索賠人異常名錄,為天津市探索先行經驗;印發天津首部《網絡交易平臺合規指引(試行版)》;出臺《關于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調查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時實行和解制度指導意見(試行)》,促成“和解”反不正當競爭案件5件。
近日,記者從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2024年底,濱海新區新增經營主體5萬余戶,占全市新增總數的22.68%,實有經營主體35.89萬戶,占全市總數的19.99%。其中,實有民營企業18.54萬戶,實有個體工商戶15.59萬戶。
“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堅持高效監管、服務監管,不斷深入推進高效能監管,夯實高水平安全工作基礎,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效率運轉。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濱城’樣板積極貢獻市場監管力量。”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苑納新表示。
率先落地“一企一照一碼”
2024年,“一企一照一碼”在濱海新區率先推廣,天津港保稅區獲批該市唯一“新版實名認證”和“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同步應用”試點地區。
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推動電子證照關聯應用等4項市級改革創新試點成功落地,天津市首批5家共享經濟集群注冊平臺新增個體工商戶11340戶,“一址多照”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為扎實推進企業準入準營“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化服務,該局深化“證照聯辦”改革創新,探索“一站式集成退出服務”,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退出成本,上線“企業開辦智慧導航”系統2.0版本,提供“7×24小時”服務8.1萬次。
“去年,我們與各街鎮強化營商環境一體化建設,依托‘招商項目服務復合體(1﹢X)’對接服務模式,助力總投資470億元的15個招商項目落地。”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表示,該局還辦理股權出質登記201筆,幫助企業獲得被擔保債權749億元。
在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的路上,該局護航市場環境不斷完善的努力也從未止步。目前,該局已推動實現29項涉企涉民事項“跨省通辦”,助力32項市場監管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幫助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太沙路制梁場分公司快速取得津濰高鐵天津段首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探索構建食品經營許可IGS智能導覽體系,在天津市首次實現AI語言模型應用食品經營許可場景;聯合中國郵政免費寄遞新辦證照6萬余件,節省企業群眾成本650余萬元。
打造“3﹢4﹢3”的“濱海競審”特色品牌
為彌補公平競爭審查政策空白可能帶來的工作漏洞,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推動以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和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名義印發《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公平競爭審查集中審查辦法》。去年5月,該局進一步完善“競審﹢”模式,打造“3﹢4﹢3”的“濱海競審”特色品牌,成立了全國首個自貿區公平競爭審查集中審查辦公室。
據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審查辦法強化限制競爭政策措施源頭控制,開展以區政府、區政府辦名義出臺涉經濟活動政策文件公平競爭集中審查,組織各開發區、區級部門、街鎮糾正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據了解,天津市首個商業秘密綜合保護線上平臺“密顧問”和“企業商業秘密自檢云平臺”也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市濱海新區)上線運行。作為全國首個正式發布的商業秘密行政執法規范指引,該區制定的《商業秘密行政執法規范指引》為指導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優化機制建設提供了依據和范本。同時,該局還印發《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關于維護營商環境依法處置職業索賠人惡意投訴舉報行為的指導意見(試行)》,按季度建立職業索賠人異常名錄,為天津市探索先行經驗;印發天津首部《網絡交易平臺合規指引(試行版)》;出臺《關于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調查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時實行和解制度指導意見(試行)》,促成“和解”反不正當競爭案件5件。
- 重慶城口“面對面服務”助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04-15)
- 南寧舉辦2025年專利代理機構能力提升培訓班(2025-04-15)
- 融安:黨建領航助力企業揚帆(2025-04-15)
- 融水“檢查+培訓”守護餐飲連鎖食品安全(2025-04-15)
- 貴港覃塘加強流通領域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