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打造“一梯通管”管理平臺
電梯出行安全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江蘇省昆山市市場監管局以“切口小、方法巧、效果靈”為目標,突破傳統模式,持續打造“一梯通管”管理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對全市在用的3.8萬余臺電梯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數據采集、故障處置,實現了電梯監管的智慧化躍升。
“梯”升水平,精準監管。該局對電梯進行智聯改造,加裝物聯傳感設備、AI攝像頭等智慧監測設備,運用智能算法實現電梯故障自動報警,對人為擋門、電瓶車(煤氣鋼瓶、電瓶)入梯等行為識別勸阻。該局通過平臺采集、分析電梯啟停次數、故障報警等數據,建立電梯“健康”評價體系,通過對電梯畫像為電梯“健康度”賦值打分,量身定制電梯“健康檔案”。此外,平臺優化對被困人員的救援機制,AI攝像頭識別并推送人員被困信息,實現語音對講安撫、規劃最佳救援路線、實時顯示救援軌跡時間軸等功能,實現高效救援。
“梯”升規范,智慧維保。一是應接盡接、透明管理,該局將在用電梯無紙化維保信息實時對接至平臺,通過收集維保周期、單梯維保時間、單人每日維保臺量等信息,為所有維保單位進行全方位分析,實現維保全過程監管。二是故障回溯、消除隱患,利用困人視頻、無紙化維保記錄回溯等方式,收集電梯維護管理中的違法違規線索,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三是主動預防、優勝劣汰,該局運用平臺倒逼維保單位由“按時維保”向“按需維保”轉變、由“被動維修”向“主動預防”轉變,運用平臺“智慧維保”模塊實現行業優勝劣汰。2024年,昆山35家維保單位退出。
“梯”升功能,輔助決策。一是優化閉環處置流程,平臺通過AI實現智慧物聯運營服務,同時全天候配備值班人員,對梯控、困人事件進行事件審核和數據治理,對于誤報事件及時解除警報,持續優化電梯困人報警信息的隱患閉環處置流程。二是提高社會共治水平,對電瓶車(鋼瓶)入梯、長時間遮擋門等行為進行信息采集,形成12345處置工單并推送至各相關部門,共同提升電梯安全水平。三是衍生更多應用場景,平臺采集的數據全量歸集到昆山公共智慧底座,實現數據協同,衍生出新的應用場景。比如,住建部門通過平臺監測的電梯運行情況,為精準科學使用維修基金提供依據;公安等部門運用電梯運行里程和停留位置數據,可了解樓棟人員居住分布情況,智能識別違規群租現象。
電梯出行安全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江蘇省昆山市市場監管局以“切口小、方法巧、效果靈”為目標,突破傳統模式,持續打造“一梯通管”管理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對全市在用的3.8萬余臺電梯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數據采集、故障處置,實現了電梯監管的智慧化躍升。
“梯”升水平,精準監管。該局對電梯進行智聯改造,加裝物聯傳感設備、AI攝像頭等智慧監測設備,運用智能算法實現電梯故障自動報警,對人為擋門、電瓶車(煤氣鋼瓶、電瓶)入梯等行為識別勸阻。該局通過平臺采集、分析電梯啟停次數、故障報警等數據,建立電梯“健康”評價體系,通過對電梯畫像為電梯“健康度”賦值打分,量身定制電梯“健康檔案”。此外,平臺優化對被困人員的救援機制,AI攝像頭識別并推送人員被困信息,實現語音對講安撫、規劃最佳救援路線、實時顯示救援軌跡時間軸等功能,實現高效救援。
“梯”升規范,智慧維保。一是應接盡接、透明管理,該局將在用電梯無紙化維保信息實時對接至平臺,通過收集維保周期、單梯維保時間、單人每日維保臺量等信息,為所有維保單位進行全方位分析,實現維保全過程監管。二是故障回溯、消除隱患,利用困人視頻、無紙化維保記錄回溯等方式,收集電梯維護管理中的違法違規線索,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三是主動預防、優勝劣汰,該局運用平臺倒逼維保單位由“按時維保”向“按需維保”轉變、由“被動維修”向“主動預防”轉變,運用平臺“智慧維保”模塊實現行業優勝劣汰。2024年,昆山35家維保單位退出。
“梯”升功能,輔助決策。一是優化閉環處置流程,平臺通過AI實現智慧物聯運營服務,同時全天候配備值班人員,對梯控、困人事件進行事件審核和數據治理,對于誤報事件及時解除警報,持續優化電梯困人報警信息的隱患閉環處置流程。二是提高社會共治水平,對電瓶車(鋼瓶)入梯、長時間遮擋門等行為進行信息采集,形成12345處置工單并推送至各相關部門,共同提升電梯安全水平。三是衍生更多應用場景,平臺采集的數據全量歸集到昆山公共智慧底座,實現數據協同,衍生出新的應用場景。比如,住建部門通過平臺監測的電梯運行情況,為精準科學使用維修基金提供依據;公安等部門運用電梯運行里程和停留位置數據,可了解樓棟人員居住分布情況,智能識別違規群租現象。
- 山東放心消費進鄉村(2025-04-02)
- 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5-04-02)
- 貴州召開機動車檢測行業反壟斷提醒告誡會(2025-04-02)
- 江西明確地方標準管理10項重點任務(2025-04-02)
- 成都破解小微商戶跨境支付難題(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