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塑造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動能新優勢——江蘇省市場監管系統全面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紀實
5月25日至6月1日,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各地深入開展,主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科技創新平臺作為創新體系的核心要素之一,被視為突破科學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關鍵擔當,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著重把握新質生產力之“新”,圍繞“推進高效能監管、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產業創新為引領、開放創新為支撐,聚焦強化創新策源、深化轉化應用、優化公共服務持續發力,大力推進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科技創新。
截至目前,江蘇省市場監管系統共獲批科技創新平臺47個,包括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1個和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32個、省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13個。
強化創新策源 推動科技攻“尖”
鹽城擁有江蘇最長海岸線和最大海域面積,其海上風電裝機規模554萬千瓦,占全國的20%、全球的10%。作為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鹽城立足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風口”,積極打造“海上風電第一城”。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當海上風電機組的每片葉片隨風轉動時,都能積蓄起綠色清潔的能源。”鹽城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主任、國家風電設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蘇)負責人谷群遠介紹,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海上風電裝備質量與安全)的建設,將為這些海上風電機組的高質量運轉提供技術支持。
“我們自主研發的整機傳動平臺通過多方向自由度液壓加載系統,把風機出廠前的‘模擬考試’變成‘真題考試’,大幅提升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在江蘇金風科技實驗中心,金風集團江蘇分公司總經理王全德向記者介紹時滿臉自豪。
除了風能,氫氣不僅被稱為最清潔的能源,更被視為未來的理想能源。近年來,常州市積極布局氫能產業,重點打造的常州氫灣已集聚相關項目26個。
“作為氫能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氫能的儲運至關重要。”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常州分院副院長(以下簡稱常州分院)、氫能中心主任李德鋒說,為保障氫能儲運安全,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液氫儲運裝備安全技術)獲批建設,4K溫區(269℃)材料綜合性能測試系統便是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之一。
據悉,從2022年1月查特深冷“液氫儲罐項目”立項起,作為監檢單位的常州分院就介入該液氫儲罐生產線的制造和監檢中。經過多輪試驗、檢測,實驗室幫助企業研究并解決了液氫儲罐在制造監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終,這批產品順利交付,彌補了國內商用液氫儲運領域關鍵裝備技術的空缺。
深化轉化應用 賦能產業攀“新”
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打通從基礎研究、技術應用到產業化的創新全鏈條,一直是各地科創平臺建設的重點。
設于無錫市檢驗檢測認證研究院的江蘇省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太陽能光伏),為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光伏企業提供光伏“全產業鏈、全產品面、全產品生命周期”檢測服務。面對如此大的業務量,中心如何做到統籌兼顧?
“201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建成了占地400余畝的全國首個兆瓦級第三方光伏戶外實證基地,這正是無錫檢研院的另一個試驗場。”無錫市檢驗檢測認證研究院院長鮑軍告訴記者,銀川戶外實證基地打造以“戶外實證試驗場、室內實驗室、電站移動檢研平臺”為主要載體的多維立體技術服務能力,讓檢驗檢測更加科學、精準。
銀川戶外實證基地自建成以來,已為300多家光伏企業提供了檢測、實證、科研、標準、培訓等技術服務,現場檢測驗收服務覆蓋全國10余個?。▍^、市)的數千個光伏電站,積累實證數據超700億條。
無錫本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連續5年邀請銀川戶外實證基地為其提供定制化專業實證技術服務。“創新中心的檢測認證技術服務,對我們的多項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成功研發和應用推廣起到了關鍵作用。”該公司負責人鄒萬康說。
優化公共服務 聚力助企更“優”
徐州一直被稱為“工程機械之都”。2023年3月,建于徐州市檢驗檢測中心的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工程機械智能控制質量與安全)獲批建設。
“隨著工程機械智能化進程加快,智能工程機械的在線檢測技術成為實現智能控制的關鍵。”徐州市檢驗檢測中心工程機械與機器人檢驗所所長孫峰說。
重點實驗室通過開展工程機械智能化“測”“控”“通信”系統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測試技術方面的研究,實現智能工程機械導航能力測試、空間位姿精度測試、在線檢測技術的突破,進一步填補了行業空白。
據悉,該實驗室近年來服務50余家智能裝備企業,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獲國家級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1項,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堅持走“服務支撐”之路的,還有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消防安全技術)。該實驗室依托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消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蘇)建設,現有設備共計450臺(套),檢測能力涵蓋近180個產品、2000個參數。
該中心具備國家認監委授權的火災報警產品、滅火設備產品、避難逃生產品CCC檢測實驗室資質,和應急管理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授權的38項消防產品自愿性認證檢測實驗室資質,可為省內外新能源、儲能產業企業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服務解決方案。
“實驗室研究重點覆蓋預警、防火、滅火三個領域技術難題,為新能源產業健康、安全、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有效監管。”國家消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蘇)副主任徐晶晶說。
新能源開發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經濟持續向好……如今的江蘇,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良好條件和能力。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局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江蘇成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5月25日至6月1日,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各地深入開展,主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科技創新平臺作為創新體系的核心要素之一,被視為突破科學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關鍵擔當,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著重把握新質生產力之“新”,圍繞“推進高效能監管、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產業創新為引領、開放創新為支撐,聚焦強化創新策源、深化轉化應用、優化公共服務持續發力,大力推進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科技創新。
截至目前,江蘇省市場監管系統共獲批科技創新平臺47個,包括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1個和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32個、省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13個。
強化創新策源 推動科技攻“尖”
鹽城擁有江蘇最長海岸線和最大海域面積,其海上風電裝機規模554萬千瓦,占全國的20%、全球的10%。作為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鹽城立足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風口”,積極打造“海上風電第一城”。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當海上風電機組的每片葉片隨風轉動時,都能積蓄起綠色清潔的能源。”鹽城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主任、國家風電設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蘇)負責人谷群遠介紹,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海上風電裝備質量與安全)的建設,將為這些海上風電機組的高質量運轉提供技術支持。
“我們自主研發的整機傳動平臺通過多方向自由度液壓加載系統,把風機出廠前的‘模擬考試’變成‘真題考試’,大幅提升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在江蘇金風科技實驗中心,金風集團江蘇分公司總經理王全德向記者介紹時滿臉自豪。
除了風能,氫氣不僅被稱為最清潔的能源,更被視為未來的理想能源。近年來,常州市積極布局氫能產業,重點打造的常州氫灣已集聚相關項目26個。
“作為氫能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氫能的儲運至關重要。”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常州分院副院長(以下簡稱常州分院)、氫能中心主任李德鋒說,為保障氫能儲運安全,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液氫儲運裝備安全技術)獲批建設,4K溫區(269℃)材料綜合性能測試系統便是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之一。
據悉,從2022年1月查特深冷“液氫儲罐項目”立項起,作為監檢單位的常州分院就介入該液氫儲罐生產線的制造和監檢中。經過多輪試驗、檢測,實驗室幫助企業研究并解決了液氫儲罐在制造監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終,這批產品順利交付,彌補了國內商用液氫儲運領域關鍵裝備技術的空缺。
深化轉化應用 賦能產業攀“新”
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打通從基礎研究、技術應用到產業化的創新全鏈條,一直是各地科創平臺建設的重點。
設于無錫市檢驗檢測認證研究院的江蘇省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太陽能光伏),為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光伏企業提供光伏“全產業鏈、全產品面、全產品生命周期”檢測服務。面對如此大的業務量,中心如何做到統籌兼顧?
“201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建成了占地400余畝的全國首個兆瓦級第三方光伏戶外實證基地,這正是無錫檢研院的另一個試驗場。”無錫市檢驗檢測認證研究院院長鮑軍告訴記者,銀川戶外實證基地打造以“戶外實證試驗場、室內實驗室、電站移動檢研平臺”為主要載體的多維立體技術服務能力,讓檢驗檢測更加科學、精準。
銀川戶外實證基地自建成以來,已為300多家光伏企業提供了檢測、實證、科研、標準、培訓等技術服務,現場檢測驗收服務覆蓋全國10余個?。▍^、市)的數千個光伏電站,積累實證數據超700億條。
無錫本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連續5年邀請銀川戶外實證基地為其提供定制化專業實證技術服務。“創新中心的檢測認證技術服務,對我們的多項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成功研發和應用推廣起到了關鍵作用。”該公司負責人鄒萬康說。
優化公共服務 聚力助企更“優”
徐州一直被稱為“工程機械之都”。2023年3月,建于徐州市檢驗檢測中心的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工程機械智能控制質量與安全)獲批建設。
“隨著工程機械智能化進程加快,智能工程機械的在線檢測技術成為實現智能控制的關鍵。”徐州市檢驗檢測中心工程機械與機器人檢驗所所長孫峰說。
重點實驗室通過開展工程機械智能化“測”“控”“通信”系統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測試技術方面的研究,實現智能工程機械導航能力測試、空間位姿精度測試、在線檢測技術的突破,進一步填補了行業空白。
據悉,該實驗室近年來服務50余家智能裝備企業,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獲國家級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1項,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堅持走“服務支撐”之路的,還有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消防安全技術)。該實驗室依托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消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蘇)建設,現有設備共計450臺(套),檢測能力涵蓋近180個產品、2000個參數。
該中心具備國家認監委授權的火災報警產品、滅火設備產品、避難逃生產品CCC檢測實驗室資質,和應急管理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授權的38項消防產品自愿性認證檢測實驗室資質,可為省內外新能源、儲能產業企業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服務解決方案。
“實驗室研究重點覆蓋預警、防火、滅火三個領域技術難題,為新能源產業健康、安全、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有效監管。”國家消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蘇)副主任徐晶晶說。
新能源開發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經濟持續向好……如今的江蘇,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良好條件和能力。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局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江蘇成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 博白開展校園示范食堂參觀活動(2025-04-11)
- 南寧舉辦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保護主題交流會(2025-04-11)
- 融安加強校園周邊安全監管(2025-04-11)
- 樂至運用“組合拳”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5-04-11)
- 彭州開展計量新規宣貫 筑牢市場誠信計量防線(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