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質量監督

山東全面推行監督抽查“電子報告”工作模式

2024年06月20日 08:31????信息來源:中國質量報

山東省在全國率先探索推行監督抽查“電子報告、網上傳輸、委托(直接)送達”工作模式(以下簡稱“‘電子報告’工作模式”),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效能。目前,該工作模式已在全省全面推行。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7月開始,山東省內將不再郵寄送達監督抽查紙質檢驗報告,全面實現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信息“無紙化”傳遞。

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是市場監管部門實施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主要手段。如何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置不合格產品,及時督促相關企業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是保證監督抽查工作質效的關鍵。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總結相關工作經驗,實現了監督抽查工作從1.0到2.0的升級,監督抽查“電子報告”工作模式應運而生。

2020年初,為第一時間防止不合格非醫用口罩流入消費者手中,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對監督抽查工作進行流程再造,采取“快檢快處”(即抽即檢、即檢即報告、即報告即處置)的工作方式,督促承檢機構用最短時間完成檢驗,發現不合格產品后立即報告,并隨即通知相關市、縣級市場監管局查封扣押和召回不合格口罩產品。2020年10月,該局在市場監管總局口罩質量提升工作座談會上作典型發言。該局認真總結推廣上述經驗做法,在省級監督抽查工作中,針對所有重點產品普遍采取“快檢快處”工作方式,實現對不合格產品第一時間控制、質量安全隱患第一時間消除。

為進一步踐行“快檢快處”監管理念,山東省市場監管局針對傳統郵寄紙質檢驗報告送達時間較長且易丟失、不合格產品處置不及時等問題,通過優化升級“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將電子簽名、電子簽章技術應用到產品質量檢驗報告中,創新實施監督抽查“電子報告”工作模式,實現監督抽查計劃編制、任務分配、抽樣檢驗、結果通報、結果處理和統計分析等全過程數字化、全程網上運行。

“2021年8月27日,首份電子報告成功送達受檢單位及淄博市市場監管局。在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和濟南、青島、臨沂等市市場監管局實施‘電子報告’工作模式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我們決定在全省各市、縣局全面推行。今年1月,山東省各市市場監管局已全部啟用‘電子報告’工作模式。目前,全省178個縣級局全部啟用‘電子報告’工作模式。”山東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監督處處長劉玻介紹說。

據介紹,山東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托該系統向承檢機構下達抽查任務,線上調度、審查抽查結果,處理各環節工作進展,查看完成情況。承檢機構在系統“檢驗機構端”接收任務,實施抽樣檢驗,并及時錄入抽樣檢驗數據,在系統中生成經數字認證的電子檢驗報告。市、縣級市場監管局登錄系統“行政端”實時查看轄區內受檢企業抽查結果,在規定時限內將抽查結果通知書、不合格產品檢驗報告、責令改正通知書等文書送達企業,第一時間組織開展不合格產品清查處置,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整改復查,并將不合格產品處置情況、整改復查情況及復查結果、行政處罰情況等及時上傳系統。受檢企業可登錄系統“企業端”查看、下載、打印本單位監督抽查檢驗報告。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是全省首家在市局層面推行電子檢驗報告的單位,我們實行‘電子報告’工作模式后,不合格結果處理時限平均縮短了7天,大大提高了不合格產品處置效率。”青島市市場監管局質量監督處處長王語來說。

淄博市張店區市場監管局質量監督科副科長郭海波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最快30天才能收到紙質檢驗報告,收到后還需要企業確認檢驗結果。電子檢驗報告大大縮短時間,企業能夠第一時間收到報告,第一時間自查問題,第一時間控制問題產品,降低了不合格產品擴散風險和后期召回的難度。”

目前,山東省共生成電子檢驗報告81706份,對5731批次不合格產品第一時間進行了依法處置。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省通過全面推行“電子報告”工作模式,實現了多方共贏:較之前的紙質檢驗報告模式,全省監督抽查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不合格產品處置工作時效大幅提高,系統中監督抽查數據質量得到有效保證;所有抽查文書均以電子數據形態在系統中傳遞,不合格結果處理工作進展和完成質量可在線查看,市、縣級市場監管局不再需要線下統計和報送數據信息,有效實現“基層減負”,也方便了受檢企業;同時,年均節約郵寄送達費等100萬元以上。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 |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 亚洲日韩欧美中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