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4年京津冀市場監管區域協作會議上獲悉,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共同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認證、經營主體市場準入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據了解,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會上簽署了《京津冀食品委托生產延伸監管合作工作計劃》。此計劃將進一步延伸異地食品委托生產監管路徑,強化食品安全跨區域風險防范,暢通風險預警渠道,是對跨區域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的再增強,是對食品安全鏈條監管的再深化,對推動京津冀三地食品生產、銷售主體同質監管、同向發展,提升跨區域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維護首都及周邊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聯合簽署了《2024年京津冀檢驗檢測認證監管區域合作行動計劃》,進一步統一資質認定許可范圍,優化工作方法和流程,為實現三地資質認定平等準入,構建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檢驗檢測市場營商環境打下良好基礎。此計劃將圍繞社會關注和民生關切,在涉及安全健康的食品、環境等領域開展能力驗證活動,組織建材檢驗檢測機構技能比武,并探索建立京津冀“CCC免辦”工作聯動機制,推動“CCC免辦”證明結果三地互認,有效發揮“CCC免辦”助力營商環境建設和跨境貿易發展的作用。
與此同時,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共同見證簽署《進一步推進經營主體準入準營一體化協同發展備忘錄》,率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北雄安新區,開展準入準營先行先試。根據該備忘錄,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將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市場準入準營便利化,優化經營主體發展環境;加強三地區域協作,實現信用協同監管;構建風險預警機制,推動三地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數據賦能,打造“跨省通辦”升級版,為京津冀市場監管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此外,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共同發布6項共建計量技術規范,并介紹京津冀協同地方標準《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元交換規范》和《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共享應用規范》的制定情況,兩項標準將為跨地域、跨部門、跨平臺應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資源提供統一、規范的技術保障。
據介紹,10年來,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始終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北京“新兩翼”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服務三地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主動開展協作,取得豐碩成果。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探索擴大營業執照“辦發領”試點范圍,加強跨區域執法協作,積極服務支持各產業資源向雄安轉移,主動為轉移搬遷提供便利服務,北京企業檔案系統已與河北雄安新區企業檔案系統互聯互通。
三地以首都標準化委員會為平臺,推廣“3﹢X”區域協同標準協作模式。截至目前,已實現7478項標準共享,其中北京地標2131項、天津地方標準1033項、河北地方標準4314項,協同地方標準86項;共建計量技術規范29項,共享計量技術規范200余項。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在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會商、協同監管、抽檢監測、執法協作等方面簽訂6項協議,對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的違法行為重拳出擊,通過最嚴格的執法和最嚴厲的處罰,較好地保障了京津冀區域食品藥品的質量安全。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4年京津冀市場監管區域協作會議上獲悉,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共同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認證、經營主體市場準入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據了解,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會上簽署了《京津冀食品委托生產延伸監管合作工作計劃》。此計劃將進一步延伸異地食品委托生產監管路徑,強化食品安全跨區域風險防范,暢通風險預警渠道,是對跨區域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的再增強,是對食品安全鏈條監管的再深化,對推動京津冀三地食品生產、銷售主體同質監管、同向發展,提升跨區域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維護首都及周邊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聯合簽署了《2024年京津冀檢驗檢測認證監管區域合作行動計劃》,進一步統一資質認定許可范圍,優化工作方法和流程,為實現三地資質認定平等準入,構建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檢驗檢測市場營商環境打下良好基礎。此計劃將圍繞社會關注和民生關切,在涉及安全健康的食品、環境等領域開展能力驗證活動,組織建材檢驗檢測機構技能比武,并探索建立京津冀“CCC免辦”工作聯動機制,推動“CCC免辦”證明結果三地互認,有效發揮“CCC免辦”助力營商環境建設和跨境貿易發展的作用。
與此同時,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共同見證簽署《進一步推進經營主體準入準營一體化協同發展備忘錄》,率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北雄安新區,開展準入準營先行先試。根據該備忘錄,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將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市場準入準營便利化,優化經營主體發展環境;加強三地區域協作,實現信用協同監管;構建風險預警機制,推動三地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數據賦能,打造“跨省通辦”升級版,為京津冀市場監管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此外,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共同發布6項共建計量技術規范,并介紹京津冀協同地方標準《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元交換規范》和《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共享應用規范》的制定情況,兩項標準將為跨地域、跨部門、跨平臺應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資源提供統一、規范的技術保障。
據介紹,10年來,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始終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北京“新兩翼”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服務三地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主動開展協作,取得豐碩成果。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探索擴大營業執照“辦發領”試點范圍,加強跨區域執法協作,積極服務支持各產業資源向雄安轉移,主動為轉移搬遷提供便利服務,北京企業檔案系統已與河北雄安新區企業檔案系統互聯互通。
三地以首都標準化委員會為平臺,推廣“3﹢X”區域協同標準協作模式。截至目前,已實現7478項標準共享,其中北京地標2131項、天津地方標準1033項、河北地方標準4314項,協同地方標準86項;共建計量技術規范29項,共享計量技術規范200余項。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在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會商、協同監管、抽檢監測、執法協作等方面簽訂6項協議,對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的違法行為重拳出擊,通過最嚴格的執法和最嚴厲的處罰,較好地保障了京津冀區域食品藥品的質量安全。
- 博白開展校園示范食堂參觀活動(2025-04-11)
- 南寧舉辦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保護主題交流會(2025-04-11)
- 融安加強校園周邊安全監管(2025-04-11)
- 樂至運用“組合拳”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5-04-11)
- 彭州開展計量新規宣貫 筑牢市場誠信計量防線(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