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近日,陜西省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印發《西安市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以構建西安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目標,發揮科教資源集聚優勢,通過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計量發展新格局。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初步建立,科研創新能力、計量服務保障能力和計量監管水平顯著提升,部分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計量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協同推進計量工作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到2035年,全市計量科技創新水平大幅提升,關鍵領域計量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計量服務保障能力大幅增強,現代計量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城市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基本建成。
《實施方案》從加強計量基礎研究、強化計量應用、強化計量能力、加強計量監督等4個方面明確24項重點任務。在計量基礎研究方面,要以重點產業鏈為基礎,對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制造等領域精密測量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對人工智能、光子、衛星應用、大數據和增材制造等新興產業開展新型計量技術研究與應用;對高速軸承、高溫葉片、智能傳感器等核心基礎零部件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藝開展關鍵共性計量技術研究。建設碳計量標準裝置,加強碳排放等關鍵綠色低碳計量測試研究。同時,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計量科技創新引領和導向作用,推進高水平計量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良好計量科技生態。在強化計量應用方面,要緊緊圍繞西安市支柱產業突顯計量應用,服務電子信息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在強化計量能力方面,要重點從構建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加強計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大標準物質研制應用、統籌計量技術機構建設、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企業計量體系等方面,推動區域計量協調發展。在加強計量監督方面,要從提升法制計量水平、深化計量監管制度改革、創新計量監管模式、強化民生計量監管、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和推動計量服務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對計量監管提出新要求、新任務。
《實施方案》還從組織領導、政策支持、統籌協調、計量文化建設、檢查評估等5個方面,明確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近日,陜西省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印發《西安市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以構建西安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目標,發揮科教資源集聚優勢,通過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計量發展新格局。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初步建立,科研創新能力、計量服務保障能力和計量監管水平顯著提升,部分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計量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協同推進計量工作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到2035年,全市計量科技創新水平大幅提升,關鍵領域計量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計量服務保障能力大幅增強,現代計量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城市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基本建成。
《實施方案》從加強計量基礎研究、強化計量應用、強化計量能力、加強計量監督等4個方面明確24項重點任務。在計量基礎研究方面,要以重點產業鏈為基礎,對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制造等領域精密測量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對人工智能、光子、衛星應用、大數據和增材制造等新興產業開展新型計量技術研究與應用;對高速軸承、高溫葉片、智能傳感器等核心基礎零部件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藝開展關鍵共性計量技術研究。建設碳計量標準裝置,加強碳排放等關鍵綠色低碳計量測試研究。同時,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計量科技創新引領和導向作用,推進高水平計量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良好計量科技生態。在強化計量應用方面,要緊緊圍繞西安市支柱產業突顯計量應用,服務電子信息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在強化計量能力方面,要重點從構建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加強計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大標準物質研制應用、統籌計量技術機構建設、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企業計量體系等方面,推動區域計量協調發展。在加強計量監督方面,要從提升法制計量水平、深化計量監管制度改革、創新計量監管模式、強化民生計量監管、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和推動計量服務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對計量監管提出新要求、新任務。
《實施方案》還從組織領導、政策支持、統籌協調、計量文化建設、檢查評估等5個方面,明確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 青海省質量標準院首次獲得省級科技項目(2025-04-18)
- 涉及現代農業、綠色發展、養老服務、文化旅游…… 遼寧發布一批重要地方標準(2025-04-18)
- 陜西堅決整治平臺經濟領域突出問題(2025-04-18)
- 廣東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80萬件(2025-04-18)
- 安徽省企業信用指數連續兩個月位居全國第一(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