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首個產業集群質量基礎設施服務驛站揭牌
5月14日,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質量基礎設施“芯質驛站”揭牌儀式暨企業接待日活動在廈門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園舉行。
據悉,“芯質驛站”是廈門市首個立足產業集群的質量基礎設施服務驛站,揭牌后,將圍繞3個目標扎實開展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
深入調研精準施策。開展質量狀況調研,摸清湖里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上下游結構、企業構成等情況,組織專家把脈問診,加強大數據分析,識別和剖析關鍵質量問題,形成問題清單,繪制質量圖譜,制定“一企一策”服務方案,精準破解企業乃至產業質量瓶頸問題,實現質量強企、強鏈。
構建綜合服務載體。有效調動質量基礎設施技術資源,構建集政策匹配、培訓教育、交流研討、宣傳展示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為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提供企業全周期、產業全鏈條、質量全要素、服務全天候的“一站式”集成服務。
突出特色追求實效。依托湖里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相對優勢,開展兩岸政策研究、標準比對等工作,推動成立兩岸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標準交流合作,研究制定一批共通標準,促進兩岸集成電路產業融合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是廈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的核心基礎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該集群位于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機場北片區,集聚企業約200家。湖里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殿前街道辦事處,在該集群產業園設立質量基礎設施服務“芯質驛站”,建立健全企業需求對接和指導幫扶工作機制,為集群內企業在“家門口”提供“一站式”服務。
湖里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芯質驛站”為載體,聚焦關鍵問題,聚合優質資源,注重從小處著眼、實處著力,以小切口撬動集成電路產業質量大提升,充分發揮質量支撐、標準引領、品牌示范、創新驅動作用,實現質量強“芯”,推動湖里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5月14日,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質量基礎設施“芯質驛站”揭牌儀式暨企業接待日活動在廈門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園舉行。
據悉,“芯質驛站”是廈門市首個立足產業集群的質量基礎設施服務驛站,揭牌后,將圍繞3個目標扎實開展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
深入調研精準施策。開展質量狀況調研,摸清湖里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上下游結構、企業構成等情況,組織專家把脈問診,加強大數據分析,識別和剖析關鍵質量問題,形成問題清單,繪制質量圖譜,制定“一企一策”服務方案,精準破解企業乃至產業質量瓶頸問題,實現質量強企、強鏈。
構建綜合服務載體。有效調動質量基礎設施技術資源,構建集政策匹配、培訓教育、交流研討、宣傳展示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為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提供企業全周期、產業全鏈條、質量全要素、服務全天候的“一站式”集成服務。
突出特色追求實效。依托湖里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相對優勢,開展兩岸政策研究、標準比對等工作,推動成立兩岸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標準交流合作,研究制定一批共通標準,促進兩岸集成電路產業融合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是廈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的核心基礎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該集群位于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機場北片區,集聚企業約200家。湖里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殿前街道辦事處,在該集群產業園設立質量基礎設施服務“芯質驛站”,建立健全企業需求對接和指導幫扶工作機制,為集群內企業在“家門口”提供“一站式”服務。
湖里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芯質驛站”為載體,聚焦關鍵問題,聚合優質資源,注重從小處著眼、實處著力,以小切口撬動集成電路產業質量大提升,充分發揮質量支撐、標準引領、品牌示范、創新驅動作用,實現質量強“芯”,推動湖里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 青海省質量標準院首次獲得省級科技項目(2025-04-18)
- 涉及現代農業、綠色發展、養老服務、文化旅游…… 遼寧發布一批重要地方標準(2025-04-18)
- 陜西堅決整治平臺經濟領域突出問題(2025-04-18)
- 廣東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80萬件(2025-04-18)
- 安徽省企業信用指數連續兩個月位居全國第一(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