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 提“智”增效北京市持續推進市場監管數字化改革
記者12月5日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以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建設為依托,結合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圍繞“強黨建、穩秩序、促發展、保安全”的工作主線,創新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全面提升市場監管水平和服務效能,著力破解百姓身邊的煩心事,做好市場秩序的守護人。
一“碼”當先
織密電梯安全網
“范大爺,您看就是這張卡片,咱們拿手機簡單一掃就能看到這部電梯近期剛維保過。平時也可以隨時查看,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反映。”這是北京市通州區世紀星城小區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介紹新貼的電梯碼。
今年以來,聚焦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依托事中監管平臺建設啟動“一梯一碼”智慧監管工作,通過為每部電梯張貼專屬身份碼,支持居民一鍵掃碼了解電梯基礎信息、維保信息、電梯檢驗信息、救援電話等,也支持電梯維保人員掃碼進行人臉識別和位置定位驗證后,開展維護保養,實現維保記錄電子化。執法人員也能通過系統后臺調閱檢查,實現全過程非現場監管。
借助這張電子身份證,實現人人可掃碼、信息可追溯,推動電梯的安全指標狀況在監管部門、使用單位、維保單位之間的即時共享,也為公眾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和緊急呼救渠道,推動電梯治理從單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轉變。據悉,“一梯一碼”監管已率先在使用時間15年以上的8萬余臺老舊電梯試點實施,2025年4月底前實現北京市31.6萬臺電梯全覆蓋。
用“信”守護
預警閉店跑路
針對預付費企業閉店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聚焦解決百姓身邊的煩心事,對社會關注的閉店跑路企業、近1年被投訴關門的預付卡消費企業以及注銷企業的特征數據進行分析,將“信用+風險預警”有機融合,合理篩選10個風險指標構建風險監測模型,開展事前監測預警,打造對預付費企業經營行為進行溯源分析、風險識別、預警處置的穿透式監管新模式。
“今年,我們已經對教育培訓、健美健身、美容美發等3個重點行業近6萬家企業開展監測,并將監測出的3230家‘亮紅燈’企業推送給各區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部門對北京小蕃茄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等2家閉店企業及3家涉案中介機構進行立案查處,罰沒款合計65.58萬元,辦成打擊“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
乘“數”而行
服務居民“菜籃子”
“點擊業務應用中的價格監測模塊,可以看到土豆、白菜等40余種重要民生商品的每日批發、農貿和商超價格及環比增長情況。點擊右側的‘趨勢分析’,可以選擇某一種商品查看近30日價格趨勢圖和漲跌幅數值情況。”在日前舉辦的價格在線監測功能培訓會上,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科技處和價格監督處有關負責人向北京市各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新功能的使用。
今年,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探索利用數字化手段保供穩價,通過與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數據共享對接,實現對重要民生商品每日價格情況的自動化監測和在線展示。針對商品品類和7日內價格波動情況,設置藍、黃、紅3級預警區間,及時提醒基層監管人員密切關注價格變化,并根據不同情況開展相關普法宣傳、合規指導和執法檢查活動。
記者12月5日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以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建設為依托,結合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圍繞“強黨建、穩秩序、促發展、保安全”的工作主線,創新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全面提升市場監管水平和服務效能,著力破解百姓身邊的煩心事,做好市場秩序的守護人。
一“碼”當先
織密電梯安全網
“范大爺,您看就是這張卡片,咱們拿手機簡單一掃就能看到這部電梯近期剛維保過。平時也可以隨時查看,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反映。”這是北京市通州區世紀星城小區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介紹新貼的電梯碼。
今年以來,聚焦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依托事中監管平臺建設啟動“一梯一碼”智慧監管工作,通過為每部電梯張貼專屬身份碼,支持居民一鍵掃碼了解電梯基礎信息、維保信息、電梯檢驗信息、救援電話等,也支持電梯維保人員掃碼進行人臉識別和位置定位驗證后,開展維護保養,實現維保記錄電子化。執法人員也能通過系統后臺調閱檢查,實現全過程非現場監管。
借助這張電子身份證,實現人人可掃碼、信息可追溯,推動電梯的安全指標狀況在監管部門、使用單位、維保單位之間的即時共享,也為公眾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和緊急呼救渠道,推動電梯治理從單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轉變。據悉,“一梯一碼”監管已率先在使用時間15年以上的8萬余臺老舊電梯試點實施,2025年4月底前實現北京市31.6萬臺電梯全覆蓋。
用“信”守護
預警閉店跑路
針對預付費企業閉店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聚焦解決百姓身邊的煩心事,對社會關注的閉店跑路企業、近1年被投訴關門的預付卡消費企業以及注銷企業的特征數據進行分析,將“信用+風險預警”有機融合,合理篩選10個風險指標構建風險監測模型,開展事前監測預警,打造對預付費企業經營行為進行溯源分析、風險識別、預警處置的穿透式監管新模式。
“今年,我們已經對教育培訓、健美健身、美容美發等3個重點行業近6萬家企業開展監測,并將監測出的3230家‘亮紅燈’企業推送給各區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部門對北京小蕃茄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等2家閉店企業及3家涉案中介機構進行立案查處,罰沒款合計65.58萬元,辦成打擊“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
乘“數”而行
服務居民“菜籃子”
“點擊業務應用中的價格監測模塊,可以看到土豆、白菜等40余種重要民生商品的每日批發、農貿和商超價格及環比增長情況。點擊右側的‘趨勢分析’,可以選擇某一種商品查看近30日價格趨勢圖和漲跌幅數值情況。”在日前舉辦的價格在線監測功能培訓會上,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科技處和價格監督處有關負責人向北京市各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新功能的使用。
今年,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探索利用數字化手段保供穩價,通過與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數據共享對接,實現對重要民生商品每日價格情況的自動化監測和在線展示。針對商品品類和7日內價格波動情況,設置藍、黃、紅3級預警區間,及時提醒基層監管人員密切關注價格變化,并根據不同情況開展相關普法宣傳、合規指導和執法檢查活動。
- 山東放心消費進鄉村(2025-04-02)
- 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5-04-02)
- 貴州召開機動車檢測行業反壟斷提醒告誡會(2025-04-02)
- 江西明確地方標準管理10項重點任務(2025-04-02)
- 成都破解小微商戶跨境支付難題(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