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協同促發展惠民生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支持宿遷改革顯成效
“之前在網上辦理了企業開辦業務,今天過來用自助機打印電子證照,幾分鐘就拿到了。”日前,江蘇省宿遷市木樂緣家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程先生在該市宿城區市民服務中心自助服務專區,順利拿到公司營業執照,對宿遷高效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稱贊不已。
優化服務方式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今年以來,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指導宿遷市依托“全鏈通”數據平臺和共享中臺,實時推送登記信息,實現企業開辦“一件事”全程電子化辦結率99.79%,在蘇北首家上線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宿遷專區”,方便企業開辦“線上辦”“掌上辦”;推動泗陽縣積極探索和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多場景應用,打造政務服務“身份證、通行證、紅利證”,實現企業開辦涉及的253個服務事項、90余種證照信息線上隨時調取和互認,幫助準入辦理環節壓縮62.8%、時間縮減70%以上。
為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支持宿遷構建個體工商戶活躍度分析大模型,對全市66萬余戶個體工商戶經營信息進行分類、量化,賦予每戶個體工商戶“活躍值”,并將相關信息與銀行共享,支持宿遷市在全國首創“活躍貸”信用融資新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宿遷市試點銀行共為1.89萬戶個體工商戶發放創業型“活躍貸”授信貸款30.95億元。
完善機制保障 促進產業發展
在支持宿遷改革中,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以健全完善技術、規則保障機制為抓手,持續助力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膜材料產業是宿遷市重點培育的15條產業鏈之一,2023年該市61家膜材料規模企業產值達到220.7億元。為更好服務地方產業,近年來,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支持宿遷市推動省級膜材料產業計量中心建設。該中心于今年4月順利通過驗收,已建立省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47項,獲批檢驗檢測能力參數10項,獲得專利授權21項、軟件著作權4項,研制校準裝置3套,服務范圍從原材料品質控制到最終產品性能評價,涵蓋全鏈條計量測試需求,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在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的支持下,近年來宿遷市還圍繞電商產業發展,強化網絡交易市場建設,先后發布江蘇省首個《網絡交易經營者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地方標準,制定全省首個《花木直播合規經營指導手冊》,在沭陽縣開展以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為主的省級網絡交易監管創新試點。2023年5月,宿遷市成為江蘇省唯一一個獲批“全國首批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的地區。
改革破除“堵點” 提升監管質效
區域壁壘導致跨區域監管溯源分析難,多頭查、反復查給企業造成過重負擔等問題,是監管執法中的常見“堵點”。對此,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支持宿遷改革跨地區、跨部門監管方式,提升監管質效。
在跨地區監管方面,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支持宿遷市與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4市開展“蘇北五市”雙隨機聯動監管試點工作,探索建立“信用﹢跨區域﹢雙隨機”協同監管數據模型,在信息共享、源頭追溯、全鏈條聯動監管等方面創新協同監管模式。今年8月,試點工作在宿遷市正式啟動。
“以前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分別來檢查,我們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接待檢查。”宿遷經開區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多部門聯合檢查,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企業負擔小了很多。
抓好“民生小事” 回應群眾關切
圍繞電梯安全、校園食品安全、市場計量等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抓好“民生小事”,是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支持宿遷改革的另一著力點。
在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2023年11月,宿遷市在省內各設區市中率先構建電梯全生命周期保障體系,通過市場化路徑解決電梯保險經費來源可持續性問題,支持保險機構為電梯使用單位一體化提供日常維護保養、配件修理更換、檢驗檢測和安全責任險等全包式服務。今年1月,在全市開展電梯使用維保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對納入全生命周期保障體系的電梯安裝智慧服務終端,一方面接入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智慧服務平臺,一體化顯示電梯使用登記、檢驗檢測和維保等信息,方便群眾了解電梯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對接宿遷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全面提升應急救援效能。
2023年12月,宿遷市出臺江蘇省首個針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地方政府規章——《宿遷市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建設“陽光直采”平臺,對校園食堂食品配送情況在線監控,保障師生“舌尖上的安全”;今年5月至10月,開展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工作,在全市增配公平秤145臺,建設電子計價秤“一秤一碼”試點信息庫,累計綁碼集貿市場(含超市)50家,綁碼電子計價秤926臺,為群眾放心消費保駕護航。
“之前在網上辦理了企業開辦業務,今天過來用自助機打印電子證照,幾分鐘就拿到了。”日前,江蘇省宿遷市木樂緣家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程先生在該市宿城區市民服務中心自助服務專區,順利拿到公司營業執照,對宿遷高效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稱贊不已。
優化服務方式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今年以來,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指導宿遷市依托“全鏈通”數據平臺和共享中臺,實時推送登記信息,實現企業開辦“一件事”全程電子化辦結率99.79%,在蘇北首家上線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宿遷專區”,方便企業開辦“線上辦”“掌上辦”;推動泗陽縣積極探索和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多場景應用,打造政務服務“身份證、通行證、紅利證”,實現企業開辦涉及的253個服務事項、90余種證照信息線上隨時調取和互認,幫助準入辦理環節壓縮62.8%、時間縮減70%以上。
為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支持宿遷構建個體工商戶活躍度分析大模型,對全市66萬余戶個體工商戶經營信息進行分類、量化,賦予每戶個體工商戶“活躍值”,并將相關信息與銀行共享,支持宿遷市在全國首創“活躍貸”信用融資新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宿遷市試點銀行共為1.89萬戶個體工商戶發放創業型“活躍貸”授信貸款30.95億元。
完善機制保障 促進產業發展
在支持宿遷改革中,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以健全完善技術、規則保障機制為抓手,持續助力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膜材料產業是宿遷市重點培育的15條產業鏈之一,2023年該市61家膜材料規模企業產值達到220.7億元。為更好服務地方產業,近年來,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支持宿遷市推動省級膜材料產業計量中心建設。該中心于今年4月順利通過驗收,已建立省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47項,獲批檢驗檢測能力參數10項,獲得專利授權21項、軟件著作權4項,研制校準裝置3套,服務范圍從原材料品質控制到最終產品性能評價,涵蓋全鏈條計量測試需求,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在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的支持下,近年來宿遷市還圍繞電商產業發展,強化網絡交易市場建設,先后發布江蘇省首個《網絡交易經營者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地方標準,制定全省首個《花木直播合規經營指導手冊》,在沭陽縣開展以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為主的省級網絡交易監管創新試點。2023年5月,宿遷市成為江蘇省唯一一個獲批“全國首批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的地區。
改革破除“堵點” 提升監管質效
區域壁壘導致跨區域監管溯源分析難,多頭查、反復查給企業造成過重負擔等問題,是監管執法中的常見“堵點”。對此,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支持宿遷改革跨地區、跨部門監管方式,提升監管質效。
在跨地區監管方面,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支持宿遷市與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4市開展“蘇北五市”雙隨機聯動監管試點工作,探索建立“信用﹢跨區域﹢雙隨機”協同監管數據模型,在信息共享、源頭追溯、全鏈條聯動監管等方面創新協同監管模式。今年8月,試點工作在宿遷市正式啟動。
“以前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分別來檢查,我們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接待檢查。”宿遷經開區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多部門聯合檢查,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企業負擔小了很多。
抓好“民生小事” 回應群眾關切
圍繞電梯安全、校園食品安全、市場計量等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抓好“民生小事”,是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支持宿遷改革的另一著力點。
在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2023年11月,宿遷市在省內各設區市中率先構建電梯全生命周期保障體系,通過市場化路徑解決電梯保險經費來源可持續性問題,支持保險機構為電梯使用單位一體化提供日常維護保養、配件修理更換、檢驗檢測和安全責任險等全包式服務。今年1月,在全市開展電梯使用維保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對納入全生命周期保障體系的電梯安裝智慧服務終端,一方面接入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智慧服務平臺,一體化顯示電梯使用登記、檢驗檢測和維保等信息,方便群眾了解電梯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對接宿遷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全面提升應急救援效能。
2023年12月,宿遷市出臺江蘇省首個針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地方政府規章——《宿遷市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建設“陽光直采”平臺,對校園食堂食品配送情況在線監控,保障師生“舌尖上的安全”;今年5月至10月,開展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工作,在全市增配公平秤145臺,建設電子計價秤“一秤一碼”試點信息庫,累計綁碼集貿市場(含超市)50家,綁碼電子計價秤926臺,為群眾放心消費保駕護航。
- 山東放心消費進鄉村(2025-04-02)
- 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5-04-02)
- 貴州召開機動車檢測行業反壟斷提醒告誡會(2025-04-02)
- 江西明確地方標準管理10項重點任務(2025-04-02)
- 成都破解小微商戶跨境支付難題(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