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持續開展“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
截至10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酒類生產經營主體6318家次,發現酒類涉嫌違法線索40條,立案查處酒類生產經營違法案件34起,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起。自今年4月起,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制售“特供酒”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次專項行動的線下排查治理對象為,酒類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酒類銷售者,酒樓酒店,各類大中小餐飲服務提供者,酒類產品包裝盒、紙箱、酒瓶等包裝材料生產經營者,以及相關印刷廠、各類廣告主體等。南寧市市場監管部門利用網絡監測平臺和投訴舉報平臺,以網絡交易平臺、拍賣平臺、廣告發布媒介等為重點,全面開展對網絡商品交易及互聯網廣告信息的監測排查,搜集“特供酒”問題線索,對制售“特供酒”違法違規行為實施線上線下同步打擊,深挖源頭,鏟除不法行為鏈條,依法嚴打重處不法分子。
南寧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宣傳引導,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發布消費提示等方式,增強消費者對“特供酒”的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拒絕購買“特供酒”;加強對酒類生產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引導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生產、不銷售“特供酒”等違法產品,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指導廣西酒類行業協會建立酒類營銷宣傳自律機制,引導酒類經營者簽訂酒類行業自律自我承諾書,規范營銷行為。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開展“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督促酒類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及時排除風險隱患,做到誠信守法經營;加大線下排查、線上監測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酒類市場虛假廣告、假冒侵權、欺詐消費者等違法違規行為,凈化酒類市場環境,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截至10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酒類生產經營主體6318家次,發現酒類涉嫌違法線索40條,立案查處酒類生產經營違法案件34起,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起。自今年4月起,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制售“特供酒”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次專項行動的線下排查治理對象為,酒類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酒類銷售者,酒樓酒店,各類大中小餐飲服務提供者,酒類產品包裝盒、紙箱、酒瓶等包裝材料生產經營者,以及相關印刷廠、各類廣告主體等。南寧市市場監管部門利用網絡監測平臺和投訴舉報平臺,以網絡交易平臺、拍賣平臺、廣告發布媒介等為重點,全面開展對網絡商品交易及互聯網廣告信息的監測排查,搜集“特供酒”問題線索,對制售“特供酒”違法違規行為實施線上線下同步打擊,深挖源頭,鏟除不法行為鏈條,依法嚴打重處不法分子。
南寧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宣傳引導,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發布消費提示等方式,增強消費者對“特供酒”的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拒絕購買“特供酒”;加強對酒類生產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引導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生產、不銷售“特供酒”等違法產品,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指導廣西酒類行業協會建立酒類營銷宣傳自律機制,引導酒類經營者簽訂酒類行業自律自我承諾書,規范營銷行為。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開展“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督促酒類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及時排除風險隱患,做到誠信守法經營;加大線下排查、線上監測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酒類市場虛假廣告、假冒侵權、欺詐消費者等違法違規行為,凈化酒類市場環境,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山東放心消費進鄉村(2025-04-02)
- 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5-04-02)
- 貴州召開機動車檢測行業反壟斷提醒告誡會(2025-04-02)
- 江西明確地方標準管理10項重點任務(2025-04-02)
- 成都破解小微商戶跨境支付難題(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