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在福建首創數智化管理平臺提升特設安全監管效能
記者日前從福建省泉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在該局指導下建設的“泉州市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旅游觀光車數智化管理平臺”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正式啟用。這一平臺不僅是福建省首創,更是泉州市全面提升乘客游玩安全體驗的重要舉措。
作為實驗載體的泉州市八仙過海旅游度假區,正在探索如何通過“智慧監管”來增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效性。此次啟用的平臺遵循“頂層設計、增量開發、迭代升級”的整體思路,致力于打造一個全新的涉及旅游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體系,旨在解決在管理、使用、維保、救援及隱患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提升特種設備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舒適度。
首批試點項目在八仙過海旅游度假區成功驗收后,該平臺開始在泉州全市推廣,目前已有24家運營單位使用。為了消除管理真空地帶,實現資源的有效互動,該平臺嚴格實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的工作機制。至今,已有包括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及安全員在內的180名“三類人員”參與到這一平臺管理中,完成了超過1萬次日管控、1400多次周排查以及20多次月度調度數據提交。這使泉州市特種設備實現了透明化、動態化實時管理。
同時,該平臺還加強了數據動態采集工作,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放管服”的創新要求。運營單位可以即時且真實地反饋信息,這些信息再通過技術手段實時反饋至效能看板上,讓管理人員一目了然。此外,該平臺通過收集并分析包括114臺(套)大型游樂設施、3條客運索道以及19臺旅游觀光車在內的運行數據,運用大數據算法識別潛在的風險點,預測維護周期,為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科學依據,并通過集成多源數據的方式,可視化展示運營狀態,為管理者提供了決策依據。
在打破部門間“各自為政”的壁壘方面,該平臺實現了真正的“齊抓共管”。每臺設備都張貼了唯一的專屬二維碼,游客通過掃碼可以查詢到該設備的檢查記錄、維修記錄等信息,并能夠進行互動留言。這不僅增強了特種設備社會共治的效果,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該平臺還構建了基于大數據的應急決策支持系統,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有效調度市場監管、應急管理、文旅系統等各個級別的部門資源,同時,將響應時間從過去的半天縮短到了現在的半小時內。對于設備故障的管理也實現了閉環。系統能夠自動統計問題處理的時間效率,并對維修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目前已累計發現并整改308項隱患,整改率達到100%。
為了防止“單方管制”的態勢出現,該平臺采取“合作善治”的模式,建立了線上反饋渠道,鼓勵游客參與到游樂設施的安全監督,及時收集并回應公眾的關注點,持續優化服務品質,為游客的安全設立更高的保護標準,推動整個行業向著更高水平的安全管理和運營實踐邁進。數據共享有效促進了運營單位從消極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解決了企業自行檢查、日常維修保養記錄不完整,運行保障與事故記錄缺失的問題。
此外,由于缺乏信息化工具而采用的傳統紙質化管理方式所導致的信息更新滯后、信息調取和精準查找耗時長等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通過無紙化辦公,一年內能節省紙張約16萬張。同時,也建立了統一的管理標準,提高了運營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據介紹,監管部門可以在該平臺后臺隨時查看,及時了解設備的檢驗狀態、使用管理狀態以及技術檔案信息,從而倒逼企業落實其應承擔的主體責任,有效建立起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記者日前從福建省泉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在該局指導下建設的“泉州市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旅游觀光車數智化管理平臺”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正式啟用。這一平臺不僅是福建省首創,更是泉州市全面提升乘客游玩安全體驗的重要舉措。
作為實驗載體的泉州市八仙過海旅游度假區,正在探索如何通過“智慧監管”來增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效性。此次啟用的平臺遵循“頂層設計、增量開發、迭代升級”的整體思路,致力于打造一個全新的涉及旅游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體系,旨在解決在管理、使用、維保、救援及隱患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提升特種設備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舒適度。
首批試點項目在八仙過海旅游度假區成功驗收后,該平臺開始在泉州全市推廣,目前已有24家運營單位使用。為了消除管理真空地帶,實現資源的有效互動,該平臺嚴格實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的工作機制。至今,已有包括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及安全員在內的180名“三類人員”參與到這一平臺管理中,完成了超過1萬次日管控、1400多次周排查以及20多次月度調度數據提交。這使泉州市特種設備實現了透明化、動態化實時管理。
同時,該平臺還加強了數據動態采集工作,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放管服”的創新要求。運營單位可以即時且真實地反饋信息,這些信息再通過技術手段實時反饋至效能看板上,讓管理人員一目了然。此外,該平臺通過收集并分析包括114臺(套)大型游樂設施、3條客運索道以及19臺旅游觀光車在內的運行數據,運用大數據算法識別潛在的風險點,預測維護周期,為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科學依據,并通過集成多源數據的方式,可視化展示運營狀態,為管理者提供了決策依據。
在打破部門間“各自為政”的壁壘方面,該平臺實現了真正的“齊抓共管”。每臺設備都張貼了唯一的專屬二維碼,游客通過掃碼可以查詢到該設備的檢查記錄、維修記錄等信息,并能夠進行互動留言。這不僅增強了特種設備社會共治的效果,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該平臺還構建了基于大數據的應急決策支持系統,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有效調度市場監管、應急管理、文旅系統等各個級別的部門資源,同時,將響應時間從過去的半天縮短到了現在的半小時內。對于設備故障的管理也實現了閉環。系統能夠自動統計問題處理的時間效率,并對維修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目前已累計發現并整改308項隱患,整改率達到100%。
為了防止“單方管制”的態勢出現,該平臺采取“合作善治”的模式,建立了線上反饋渠道,鼓勵游客參與到游樂設施的安全監督,及時收集并回應公眾的關注點,持續優化服務品質,為游客的安全設立更高的保護標準,推動整個行業向著更高水平的安全管理和運營實踐邁進。數據共享有效促進了運營單位從消極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解決了企業自行檢查、日常維修保養記錄不完整,運行保障與事故記錄缺失的問題。
此外,由于缺乏信息化工具而采用的傳統紙質化管理方式所導致的信息更新滯后、信息調取和精準查找耗時長等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通過無紙化辦公,一年內能節省紙張約16萬張。同時,也建立了統一的管理標準,提高了運營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據介紹,監管部門可以在該平臺后臺隨時查看,及時了解設備的檢驗狀態、使用管理狀態以及技術檔案信息,從而倒逼企業落實其應承擔的主體責任,有效建立起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 山東放心消費進鄉村(2025-04-02)
- 安徽省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5-04-02)
- 貴州召開機動車檢測行業反壟斷提醒告誡會(2025-04-02)
- 江西明確地方標準管理10項重點任務(2025-04-02)
- 成都破解小微商戶跨境支付難題(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