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將制定163項地方標準
記者1月25日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經過征集遴選、審查論證、項目公示、征求意見等環節,2024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對外公布,共涉及項目163項。其中,在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期待方面,將制定《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基本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導醫服務規范》等標準。
據了解,這163項北京市地方標準項目計劃主要包含七大方面:
在著力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方面,圍繞做強做優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加氫站公共數據采集技術規范》。圍繞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布局,大力推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制定《智能網聯汽車封閉試驗場地測試技術規范》《自動駕駛地圖數據交換及服務接口規范》《車路云一體化路側智能基礎設施》等標準。
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方面,圍繞推進協同發展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制定《公路工程植材施工技術規范》《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術規程》《突發職業中毒現場調查及監測技術規范》。圍繞加強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制定《京津冀清潔生產協同審核導則》。
在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期待方面,聚焦“七有”“五性”,制定《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基本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導醫服務規范》《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設置與管理規范》等標準。圍繞擴大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制定《社區醫療中心老年慢病管理規范》。圍繞全面推進災后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制定《村鎮排水防澇技術規范》《社區韌性壓力測試技術導則》等標準。
在完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方面,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制定《菜市場智慧系統建設與應用規范》《應急避難場所運維技術導則》《智慧氣象標準編碼技術要求》等標準。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制定《傳統村落民居維護技術規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范》等標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氣候友好型評價技術規范》《土壤環境監測樣品制備與保存技術規范》《綠視率調查評估技術規程》等標準。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制定《電動汽車換電站建設及驗收規范》《建筑屋頂光伏應用條件評估技術規范》《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規范》等標準。
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方面,圍繞落實“北京服務”意見,制定《社會旅館設施與服務規范》《洗染企業服務質量評價規范》等標準。
在做好文化工作方面,圍繞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制定《長城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規范》《歷史建筑數字化技術規范》,研究《文物保護工程保養維護技術規范》。
在加快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方面,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制定《信息安全 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與評估指南》。圍繞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制定《社會單位和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地下變電站滅火系統技術規范》等標準。圍繞夯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提升城市安全運行水平,制定《企業安全生產信用評價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數據采集規范》《電動汽車充電站安全檢查技術規范》等標準,研究《醫療建筑抗震韌性評價規范》。
記者1月25日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經過征集遴選、審查論證、項目公示、征求意見等環節,2024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對外公布,共涉及項目163項。其中,在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期待方面,將制定《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基本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導醫服務規范》等標準。
據了解,這163項北京市地方標準項目計劃主要包含七大方面:
在著力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方面,圍繞做強做優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加氫站公共數據采集技術規范》。圍繞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布局,大力推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制定《智能網聯汽車封閉試驗場地測試技術規范》《自動駕駛地圖數據交換及服務接口規范》《車路云一體化路側智能基礎設施》等標準。
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方面,圍繞推進協同發展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制定《公路工程植材施工技術規范》《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術規程》《突發職業中毒現場調查及監測技術規范》。圍繞加強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制定《京津冀清潔生產協同審核導則》。
在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期待方面,聚焦“七有”“五性”,制定《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基本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導醫服務規范》《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設置與管理規范》等標準。圍繞擴大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制定《社區醫療中心老年慢病管理規范》。圍繞全面推進災后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制定《村鎮排水防澇技術規范》《社區韌性壓力測試技術導則》等標準。
在完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方面,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制定《菜市場智慧系統建設與應用規范》《應急避難場所運維技術導則》《智慧氣象標準編碼技術要求》等標準。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制定《傳統村落民居維護技術規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范》等標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氣候友好型評價技術規范》《土壤環境監測樣品制備與保存技術規范》《綠視率調查評估技術規程》等標準。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制定《電動汽車換電站建設及驗收規范》《建筑屋頂光伏應用條件評估技術規范》《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規范》等標準。
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方面,圍繞落實“北京服務”意見,制定《社會旅館設施與服務規范》《洗染企業服務質量評價規范》等標準。
在做好文化工作方面,圍繞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制定《長城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規范》《歷史建筑數字化技術規范》,研究《文物保護工程保養維護技術規范》。
在加快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方面,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制定《信息安全 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與評估指南》。圍繞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制定《社會單位和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地下變電站滅火系統技術規范》等標準。圍繞夯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提升城市安全運行水平,制定《企業安全生產信用評價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數據采集規范》《電動汽車充電站安全檢查技術規范》等標準,研究《醫療建筑抗震韌性評價規范》。
- 全方位立體化高效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2025-04-18)
- “小工藝”蘊藏“大智慧”——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中小微企業專利申請…(2025-04-18)
- 江西贛州:護航春耕生產 筑牢糧食安全“第一防線”(2025-04-18)
- 景德鎮為掛點企業安全“把脈問診”(2025-04-18)
- 江西九江:主動靠前合規指導 助力企業行穩致遠(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