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數字化監管典型案例公布湖北“三網一中心”智慧監管入選
1月8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推薦的《創建“三網一中心”數字化應用平臺打造智慧市場監管新范式》成功入選全國數字化監管典型案例。
據了解,首屆全國數字化監管典型案例征集活動遴選出的優秀案例,涉及市場監管、文化旅游、食品安全、醫療器械、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充分展示了各地區各行業數字化監管應用成果,發掘出了各有關單位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參考借鑒。
近年來,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聚焦經營主體發展需求、部門高效監管、群眾消費安全等關鍵性問題,以智慧監管為引擎,法治監管、信用監管相互促進,通過建設“智慧審批、智慧監管、智慧服務三張網+大數據能力中心”為主要內容的“三網一中心”,整合信息系統,打通數據孤島,推進智慧管理、智能運用,提高業務系統“含智量”,全面推動傳統監管模式向智慧監管、整體智治模式轉型,邁出數字政府市場智慧監管改革關鍵一步。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市場監管“三網一中心”是指集成行政審批業務的“智慧審批一張網”、統籌協同監管的“智慧監管一張網”、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的“智慧服務一張網”和匯集三網數據的“大數據能力中心”,相關系統平臺涵蓋市場監管全類別業務,應用貫通省、市、縣、所四級,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智慧監管應用體系,實現了行政審批“一網通辦”、綜合監管“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服”的市場監管大平臺。
記者了解到,目前,“三網一中心”主體架構已建成并在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廣泛運用,匯集數據10.6億條,納入監管事項262項、監管工作人員2.9萬名,開展檢查113萬次,檢查對象112萬個(戶)。一般檢查事項現場檢查用時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內,檢查數據核對整理用時由原來的1小時縮短至5分鐘,有效助力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明確監管靶向,開展精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
1月8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推薦的《創建“三網一中心”數字化應用平臺打造智慧市場監管新范式》成功入選全國數字化監管典型案例。
據了解,首屆全國數字化監管典型案例征集活動遴選出的優秀案例,涉及市場監管、文化旅游、食品安全、醫療器械、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充分展示了各地區各行業數字化監管應用成果,發掘出了各有關單位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參考借鑒。
近年來,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聚焦經營主體發展需求、部門高效監管、群眾消費安全等關鍵性問題,以智慧監管為引擎,法治監管、信用監管相互促進,通過建設“智慧審批、智慧監管、智慧服務三張網+大數據能力中心”為主要內容的“三網一中心”,整合信息系統,打通數據孤島,推進智慧管理、智能運用,提高業務系統“含智量”,全面推動傳統監管模式向智慧監管、整體智治模式轉型,邁出數字政府市場智慧監管改革關鍵一步。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市場監管“三網一中心”是指集成行政審批業務的“智慧審批一張網”、統籌協同監管的“智慧監管一張網”、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的“智慧服務一張網”和匯集三網數據的“大數據能力中心”,相關系統平臺涵蓋市場監管全類別業務,應用貫通省、市、縣、所四級,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智慧監管應用體系,實現了行政審批“一網通辦”、綜合監管“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服”的市場監管大平臺。
記者了解到,目前,“三網一中心”主體架構已建成并在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廣泛運用,匯集數據10.6億條,納入監管事項262項、監管工作人員2.9萬名,開展檢查113萬次,檢查對象112萬個(戶)。一般檢查事項現場檢查用時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內,檢查數據核對整理用時由原來的1小時縮短至5分鐘,有效助力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明確監管靶向,開展精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
- 全方位立體化高效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2025-04-18)
- “小工藝”蘊藏“大智慧”——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中小微企業專利申請…(2025-04-18)
- 江西贛州:護航春耕生產 筑牢糧食安全“第一防線”(2025-04-18)
- 景德鎮為掛點企業安全“把脈問診”(2025-04-18)
- 江西九江:主動靠前合規指導 助力企業行穩致遠(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