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陜甘青蒙聯合發布網購消費典型案例
如今在川渝陜甘青蒙六地,消費者面對網絡集中促銷,變得更加理性、客觀。因為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六地消費者組織剛剛聯合發布的一批典型案例猶如一聲警鐘,專門給人們提了醒。
為引導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理性消費,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陜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甘肅省消費者協會、青海省消費者協會、內蒙古自治區消費者協會近日聯合發布6件網購消費典型案例。
此次公布的網購消費典型案例涉及多類違法行為,其中包括下單成功不發貨、“發空單”誘導消費者確認收貨后失聯、宣傳商品與實物不符、直播間銷售“三無”產品以及誘導私下交易導致消費者遭遇“連環套”等。
在“‘發空單’誘導消費者確認收貨后失聯”案例中,來自重慶市的消費者王先生在一網店下單并支付6800元購買華為手機,幾天后商家要求消費者先確認收貨。由于物流顯示正在派送,王先生便點擊了“確認收貨”,但此后一直未收到手機且商家失聯。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查發現,該商家已經多次采用“發空單”誘導消費者先行確認收貨的方式非法獲利,且其在平臺的保證金已不足以賠付消費者損失。目前,王先生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川渝陜甘青蒙六地消費者組織提醒消費者:在參與網購促銷活動時,應選擇正規平臺,在充分了解商品詳情的前提下理性消費,并及時關注物流信息;應在開箱驗貨后再確認收貨,不要輕信商家或主播所謂的“最低價”宣傳。此外,應保存好購物憑證,如遇糾紛及時撥打12315、12345熱線電話,或向經營者所在地消費者組織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如今在川渝陜甘青蒙六地,消費者面對網絡集中促銷,變得更加理性、客觀。因為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六地消費者組織剛剛聯合發布的一批典型案例猶如一聲警鐘,專門給人們提了醒。
為引導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理性消費,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陜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甘肅省消費者協會、青海省消費者協會、內蒙古自治區消費者協會近日聯合發布6件網購消費典型案例。
此次公布的網購消費典型案例涉及多類違法行為,其中包括下單成功不發貨、“發空單”誘導消費者確認收貨后失聯、宣傳商品與實物不符、直播間銷售“三無”產品以及誘導私下交易導致消費者遭遇“連環套”等。
在“‘發空單’誘導消費者確認收貨后失聯”案例中,來自重慶市的消費者王先生在一網店下單并支付6800元購買華為手機,幾天后商家要求消費者先確認收貨。由于物流顯示正在派送,王先生便點擊了“確認收貨”,但此后一直未收到手機且商家失聯。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查發現,該商家已經多次采用“發空單”誘導消費者先行確認收貨的方式非法獲利,且其在平臺的保證金已不足以賠付消費者損失。目前,王先生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川渝陜甘青蒙六地消費者組織提醒消費者:在參與網購促銷活動時,應選擇正規平臺,在充分了解商品詳情的前提下理性消費,并及時關注物流信息;應在開箱驗貨后再確認收貨,不要輕信商家或主播所謂的“最低價”宣傳。此外,應保存好購物憑證,如遇糾紛及時撥打12315、12345熱線電話,或向經營者所在地消費者組織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 以創新破題 憑實干奮進(2025-04-19)
- 北京規范網絡銷售及直播帶貨領域不合理經營行為(2025-04-19)
- 幸福之花燦然開 援疆碩果格外甜——河南省市場監管系統助力新疆哈密質量和知識產權強市建…(2025-04-19)
- 北京發布2025年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工作方案(2025-04-19)
- 大新集中銷毀352個非法氣瓶(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