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化合作聯席會議在武漢召開
11月27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長江經濟帶11省市市場監管部門在武漢召開第二屆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化合作聯席會議。會議發布了《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化合作武漢倡議》《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化發展報告》《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區域協調地方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會議倡議,沿江11省市市場監管系統和各行各業標準化工作者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共創生態文明標準化全面合作新機制;服務高質量發展,共建生態文明標準化協調一致新體系;強化標準執行力,共推生態文明標準化協同治理新舉措;擴大社會參與度,共促生態文明標準化多元共治新格局;密切全流域協作,共享生態文明標準化創新發展新成果。上中下游聯起手來,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共同體,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標準力量。
會議認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強化區域標準化協同,共建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長江流域各地各部門尤其是標準化戰線的重要使命。以標準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更好發揮標準的標桿功能、約束功能、指導功能、組織功能和傳播功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標準化治理,有利于實現長江流域成果共享、政策互通、工作互融,有利于促進流域生態保護、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有利于最大程度發揮沿江省市各自優勢,共享資源、協同發展。
會議表示,長江生態文明標準化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沿線11省市要密切協作,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強區域標準化協同,著力推進區域標準化創新發展;要構建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新型區域生態文明標準體系,探索建立約定使用、共同制定、清單管理的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標準供給模式;要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夯實區域標準化技術支撐基礎,以標準化引領新興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進。
11月27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長江經濟帶11省市市場監管部門在武漢召開第二屆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化合作聯席會議。會議發布了《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化合作武漢倡議》《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化發展報告》《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區域協調地方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會議倡議,沿江11省市市場監管系統和各行各業標準化工作者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共創生態文明標準化全面合作新機制;服務高質量發展,共建生態文明標準化協調一致新體系;強化標準執行力,共推生態文明標準化協同治理新舉措;擴大社會參與度,共促生態文明標準化多元共治新格局;密切全流域協作,共享生態文明標準化創新發展新成果。上中下游聯起手來,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共同體,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標準力量。
會議認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強化區域標準化協同,共建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長江流域各地各部門尤其是標準化戰線的重要使命。以標準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更好發揮標準的標桿功能、約束功能、指導功能、組織功能和傳播功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標準化治理,有利于實現長江流域成果共享、政策互通、工作互融,有利于促進流域生態保護、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有利于最大程度發揮沿江省市各自優勢,共享資源、協同發展。
會議表示,長江生態文明標準化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沿線11省市要密切協作,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強區域標準化協同,著力推進區域標準化創新發展;要構建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新型區域生態文明標準體系,探索建立約定使用、共同制定、清單管理的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標準供給模式;要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夯實區域標準化技術支撐基礎,以標準化引領新興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進。
- 全方位立體化高效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2025-04-18)
- “小工藝”蘊藏“大智慧”——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中小微企業專利申請…(2025-04-18)
- 江西贛州:護航春耕生產 筑牢糧食安全“第一防線”(2025-04-18)
- 景德鎮為掛點企業安全“把脈問診”(2025-04-18)
- 江西九江:主動靠前合規指導 助力企業行穩致遠(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