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2條措施打造知識產權黃金生態鏈
近日,云南省市場監管局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云南省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22條措施,以扎實推進云南省知識產權強省戰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知識產權黃金生態鏈。《意見》規劃,到2030年,云南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1000家,商標品牌指導站超50家,執業專利代理師超400人。
聚焦創新需求激活發展動能
《意見》提出,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聚焦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綠色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重點產業領域,提供優質專業服務;助力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核心環節專利申請,謀劃制定國內外專利布局和商標注冊,助推重點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知識產權服務與產業深度融合,專利與標準融合,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與研發設計、金融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需求,幫助企業開展高價值專利布局、商標品牌培育、版權成果轉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等,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意見》要求,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面向農業農村,打通供需對接渠道,促進專利技術強農,推進農業專利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應用;促進地理標志興農,支撐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和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建設等工作;促進商標品牌富農,挖掘和依托地方優勢特色農業資源,助力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等,走產業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構建服務新體系改善服務供給
《意見》明確,吸引國外、省外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云南開展服務,梯度培育省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打造一批融入產業、服務區域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形成包括知識產權代理、專利信息利用、運營服務等內容的知識產權完整服務鏈;培育一批服務優質、創新性強、在全省具有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效應的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
《意見》提出,開展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鼓勵和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逐步拓展服務范圍、完善服務模式,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開展特色化、專業化服務,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持續提升專業服務質量,形成涵蓋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多元化綜合服務格局,打造形成知識產權高端服務業新高地,支撐知識產權制度高效運行。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發展環境
《意見》強調,要加強專利代理師執業備案,引導商標代理機構和從業人員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執業備案;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專項整治行動,在加強對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監管的同時,突出對人員的監管,加大對行業違法違規行為查辦力度,嚴厲打擊惡意商標注冊代理、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以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全覆蓋;推進知識產權代理信用評價管理,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提升監管效能;推進大數據監管,運用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評價系統及公開的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評價數據,提升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渠道作用,加強對知識產權服務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信息監控,及時受理群眾投訴舉報線索。深入推進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鼓勵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充分發揮社會評議和監督作用,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強化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經營、質量、信用、違法違規懲處等信息的公開,便于創新主體查詢辨別、評估風險、正確選擇適合的知識產權服務。
強化發展要素支撐夯實發展基礎
《意見》明確,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設立知識產權相關學科專業,增強知識產權學科專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充實知識產權服務業高端人才隊伍;對接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大數據中心,強化數據監管和信用評價,引導和優化服務供需對接,支撐知識產權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將知識產權服務業融入現代服務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服務模式。同時,鼓勵在專利導航、標準貫徹等領域,充分運用國家專利導航服務平臺和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標準推廣應用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提升專利導航、標準貫徹數字化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鼓勵服務機構開發使用專利導航數據產品、分析工具、應用平臺。
《意見》還提出,鼓勵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服務機構積極參與構建涵蓋基礎標準、支撐標準、產品標準、質量標準的知識產權服務業標準體系;爭創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基地,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貫標行動,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按照知識產權服務業分級分類評價標準,引導行業組織對知識產權服務業和從業人員開展分級分類評價,強化信用聯動和評價結果應用,推進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進一步優化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近日,云南省市場監管局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云南省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22條措施,以扎實推進云南省知識產權強省戰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知識產權黃金生態鏈。《意見》規劃,到2030年,云南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1000家,商標品牌指導站超50家,執業專利代理師超400人。
聚焦創新需求激活發展動能
《意見》提出,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聚焦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綠色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重點產業領域,提供優質專業服務;助力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核心環節專利申請,謀劃制定國內外專利布局和商標注冊,助推重點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知識產權服務與產業深度融合,專利與標準融合,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與研發設計、金融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需求,幫助企業開展高價值專利布局、商標品牌培育、版權成果轉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等,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意見》要求,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面向農業農村,打通供需對接渠道,促進專利技術強農,推進農業專利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應用;促進地理標志興農,支撐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和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建設等工作;促進商標品牌富農,挖掘和依托地方優勢特色農業資源,助力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等,走產業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構建服務新體系改善服務供給
《意見》明確,吸引國外、省外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云南開展服務,梯度培育省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打造一批融入產業、服務區域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形成包括知識產權代理、專利信息利用、運營服務等內容的知識產權完整服務鏈;培育一批服務優質、創新性強、在全省具有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效應的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
《意見》提出,開展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鼓勵和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逐步拓展服務范圍、完善服務模式,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開展特色化、專業化服務,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持續提升專業服務質量,形成涵蓋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多元化綜合服務格局,打造形成知識產權高端服務業新高地,支撐知識產權制度高效運行。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發展環境
《意見》強調,要加強專利代理師執業備案,引導商標代理機構和從業人員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執業備案;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專項整治行動,在加強對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監管的同時,突出對人員的監管,加大對行業違法違規行為查辦力度,嚴厲打擊惡意商標注冊代理、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以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全覆蓋;推進知識產權代理信用評價管理,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提升監管效能;推進大數據監管,運用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評價系統及公開的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評價數據,提升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渠道作用,加強對知識產權服務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信息監控,及時受理群眾投訴舉報線索。深入推進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鼓勵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充分發揮社會評議和監督作用,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強化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經營、質量、信用、違法違規懲處等信息的公開,便于創新主體查詢辨別、評估風險、正確選擇適合的知識產權服務。
強化發展要素支撐夯實發展基礎
《意見》明確,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設立知識產權相關學科專業,增強知識產權學科專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充實知識產權服務業高端人才隊伍;對接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大數據中心,強化數據監管和信用評價,引導和優化服務供需對接,支撐知識產權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將知識產權服務業融入現代服務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服務模式。同時,鼓勵在專利導航、標準貫徹等領域,充分運用國家專利導航服務平臺和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標準推廣應用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提升專利導航、標準貫徹數字化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鼓勵服務機構開發使用專利導航數據產品、分析工具、應用平臺。
《意見》還提出,鼓勵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服務機構積極參與構建涵蓋基礎標準、支撐標準、產品標準、質量標準的知識產權服務業標準體系;爭創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基地,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貫標行動,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按照知識產權服務業分級分類評價標準,引導行業組織對知識產權服務業和從業人員開展分級分類評價,強化信用聯動和評價結果應用,推進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進一步優化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 全方位立體化高效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2025-04-18)
- “小工藝”蘊藏“大智慧”——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中小微企業專利申請…(2025-04-18)
- 江西贛州:護航春耕生產 筑牢糧食安全“第一防線”(2025-04-18)
- 景德鎮為掛點企業安全“把脈問診”(2025-04-18)
- 江西九江:主動靠前合規指導 助力企業行穩致遠(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