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印發《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指南》
為加快建設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以下簡稱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推動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等落實回收主體責任,方便消費者規范交售,推動鋰電池安全、高效回收利用,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印發了《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為指導各地更好落實《建設指南》相關要求,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建設指南》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產業快速發展,據測算,目前共有存量電動自行車約3.8億輛,裝配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占比約20%。做好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對于緩解其隨意丟棄及二次利用流入市場帶來的安全風險,提升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鋰鈷鎳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支撐保障資源供應安全,助力電動自行車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督ㄔO指南》旨在為各地建設安全、便利、可靠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提供指導,推動廢鋰電池“應收盡收”和規范化綜合利用。
二、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的原則是什么?
《建設指南》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因地制宜、全鏈聯動、安全便民”的原則,重點考慮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堅持企業主體。推動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承擔鋰電池回收主體責任,通過自建、合作共建、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建立回收網絡,提供回收服務。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各地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作用,指導各地基于工作機制及職能分工、電動自行車區域分布、現有再生資源回收渠道等,因地制宜布局建設符合地方實際的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三是堅守安全底線?;厥辗站W點應落實安全、環保等方面的要求,運輸企業應遵循有關危險貨物運輸規定,確保鋰電池回收、貯存、轉運、利用等各環節的安全。四是做好關鍵環節銜接。包括流入不同回收渠道鋰電池的銜接,以及從報廢端到回收端、再到處理端的銜接。
三、各地可選擇哪些模式開展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工作?
《建設指南》提出,各地建設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應符合本地區實際,統籌回收服務網絡布局,選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提供回收服務:
(一)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可在有本品牌電動自行車銷售的行政區域自建鋰電池回收服務網絡。也可由地區銷售量大、綜合實力強的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牽頭,在有電動自行車銷售的行政區域建設運營回收服務網絡,其他生產企業可通過委托、合作等方式共享網點的回收服務。
(二)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生產企業可與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合作,建設鋰電池回收服務網絡,提供回收服務。
(三)用好現有各類回收途徑,如依托再生資源回收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等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或組織經銷售后服務網點、機動車拆解企業、第三方回收企業(機構)、鋰電池綜合利用企業等構建回收網絡,提供回收服務。鼓勵發揮中國資源循環集團、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等企業的作用。
(四)各地也可因地制宜選擇其他回收模式。
四、不同主體在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中要承擔什么責任?
(一)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一是承擔鋰電池回收主體責任,通過各類途徑在有產品銷售的行政區域提供回收服務。二是鼓勵產品銷售量大、經銷服務網絡覆蓋廣、工作基礎好的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構建回收服務網絡。三是在車輛用戶手冊或其它隨車交付文件中,說明回收服務網點查詢方式、不當處置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等信息。四是支持開通鋰電池回收熱線、開發移動應用程序,建立“線上預約、線下回收”的便民服務模式,開展鋰電池回收。
(二)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生產企業,應安全貯存在產品研制、生產、裝配等過程中產生的待報廢的鋰電池,規范移交至綜合利用企業。
(三)電動自行車共享運營企業、電池租賃運營企業、經銷售后服務網點以及電動自行車維修網點應將使用、運營、以舊換新、維修等過程中產生的待報廢的鋰電池安全貯存,通過規范渠道移交至回收服務網點或綜合利用企業。
(四)消費者個人用戶,應將電動自行車更換、報廢等過程中產生的待報廢的鋰電池通過規范渠道及時移交至回收服務網點。
(五)鼓勵發揮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作用,做好鋰電池處理。
五、各地可采取哪些措施,方便消費者移交待報廢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
一是支持各地發展鋰電池回收、運輸、處理一體化模式,做好回收服務與健康評估工作的銜接,減少中間環節。二是指導回收服務網點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設置提示性信息,標識為“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便于消費者規范移交。三是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充分發揮村(居)委會等基層組織的宣傳陣地優勢,公開回收服務網點信息,并加大對鋰電池的規范回收和科學處理的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引導消費者規范移交鋰電池。
為加快建設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以下簡稱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推動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等落實回收主體責任,方便消費者規范交售,推動鋰電池安全、高效回收利用,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印發了《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為指導各地更好落實《建設指南》相關要求,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建設指南》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產業快速發展,據測算,目前共有存量電動自行車約3.8億輛,裝配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占比約20%。做好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對于緩解其隨意丟棄及二次利用流入市場帶來的安全風險,提升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鋰鈷鎳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支撐保障資源供應安全,助力電動自行車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督ㄔO指南》旨在為各地建設安全、便利、可靠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提供指導,推動廢鋰電池“應收盡收”和規范化綜合利用。
二、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的原則是什么?
《建設指南》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因地制宜、全鏈聯動、安全便民”的原則,重點考慮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堅持企業主體。推動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承擔鋰電池回收主體責任,通過自建、合作共建、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建立回收網絡,提供回收服務。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各地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作用,指導各地基于工作機制及職能分工、電動自行車區域分布、現有再生資源回收渠道等,因地制宜布局建設符合地方實際的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三是堅守安全底線?;厥辗站W點應落實安全、環保等方面的要求,運輸企業應遵循有關危險貨物運輸規定,確保鋰電池回收、貯存、轉運、利用等各環節的安全。四是做好關鍵環節銜接。包括流入不同回收渠道鋰電池的銜接,以及從報廢端到回收端、再到處理端的銜接。
三、各地可選擇哪些模式開展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工作?
《建設指南》提出,各地建設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應符合本地區實際,統籌回收服務網絡布局,選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提供回收服務:
(一)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可在有本品牌電動自行車銷售的行政區域自建鋰電池回收服務網絡。也可由地區銷售量大、綜合實力強的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牽頭,在有電動自行車銷售的行政區域建設運營回收服務網絡,其他生產企業可通過委托、合作等方式共享網點的回收服務。
(二)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生產企業可與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合作,建設鋰電池回收服務網絡,提供回收服務。
(三)用好現有各類回收途徑,如依托再生資源回收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等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或組織經銷售后服務網點、機動車拆解企業、第三方回收企業(機構)、鋰電池綜合利用企業等構建回收網絡,提供回收服務。鼓勵發揮中國資源循環集團、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等企業的作用。
(四)各地也可因地制宜選擇其他回收模式。
四、不同主體在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回收利用中要承擔什么責任?
(一)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一是承擔鋰電池回收主體責任,通過各類途徑在有產品銷售的行政區域提供回收服務。二是鼓勵產品銷售量大、經銷服務網絡覆蓋廣、工作基礎好的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構建回收服務網絡。三是在車輛用戶手冊或其它隨車交付文件中,說明回收服務網點查詢方式、不當處置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等信息。四是支持開通鋰電池回收熱線、開發移動應用程序,建立“線上預約、線下回收”的便民服務模式,開展鋰電池回收。
(二)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生產企業,應安全貯存在產品研制、生產、裝配等過程中產生的待報廢的鋰電池,規范移交至綜合利用企業。
(三)電動自行車共享運營企業、電池租賃運營企業、經銷售后服務網點以及電動自行車維修網點應將使用、運營、以舊換新、維修等過程中產生的待報廢的鋰電池安全貯存,通過規范渠道移交至回收服務網點或綜合利用企業。
(四)消費者個人用戶,應將電動自行車更換、報廢等過程中產生的待報廢的鋰電池通過規范渠道及時移交至回收服務網點。
(五)鼓勵發揮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作用,做好鋰電池處理。
五、各地可采取哪些措施,方便消費者移交待報廢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
一是支持各地發展鋰電池回收、運輸、處理一體化模式,做好回收服務與健康評估工作的銜接,減少中間環節。二是指導回收服務網點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設置提示性信息,標識為“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便于消費者規范移交。三是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充分發揮村(居)委會等基層組織的宣傳陣地優勢,公開回收服務網點信息,并加大對鋰電池的規范回收和科學處理的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引導消費者規范移交鋰電池。
- 核心CPI溫和上漲 供需結構有所改善——透視一季度物價走勢(2025-04-11)
- 12部門聯合發文,關系你的健康,國家要做這些!(2025-04-11)
- 中小企業發展指數上升傳遞哪些信號? (2025-04-11)
- 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給“China Travel”添力(2025-04-11)
- 從以舊換新看綠色消費——消費新亮點 發展新賽道(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