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發布會解讀中央一號文件——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日前,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向社會公布。在國務院新聞辦2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過去一年,我們克服了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
中央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將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兩個持續、四個著力”。“兩個持續”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四個著力”是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
保障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韓文秀介紹,去年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增產,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歷史性突破1.4萬億斤,大豆產量保持在2000萬噸以上,“米袋子”更滿,“菜籃子”更豐富,各類農產品供給充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要位置,要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把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去年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低迷,有些品種價格跌幅較大,影響農業生產經營效益。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表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從生產、消費、貿易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促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保護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
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近年來,我國耕地數量逐步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質量總體上不高,耕地占用和保護之間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在加強耕地保護方面,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在嚴守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管住耕地用途幾方面作了部署。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是“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韓文秀介紹,過去一年,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保持穩中有增,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扛穩責任,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勁,慎終如始做好監測幫扶工作。韓文秀建議,監測方面,要加強工作統籌和信息共享,提高監測效率;幫扶方面,要強化幫扶措施的針對性、實效性,分類落實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以及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開發式幫扶措施,確保穩定消除返貧致貧的風險。
“過渡期結束之后,幫扶政策不會‘急剎車’,而是要分類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的制度機制。”韓文秀表示,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當前正組織對5年過渡期進行總體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之上,分類優化完善各項幫扶政策,研究制定過渡期后幫扶政策體系。
持續改善農村民生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持續改善農村民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應有之義。祝衛東介紹,中央一號文件統籌部署鄉村建設和治理重點任務,著力推動鄉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地全面提升。
當前,我國城鎮化仍在快速發展,鄉村人口持續減少,村莊格局加速演變,要順應人口變化趨勢,合理確定村莊建設重點和優先順序,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
農村基礎設施是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的“硬件”基礎。過去一年,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快補上,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達到13萬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超過95%,農村民生事業取得新進步。祝衛東強調,要統籌考慮地方財力、農民需要和接受程度,解決老百姓在用水用電、交通出行、住房安全等方面的困難,集中力量辦成一批農民群眾急需急盼的實事。
公共服務是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的“軟件”,目前仍存在差距。祝衛東介紹,文件針對農民群眾上學看病、養老撫幼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積極回應民生關切。教育方面,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全面加強農村學生營養餐管理;醫療方面,推動醫療衛生人員和服務下沉,讓農民看病就醫更加便利;養老方面,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解決農民養老方面的后顧之憂。
日前,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向社會公布。在國務院新聞辦2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過去一年,我們克服了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
中央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將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兩個持續、四個著力”。“兩個持續”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四個著力”是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
保障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韓文秀介紹,去年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增產,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歷史性突破1.4萬億斤,大豆產量保持在2000萬噸以上,“米袋子”更滿,“菜籃子”更豐富,各類農產品供給充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要位置,要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把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去年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低迷,有些品種價格跌幅較大,影響農業生產經營效益。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表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從生產、消費、貿易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促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保護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
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近年來,我國耕地數量逐步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質量總體上不高,耕地占用和保護之間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在加強耕地保護方面,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在嚴守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管住耕地用途幾方面作了部署。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是“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韓文秀介紹,過去一年,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保持穩中有增,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扛穩責任,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勁,慎終如始做好監測幫扶工作。韓文秀建議,監測方面,要加強工作統籌和信息共享,提高監測效率;幫扶方面,要強化幫扶措施的針對性、實效性,分類落實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以及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開發式幫扶措施,確保穩定消除返貧致貧的風險。
“過渡期結束之后,幫扶政策不會‘急剎車’,而是要分類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的制度機制。”韓文秀表示,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當前正組織對5年過渡期進行總體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之上,分類優化完善各項幫扶政策,研究制定過渡期后幫扶政策體系。
持續改善農村民生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持續改善農村民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應有之義。祝衛東介紹,中央一號文件統籌部署鄉村建設和治理重點任務,著力推動鄉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地全面提升。
當前,我國城鎮化仍在快速發展,鄉村人口持續減少,村莊格局加速演變,要順應人口變化趨勢,合理確定村莊建設重點和優先順序,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
農村基礎設施是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的“硬件”基礎。過去一年,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快補上,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達到13萬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超過95%,農村民生事業取得新進步。祝衛東強調,要統籌考慮地方財力、農民需要和接受程度,解決老百姓在用水用電、交通出行、住房安全等方面的困難,集中力量辦成一批農民群眾急需急盼的實事。
公共服務是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的“軟件”,目前仍存在差距。祝衛東介紹,文件針對農民群眾上學看病、養老撫幼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積極回應民生關切。教育方面,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全面加強農村學生營養餐管理;醫療方面,推動醫療衛生人員和服務下沉,讓農民看病就醫更加便利;養老方面,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解決農民養老方面的后顧之憂。
- 核心CPI溫和上漲 供需結構有所改善——透視一季度物價走勢(2025-04-11)
- 12部門聯合發文,關系你的健康,國家要做這些!(2025-04-11)
- 中小企業發展指數上升傳遞哪些信號? (2025-04-11)
- 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給“China Travel”添力(2025-04-11)
- 從以舊換新看綠色消費——消費新亮點 發展新賽道(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