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更新建設宜居城市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消息,全國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過6.6萬個,完成投資2.6萬億元。這些項目涵蓋既有建筑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等多個方面。城市更新是拉動投資和就業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城市更新要持續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在更高水平上賦能城市發展,努力打造出更多宜居宜業、精致精美的現代化城市。
城市更新不是“面子工程”,要堅持百姓需求導向。城市更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滿足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陳舊、老舊小區“臟亂差”等問題凸顯,城市更新就是要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的改造提質增效,解決“城市病”,提升百姓幸福感。各地在城市更新中重點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推動街區建設等項目,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聽取百姓意見建議、切實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讓城市環境更優美、功能更完善、百姓更滿意。
城市更新要注重“里子”,提升城市安全和韌性。城市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化底線思維,補齊安全短板,增強抵御各類風險的能力。比如,城市更新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對城市進行“全方位體檢”,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實現對城市燃氣、橋梁、隧道、供排水、綜合管廊等全覆蓋;針對汛期暴雨襲擊多個城市暴露出的城市排水防澇突出“短板”,要進一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等。通過城市更新提升城市韌性,更好應對洪水內澇等自然災害,不斷提升百姓安全感。
城市更新要賦能發展,推動城市產業升級。老建筑改造不是要大拆大建,而是要發掘其中蘊含的鄉愁,在功能上進行“翻新”賦能。比如,不少城市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升級公共空間、盤活閑置資源、引入新經濟業態和多元消費場景等舉措,打造創意街區、發展文旅產業,使老街區煥發新生機、老房子擁有新作為,城市的鄉愁寄寓其中,城市的歷史在流淌,吸引了游客、增長了人氣,推動了產業發展、激活了區域經濟,推動城市實現“二次生長”。
城市更新要更智慧,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現代化城市發展,離不開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城市更新要做好“精細”文章,智慧化手段少不了。在城市更新中,要注重運用好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城市運行的智慧大腦,注重城市數據的收集、分析、應用,用數字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城市變得更“聰明”,讓城市管理者更能精準把脈,推動城市發展更健康,這也是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關鍵所在。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消息,全國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過6.6萬個,完成投資2.6萬億元。這些項目涵蓋既有建筑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等多個方面。城市更新是拉動投資和就業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城市更新要持續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在更高水平上賦能城市發展,努力打造出更多宜居宜業、精致精美的現代化城市。
城市更新不是“面子工程”,要堅持百姓需求導向。城市更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滿足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陳舊、老舊小區“臟亂差”等問題凸顯,城市更新就是要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的改造提質增效,解決“城市病”,提升百姓幸福感。各地在城市更新中重點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推動街區建設等項目,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聽取百姓意見建議、切實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讓城市環境更優美、功能更完善、百姓更滿意。
城市更新要注重“里子”,提升城市安全和韌性。城市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化底線思維,補齊安全短板,增強抵御各類風險的能力。比如,城市更新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對城市進行“全方位體檢”,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實現對城市燃氣、橋梁、隧道、供排水、綜合管廊等全覆蓋;針對汛期暴雨襲擊多個城市暴露出的城市排水防澇突出“短板”,要進一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等。通過城市更新提升城市韌性,更好應對洪水內澇等自然災害,不斷提升百姓安全感。
城市更新要賦能發展,推動城市產業升級。老建筑改造不是要大拆大建,而是要發掘其中蘊含的鄉愁,在功能上進行“翻新”賦能。比如,不少城市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升級公共空間、盤活閑置資源、引入新經濟業態和多元消費場景等舉措,打造創意街區、發展文旅產業,使老街區煥發新生機、老房子擁有新作為,城市的鄉愁寄寓其中,城市的歷史在流淌,吸引了游客、增長了人氣,推動了產業發展、激活了區域經濟,推動城市實現“二次生長”。
城市更新要更智慧,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現代化城市發展,離不開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城市更新要做好“精細”文章,智慧化手段少不了。在城市更新中,要注重運用好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城市運行的智慧大腦,注重城市數據的收集、分析、應用,用數字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城市變得更“聰明”,讓城市管理者更能精準把脈,推動城市發展更健康,這也是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關鍵所在。
- 到2030年,建設一百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戶外運動將迎來更多好去處(2025-04-17)
- 首個體育金融服務指導意見 專家這樣說(2025-04-17)
- 經濟數據速覽:10組數字看一季度中國經濟(2025-04-1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研誠信建設的通知》政策解讀(2025-04-17)
- 圖表:一季度1.63億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