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再次更新
時隔三年,《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再次更新,從2021年版升級為2024年版。
國務院總理李強8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包括《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以下簡稱《清單》)在內的一系列重磅文件。
各界對《清單》更新早有期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
今年3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行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包括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其中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已經實現了制造業清零。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抓緊修訂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實現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清零。
8月16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將繼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盡快修訂和發布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當時,李詠箑表示,商務部將推出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舉措,將繼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盡快修訂和發布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制造業領域限制措施“清零”,推動在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地擴大開放。推動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試點示范。此外,我們還將修訂和發布《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進一步放寬外國投資者戰略投資上市公司的限制,拓寬外商投資的渠道,引導更多的優質外資進入資本市場長期投資。
時光回溯到2013年。彼時,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中國第一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實施。十多年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多次“瘦身”,折射出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也為全球投資者共享中國發展紅利創造了條件。
負面清單釋放了積極的開放信號。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采取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復雜背景下,中國通過擴大外資準入,優化負面清單,堅定地表明了推進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的決心,踐行“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化進程。特別是顯著擴大的服務業開放是一大亮點,這也與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和趨勢相適應。我們期待新的政策能降低信息技術、金融、商務等服務業的貿易成本和外部不確定性,能激勵外資更多積極參與中國市場,共創發展新機遇。
負面清單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寫照。政府對市場準入的限制和審批、核準職能減少,意味著簡政放權,政府的角色將更多地從事前監管切換到事中事后的監管模式,形成政府職能聚焦制定規則、服務企業的新機制。過去多年來,負面清單的推出與更新也伴隨著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我國正在不斷為各類主體創造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資和營商環境。
負面清單同時也是鼓勵競爭的信號。相對于正面清單,負面清單符合“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法治理念。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運行產生階段性變化,傳統發展動能與新動能更替,我們早已意識到不能再依賴國際分工與合作的低成本優勢。推出并逐步縮小負面清單,更好擴大外資準入將會強化市場競爭,刺激本土企業通過開放和創新以提高企業和產品競爭力,有效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我們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制造業大國,擴大外資一方面可以帶來更為先進的外資技術,主動引導國內制造業行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能推動國內制造行業轉型升級,更好推動產業升級。
一張負面清單,折射出我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十余年來,清單上的每一個“減法”,都意味著一個更加開放的領域,并帶來實實在在的開放效果。我們期待以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對接的制度型開放越走越深,以“小小清單”撬動大發展。
時隔三年,《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再次更新,從2021年版升級為2024年版。
國務院總理李強8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包括《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以下簡稱《清單》)在內的一系列重磅文件。
各界對《清單》更新早有期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
今年3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行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包括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其中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已經實現了制造業清零。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抓緊修訂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實現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清零。
8月16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將繼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盡快修訂和發布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當時,李詠箑表示,商務部將推出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舉措,將繼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盡快修訂和發布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制造業領域限制措施“清零”,推動在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地擴大開放。推動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試點示范。此外,我們還將修訂和發布《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進一步放寬外國投資者戰略投資上市公司的限制,拓寬外商投資的渠道,引導更多的優質外資進入資本市場長期投資。
時光回溯到2013年。彼時,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中國第一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實施。十多年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多次“瘦身”,折射出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也為全球投資者共享中國發展紅利創造了條件。
負面清單釋放了積極的開放信號。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采取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復雜背景下,中國通過擴大外資準入,優化負面清單,堅定地表明了推進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的決心,踐行“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化進程。特別是顯著擴大的服務業開放是一大亮點,這也與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和趨勢相適應。我們期待新的政策能降低信息技術、金融、商務等服務業的貿易成本和外部不確定性,能激勵外資更多積極參與中國市場,共創發展新機遇。
負面清單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寫照。政府對市場準入的限制和審批、核準職能減少,意味著簡政放權,政府的角色將更多地從事前監管切換到事中事后的監管模式,形成政府職能聚焦制定規則、服務企業的新機制。過去多年來,負面清單的推出與更新也伴隨著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我國正在不斷為各類主體創造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資和營商環境。
負面清單同時也是鼓勵競爭的信號。相對于正面清單,負面清單符合“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法治理念。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運行產生階段性變化,傳統發展動能與新動能更替,我們早已意識到不能再依賴國際分工與合作的低成本優勢。推出并逐步縮小負面清單,更好擴大外資準入將會強化市場競爭,刺激本土企業通過開放和創新以提高企業和產品競爭力,有效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我們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制造業大國,擴大外資一方面可以帶來更為先進的外資技術,主動引導國內制造業行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能推動國內制造行業轉型升級,更好推動產業升級。
一張負面清單,折射出我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十余年來,清單上的每一個“減法”,都意味著一個更加開放的領域,并帶來實實在在的開放效果。我們期待以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對接的制度型開放越走越深,以“小小清單”撬動大發展。
- 到2030年,建設一百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戶外運動將迎來更多好去處(2025-04-17)
- 首個體育金融服務指導意見 專家這樣說(2025-04-17)
- 經濟數據速覽:10組數字看一季度中國經濟(2025-04-1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研誠信建設的通知》政策解讀(2025-04-17)
- 圖表:一季度1.63億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