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布局建設的指導意見》解讀
近期,國家郵政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了《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布局建設的指導意見》(國郵發〔2024〕27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了便于理解《指導意見》,推動貫徹實施,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關于《指導意見》的出臺背景
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是暢通經濟循環、連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引領現代物流發展的戰略性先導性基礎設施,對服務保障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完善郵政快遞等基礎設施網絡,到2035年建設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建設全球集散分撥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中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優化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布局,加快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國家郵政局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的出臺,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的重要舉措。
二、關于《指導意見》的總體考慮
出臺《指導意見》,旨在優化完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布局,強化國家郵政快遞樞紐集聚輻射功能,推動郵政快遞組織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設施設備應用,全面提升服務效率效益和質量水平。布局和建設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堅持科學布局、統籌推進,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創新驅動、融合協同,堅持智能高效、綠色發展。到2027年,初步建成3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在全國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到2035年,建成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智慧高效、綠色安全的國家郵政快遞樞紐網絡。
三、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城市布局的總體導向
一是滿足暢通全球貿易流通和國內大循環的寄遞需求,依托重點航空、鐵路、公路口岸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布局全球性、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二是更好服務支撐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統籌考慮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協調發展,在交通區位好、經濟潛力大、市場活力足、國際競爭力強、區域帶動明顯的城市,布局國家郵政快遞樞紐。三是有效銜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優先考慮在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和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布局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四是在郵政快遞市場規模大、業務范圍廣、輻射能力強、企業樞紐密集的城市,布局國家郵政快遞樞紐。
四、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城市的基礎布局
在全國布局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包括15個左右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20個左右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45個左右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每個樞紐可因地制宜布局建設1-3個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功能區(統稱“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樞紐功能區由相應城市承載。依據城市戰略定位、輻射集聚作用、郵件快件處理能力等基礎構成,統籌考慮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需要,結合郵政快遞企業現有樞紐格局,在全國選取10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指導意見》提出的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屬于基礎布局,可根據建設發展情況予以動態調整。
五、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的重點任務
一是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樞紐。按照“樞紐城市--樞紐功能區”的空間設計,遵循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準則,強化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服務功能,推動國家郵政快遞樞紐集約建設。二是加快重點領域樞紐建設。推進重點區域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加快制造業產業集群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打造一批服務商貿的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在鮮活農產品主要產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設國家郵政快遞樞紐。三是發揮企業經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企業資源整合,提升樞紐公共服務能力。四是加強科技賦能樞紐建設。加強現代科技應用,加強綠色技術應用,強化公共信息對接協同。五是培育發展特色樞紐經濟。推動樞紐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打造國家郵政快遞樞紐經濟區。
六、關于《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確保《指導意見》落地實施,提出了加強統籌協調、壓實主體責任、完善支持政策、強化資金保障四項保障措施。國家郵政局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指導,制定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標準指南,分批次核準認定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對達不到建設要求或無法有效推進樞紐建設的承載城市予以動態調整。
近期,國家郵政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了《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布局建設的指導意見》(國郵發〔2024〕27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了便于理解《指導意見》,推動貫徹實施,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關于《指導意見》的出臺背景
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是暢通經濟循環、連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引領現代物流發展的戰略性先導性基礎設施,對服務保障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完善郵政快遞等基礎設施網絡,到2035年建設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建設全球集散分撥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中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優化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布局,加快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國家郵政局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的出臺,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的重要舉措。
二、關于《指導意見》的總體考慮
出臺《指導意見》,旨在優化完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布局,強化國家郵政快遞樞紐集聚輻射功能,推動郵政快遞組織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設施設備應用,全面提升服務效率效益和質量水平。布局和建設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堅持科學布局、統籌推進,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創新驅動、融合協同,堅持智能高效、綠色發展。到2027年,初步建成3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在全國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到2035年,建成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智慧高效、綠色安全的國家郵政快遞樞紐網絡。
三、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城市布局的總體導向
一是滿足暢通全球貿易流通和國內大循環的寄遞需求,依托重點航空、鐵路、公路口岸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布局全球性、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二是更好服務支撐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統籌考慮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協調發展,在交通區位好、經濟潛力大、市場活力足、國際競爭力強、區域帶動明顯的城市,布局國家郵政快遞樞紐。三是有效銜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優先考慮在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和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布局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四是在郵政快遞市場規模大、業務范圍廣、輻射能力強、企業樞紐密集的城市,布局國家郵政快遞樞紐。
四、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城市的基礎布局
在全國布局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包括15個左右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20個左右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45個左右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每個樞紐可因地制宜布局建設1-3個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功能區(統稱“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樞紐功能區由相應城市承載。依據城市戰略定位、輻射集聚作用、郵件快件處理能力等基礎構成,統籌考慮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需要,結合郵政快遞企業現有樞紐格局,在全國選取10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指導意見》提出的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屬于基礎布局,可根據建設發展情況予以動態調整。
五、關于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的重點任務
一是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樞紐。按照“樞紐城市--樞紐功能區”的空間設計,遵循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準則,強化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服務功能,推動國家郵政快遞樞紐集約建設。二是加快重點領域樞紐建設。推進重點區域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加快制造業產業集群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打造一批服務商貿的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在鮮活農產品主要產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設國家郵政快遞樞紐。三是發揮企業經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企業資源整合,提升樞紐公共服務能力。四是加強科技賦能樞紐建設。加強現代科技應用,加強綠色技術應用,強化公共信息對接協同。五是培育發展特色樞紐經濟。推動樞紐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打造國家郵政快遞樞紐經濟區。
六、關于《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確保《指導意見》落地實施,提出了加強統籌協調、壓實主體責任、完善支持政策、強化資金保障四項保障措施。國家郵政局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指導,制定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建設標準指南,分批次核準認定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對達不到建設要求或無法有效推進樞紐建設的承載城市予以動態調整。
- 到2030年,建設一百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戶外運動將迎來更多好去處(2025-04-17)
- 首個體育金融服務指導意見 專家這樣說(2025-04-17)
- 經濟數據速覽:10組數字看一季度中國經濟(2025-04-1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研誠信建設的通知》政策解讀(2025-04-17)
- 圖表:一季度1.63億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