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下?!碧鞂挼亻?/span>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海洋經濟開局良好,資源能源供應能力持續提升。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4萬億元,同比增長5.7%;海洋原油、天然氣分別增長5.5%、10%;海洋貨物周轉量、海洋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8.9%、7.7%;海洋旅游業加快復蘇,海洋客運量已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09%。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海洋經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如何通過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實現涉海資源高效整合和優化配置,持續生成海洋經濟新動能,值得分析。
目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其中海洋經濟整體實現了強勁復蘇,主要表現為海洋能源增儲上產成效明顯,“藍色糧倉”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海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海洋漁業、船舶工業、旅游業等傳統產業效益明顯提升,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總體向好。同時,海洋對外貿易穩步回升,今年一季度我國沿海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超10%,海運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4%。不過,具體到海洋經濟的數字化發展,當前“數字下海”的速度和力度仍顯滯后,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科技與海洋產業結合起步晚、還不夠充分,海洋漁業、裝備載體、海洋運輸等行業的發展空間仍然較大?;诖?,未來要加快數字科技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努力提升海洋經濟的智慧化水平。
激活發展動能。海洋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競技場,數字科技是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船舶、港口、航運、漁業等領域的研發應用。建設海上信息高速公路、海底數據中心等,打造藍色經濟引擎,實現海洋資源信息的共享與互聯互通。通過建立海洋經濟運行智慧管理平臺等,匯聚海洋經濟數據,暢通數據鏈條,優化海洋資源配置,激活發展動能,以藍色引擎提升海洋經濟整體競爭力。
打造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依托數字化改革,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分層次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數據要素與傳統海洋生產要素深度融合,建設海洋大數據平臺,帶動海洋養殖、船舶港口、油氣能源、文化旅游等傳統產業設備改造和工藝革新,助推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儀器裝備與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并積極開辟“藍碳”經濟等海洋未來產業新賽道。在數字科技驅動下,打造協同高效、競爭力強的海洋優勢產業集群。
促進海洋經濟綠色轉型。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開發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波浪能等海洋綠色能源,扶持海洋產業低碳融合新業態;建設智慧漁場,打造環境友好型“海上糧倉”,推進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運用可視化溯源技術,健全海洋生態數字化監測系統,實現監測平臺“上船入海”,持續優化海洋生態環境,實現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共存。
深化海洋經濟國際合作。秉持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探索以數字科技推動海洋經濟國際合作機制。努力推進數字模擬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建立海洋數據平臺,加強各國之間海洋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各國在海洋科研、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等領域的合作,實現海洋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國際合作提供數據支持。通過衛星、遙感等設備的數據采集,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和治理,推動各國共同應對海洋環境變化,提升海洋安全,確??沙掷m發展。(李文娟、邢文佳)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海洋經濟開局良好,資源能源供應能力持續提升。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4萬億元,同比增長5.7%;海洋原油、天然氣分別增長5.5%、10%;海洋貨物周轉量、海洋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8.9%、7.7%;海洋旅游業加快復蘇,海洋客運量已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09%。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海洋經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如何通過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實現涉海資源高效整合和優化配置,持續生成海洋經濟新動能,值得分析。
目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其中海洋經濟整體實現了強勁復蘇,主要表現為海洋能源增儲上產成效明顯,“藍色糧倉”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海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海洋漁業、船舶工業、旅游業等傳統產業效益明顯提升,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總體向好。同時,海洋對外貿易穩步回升,今年一季度我國沿海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超10%,海運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4%。不過,具體到海洋經濟的數字化發展,當前“數字下海”的速度和力度仍顯滯后,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科技與海洋產業結合起步晚、還不夠充分,海洋漁業、裝備載體、海洋運輸等行業的發展空間仍然較大?;诖?,未來要加快數字科技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努力提升海洋經濟的智慧化水平。
激活發展動能。海洋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競技場,數字科技是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船舶、港口、航運、漁業等領域的研發應用。建設海上信息高速公路、海底數據中心等,打造藍色經濟引擎,實現海洋資源信息的共享與互聯互通。通過建立海洋經濟運行智慧管理平臺等,匯聚海洋經濟數據,暢通數據鏈條,優化海洋資源配置,激活發展動能,以藍色引擎提升海洋經濟整體競爭力。
打造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依托數字化改革,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分層次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數據要素與傳統海洋生產要素深度融合,建設海洋大數據平臺,帶動海洋養殖、船舶港口、油氣能源、文化旅游等傳統產業設備改造和工藝革新,助推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儀器裝備與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并積極開辟“藍碳”經濟等海洋未來產業新賽道。在數字科技驅動下,打造協同高效、競爭力強的海洋優勢產業集群。
促進海洋經濟綠色轉型。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開發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波浪能等海洋綠色能源,扶持海洋產業低碳融合新業態;建設智慧漁場,打造環境友好型“海上糧倉”,推進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運用可視化溯源技術,健全海洋生態數字化監測系統,實現監測平臺“上船入海”,持續優化海洋生態環境,實現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共存。
深化海洋經濟國際合作。秉持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探索以數字科技推動海洋經濟國際合作機制。努力推進數字模擬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建立海洋數據平臺,加強各國之間海洋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各國在海洋科研、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等領域的合作,實現海洋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國際合作提供數據支持。通過衛星、遙感等設備的數據采集,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和治理,推動各國共同應對海洋環境變化,提升海洋安全,確??沙掷m發展。(李文娟、邢文佳)
- 到2030年,建設一百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戶外運動將迎來更多好去處(2025-04-17)
- 首個體育金融服務指導意見 專家這樣說(2025-04-17)
- 經濟數據速覽:10組數字看一季度中國經濟(2025-04-1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研誠信建設的通知》政策解讀(2025-04-17)
- 圖表:一季度1.63億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