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發文,招投標要這樣改革→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打破條塊分割、行業壁壘,推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招標投標市場。這些改革舉措,一起看↓
加快推動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及相關實施條例修訂工作,著力破除制約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制度障礙。
落實招標投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規則,健全招標投標交易壁壘投訴、處理、回應機制,及時清理違反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制定涉及招標投標的法規政策,要嚴格落實公開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核、公平競爭審查等要求,不得干涉招標人、投標人自主權,禁止在區域、行業、所有制形式等方面違法設置限制條件。
尊重和保障招標人法定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招標人選擇招標代理機構、編制招標文件、委派代表參加評標等自主權。
清理規范招標投標領域行政審批、許可、備案、注冊、登記、報名等事項,不得以公共服務、交易服務等名義變相實施行政審批。
規范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適用范圍,一般適用于具有通用技術、性能標準或者招標人對技術、性能沒有特殊要求的招標項目。在勘察設計項目評標中突出技術因素、相應增加權重。完善評標委員會對異常低價的甄別處理程序,依法否決嚴重影響履約的低價投標。
加快推進全國招標投標交易主體信息互聯互通,實現經營主體登記、資格、業績、信用等信息互認共享。
實行評標專家對評標結果終身負責。
持續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開展招標投標法規政策文件專項清理,對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和示范文本進行全面排查,存在所有制歧視、行業壁壘、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的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予以修訂、廢止。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參與招標投標視同滿足市場占有率、使用業績等要求,對已投保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一般不再收取質量保證金。鼓勵國有企業通過招標投標首購、訂購創新產品和服務。
優化綠色招標采購推廣應用機制。
優化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舉措,通過預留份額、完善評標標準、提高首付款比例等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的支持力度。
探索將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情況列為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考核內容。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打破條塊分割、行業壁壘,推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招標投標市場。這些改革舉措,一起看↓
加快推動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及相關實施條例修訂工作,著力破除制約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制度障礙。
落實招標投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規則,健全招標投標交易壁壘投訴、處理、回應機制,及時清理違反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制定涉及招標投標的法規政策,要嚴格落實公開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核、公平競爭審查等要求,不得干涉招標人、投標人自主權,禁止在區域、行業、所有制形式等方面違法設置限制條件。
尊重和保障招標人法定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招標人選擇招標代理機構、編制招標文件、委派代表參加評標等自主權。
清理規范招標投標領域行政審批、許可、備案、注冊、登記、報名等事項,不得以公共服務、交易服務等名義變相實施行政審批。
規范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適用范圍,一般適用于具有通用技術、性能標準或者招標人對技術、性能沒有特殊要求的招標項目。在勘察設計項目評標中突出技術因素、相應增加權重。完善評標委員會對異常低價的甄別處理程序,依法否決嚴重影響履約的低價投標。
加快推進全國招標投標交易主體信息互聯互通,實現經營主體登記、資格、業績、信用等信息互認共享。
實行評標專家對評標結果終身負責。
持續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開展招標投標法規政策文件專項清理,對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和示范文本進行全面排查,存在所有制歧視、行業壁壘、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的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予以修訂、廢止。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參與招標投標視同滿足市場占有率、使用業績等要求,對已投保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一般不再收取質量保證金。鼓勵國有企業通過招標投標首購、訂購創新產品和服務。
優化綠色招標采購推廣應用機制。
優化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舉措,通過預留份額、完善評標標準、提高首付款比例等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的支持力度。
探索將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情況列為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考核內容。
- 到2030年,建設一百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戶外運動將迎來更多好去處(2025-04-17)
- 首個體育金融服務指導意見 專家這樣說(2025-04-17)
- 經濟數據速覽:10組數字看一季度中國經濟(2025-04-1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研誠信建設的通知》政策解讀(2025-04-17)
- 圖表:一季度1.63億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