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政策解讀

走出“調研樣板間”

2024年04月07日 09:04????信息來源: 經濟日報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決策權。調研是政企溝通的重要方式,只有帶著問題意識深入基層,走出“樣板間”“打卡點”,了解不同體量、行業、經營狀況企業的體感“溫差”,才能真正發揮調研應有的作用。

日前,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布《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助企減負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承諾》,提出要控制對同一家企業的調研頻率,不讓企業成為“調研樣板間”“走訪打卡點”。這一表態讓人眼前一亮,贏得不少企業好感。

近年來,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多地將企業調研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布置安排。不過,有的地方在選擇調研企業時“嫌貧愛富”、拈輕怕重,更愿意去發展好、亮點多的明星企業、樣板企業,有意無意忽略了情況復雜、困難較多的企業。這樣的做法無法全面了解掌握企業一線運行情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決策權。調研的目的是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從而因企制宜、精準施策,給企業實實在在的幫助。調研既要汲取經驗,又要剖析病灶,如果只去樣板企業打卡,如何能摸清問題全貌,制定出“在點上”的政策舉措?

站在企業的立場上看,樣板企業接待調研絡繹不絕,一是疲于應付,二是接待已形成“格式化”,參觀線路走成套路就摸不出門道,情況介紹說成話術就掌握不了有價值的信息。與明星企業、樣板企業形成對比的是,困難企業希望調研者能了解實際經營情況、聽聽訴求心聲,但卻少有上門者。長此以往,調研的作用將大打折扣,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也不利于提振企業信心,更不利于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嫌貧愛富”式調研的原因之一是本領恐慌,對于企業提出的要求難以及時應對,因而產生畏難、逃避情緒。但實際上,即便問題當下無法徹底解決,能跟企業做一番深入細致的溝通,也是有益的。困難企業同樣具有典型意義,窺一斑而知全豹,只有了解真問題,才能讓優化營商環境不留死角,讓困難企業迎頭趕上,從而補上企業發展的政策短板,進而釋放區域經濟整體活力。

當然,不是說樣板企業不值得調研。作為地區企業的代表,樣板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需要重視,發展經驗值得總結推廣。在調研樣板企業時,需提前做足功課、了解基本情況,調研中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提高調研效率效果,保持合理的調研頻率,避免干擾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調研是政企溝通的重要方式,只有帶著問題意識深入基層,走出“樣板間”“打卡點”,了解不同體量、行業、經營狀況企業的體感“溫差”,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才能真正發揮調研應有的作用,為企業創造更好的制度和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思思re久久精品66在热线热 | 天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褔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日韩制服欧美动漫在线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