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應!超長期特別國債何時發?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進度如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17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解讀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并答記者問。關于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使用下達、民營經濟發展……權威回應一起看——
超長期特別國債何時發?如何發?
目前,各個方面對超長期特別國債非常關注,中央決定從今年開始,今后幾年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戰略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目前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已經研究起草了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經過批準同意后即開始組織實施。
行動方案堅持目標導向、精準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關現代化建設、發展急需、多年想辦而未能辦、需要中央層面推動的大事要事難事,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夯實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基礎;堅持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用改革辦法和創新思路破解深層次障礙;堅持分步實施、有序推進、2024年先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
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使用下達、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進度如何?
加快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共安排7000億元。發改委會同各有關方面堅持質效并重,加強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組織做好投資計劃編制。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已下達超過2000億元,占全年比重超過30%。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快計劃下達、加強計劃執行,同時認真抓好項目建設和監管,持續提高中央預算內資金使用效益。
完成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初步篩選
今年專項債券規模為3.9萬億元。此前,發改委聯合財政部適當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行業范圍。近日,按照專項債券工作職責分工,發改委對地方報來項目的投向領域、前期工作等進行把關,完成了今年專項債券項目的初步篩選工作,目前已推送給財政部并反饋給各地方,財政部正在對項目融資收益平衡等進行審核,各地也在提前做好項目的準備工作??偟目?,這批初步篩選通過的項目數量充足、資金需求較大,為全年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打下了堅實的項目基礎。發改委將抓緊會同有關方面,盡快形成最終的準備項目清單,督促地方加快債券發行使用,推動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推動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加快建設實施
今年2月,發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清單下達工作,將增發國債資金已經落實到約1.5萬個具體項目。3月份以來,發改委建立在線調度機制,督促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對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全鏈條全周期式督導。目前,發改委已完成第一批12個省份督導工作,其他省份也開展了自查,年內還將組織開展第二、第三批督導。4月18日,發改委還將組織召開全國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實施推進電視電話會議,通報項目進展和督導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偏整改,進一步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推動所有增發國債項目于今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
如何解決民營經濟實際發展中的難題?
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仍面臨一些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全力以赴推動解決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一方面,加強縱向上下聯動。建立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解決問題工作機制,調動國家、省、市、縣四級發改部門,常態化做好民營企業所反映問題的收集、解決、反饋及跟蹤問效工作,努力讓民營企業有感有得。
●另一方面,加強橫向統籌協調。建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會同42家部門和單位協同解決問題。截至今年3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民營企業的訴求建議,扣除重復、不屬實的,約560項,已辦理并進一步跟蹤問效的約300項,力求解決一類問題、受益一批企業、助力一個行業。
下一步如何提振民營經濟的發展預期和信心?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統籌協調,突出抓好3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法治保障。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不斷完善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加快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切實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二是切實解決企業問題。建好用好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形成收集、辦理、反饋、跟蹤問效的工作合力和落實閉環,加力協調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共性問題、突出典型問題,切實做到安企、護企、穩企、惠企。
●三是持續營造良好氛圍。落實好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定期組織召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場會,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人士培育賦能計劃,總結推廣各地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做法,積極營造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如何落實落細促消費政策措施?
一是穩就業促增收,切實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深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組織開展促進青年就業三年行動,加大返鄉入鄉創業支持力度,千方百計穩定和促進就業。同時,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推動居民工資收入合理平穩增長,多渠道提高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
二是擴需求優供給,持續打造消費新增長點。鼓勵以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培育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支持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消費新熱點。同時,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工作。
三是重權益守底線,著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主要是配合相關部門持續完善消費者投訴和維權機制,加快形成放心消費制度閉環,加強消費監督執法,規范網絡交易,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低空經濟當前發展態勢如何?
積極穩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光明
低空經濟涉及物流運輸、城市交通、農林植、應急救援、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領域,同時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業,具有服務領域廣、產業鏈條長、業態多元等特點,是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積極穩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光明。
當前,我國發展低空經濟已經具備較好基礎,概況講是“三個有”。
第一個“有”是有政策。有關部門圍繞飛行活動審批程序優化、空域分類劃設、無人機實名制登記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第二個“有”是有基礎。近幾年各地加強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并登記的通用機場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因地制宜探索拓展低空經濟發展場景,前不久“深圳—珠海”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跨越海灣完成城際飛行,引起了廣泛關注。
第三個“有”是有能力。我國新型低空飛行器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特別是信息通信、北斗導航、高精導航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一些企業自動駕駛技術不斷進步,都將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強化頂層設計、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和基礎規則制度體系、培育市場業態等方面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堅持穩中求進,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市場需求為牽引、技術創新為驅動、空域開放為保障,推動形成場景豐富多元、供給智慧高效、監管安全規范的低空經濟健康發展良好局面。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17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解讀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并答記者問。關于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使用下達、民營經濟發展……權威回應一起看——
超長期特別國債何時發?如何發?
目前,各個方面對超長期特別國債非常關注,中央決定從今年開始,今后幾年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戰略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目前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已經研究起草了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經過批準同意后即開始組織實施。
行動方案堅持目標導向、精準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關現代化建設、發展急需、多年想辦而未能辦、需要中央層面推動的大事要事難事,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夯實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基礎;堅持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用改革辦法和創新思路破解深層次障礙;堅持分步實施、有序推進、2024年先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
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使用下達、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進度如何?
加快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共安排7000億元。發改委會同各有關方面堅持質效并重,加強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組織做好投資計劃編制。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已下達超過2000億元,占全年比重超過30%。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快計劃下達、加強計劃執行,同時認真抓好項目建設和監管,持續提高中央預算內資金使用效益。
完成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初步篩選
今年專項債券規模為3.9萬億元。此前,發改委聯合財政部適當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行業范圍。近日,按照專項債券工作職責分工,發改委對地方報來項目的投向領域、前期工作等進行把關,完成了今年專項債券項目的初步篩選工作,目前已推送給財政部并反饋給各地方,財政部正在對項目融資收益平衡等進行審核,各地也在提前做好項目的準備工作??偟目?,這批初步篩選通過的項目數量充足、資金需求較大,為全年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打下了堅實的項目基礎。發改委將抓緊會同有關方面,盡快形成最終的準備項目清單,督促地方加快債券發行使用,推動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推動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加快建設實施
今年2月,發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清單下達工作,將增發國債資金已經落實到約1.5萬個具體項目。3月份以來,發改委建立在線調度機制,督促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對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全鏈條全周期式督導。目前,發改委已完成第一批12個省份督導工作,其他省份也開展了自查,年內還將組織開展第二、第三批督導。4月18日,發改委還將組織召開全國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實施推進電視電話會議,通報項目進展和督導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偏整改,進一步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推動所有增發國債項目于今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
如何解決民營經濟實際發展中的難題?
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仍面臨一些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全力以赴推動解決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一方面,加強縱向上下聯動。建立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解決問題工作機制,調動國家、省、市、縣四級發改部門,常態化做好民營企業所反映問題的收集、解決、反饋及跟蹤問效工作,努力讓民營企業有感有得。
●另一方面,加強橫向統籌協調。建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會同42家部門和單位協同解決問題。截至今年3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民營企業的訴求建議,扣除重復、不屬實的,約560項,已辦理并進一步跟蹤問效的約300項,力求解決一類問題、受益一批企業、助力一個行業。
下一步如何提振民營經濟的發展預期和信心?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統籌協調,突出抓好3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法治保障。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不斷完善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加快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切實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二是切實解決企業問題。建好用好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形成收集、辦理、反饋、跟蹤問效的工作合力和落實閉環,加力協調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共性問題、突出典型問題,切實做到安企、護企、穩企、惠企。
●三是持續營造良好氛圍。落實好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定期組織召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場會,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人士培育賦能計劃,總結推廣各地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做法,積極營造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如何落實落細促消費政策措施?
一是穩就業促增收,切實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深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組織開展促進青年就業三年行動,加大返鄉入鄉創業支持力度,千方百計穩定和促進就業。同時,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推動居民工資收入合理平穩增長,多渠道提高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
二是擴需求優供給,持續打造消費新增長點。鼓勵以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培育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支持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消費新熱點。同時,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工作。
三是重權益守底線,著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主要是配合相關部門持續完善消費者投訴和維權機制,加快形成放心消費制度閉環,加強消費監督執法,規范網絡交易,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低空經濟當前發展態勢如何?
積極穩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光明
低空經濟涉及物流運輸、城市交通、農林植、應急救援、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領域,同時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業,具有服務領域廣、產業鏈條長、業態多元等特點,是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積極穩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光明。
當前,我國發展低空經濟已經具備較好基礎,概況講是“三個有”。
第一個“有”是有政策。有關部門圍繞飛行活動審批程序優化、空域分類劃設、無人機實名制登記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第二個“有”是有基礎。近幾年各地加強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并登記的通用機場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因地制宜探索拓展低空經濟發展場景,前不久“深圳—珠海”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跨越海灣完成城際飛行,引起了廣泛關注。
第三個“有”是有能力。我國新型低空飛行器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特別是信息通信、北斗導航、高精導航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一些企業自動駕駛技術不斷進步,都將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強化頂層設計、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和基礎規則制度體系、培育市場業態等方面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堅持穩中求進,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市場需求為牽引、技術創新為驅動、空域開放為保障,推動形成場景豐富多元、供給智慧高效、監管安全規范的低空經濟健康發展良好局面。
- 到2030年,建設一百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戶外運動將迎來更多好去處(2025-04-17)
- 首個體育金融服務指導意見 專家這樣說(2025-04-17)
- 經濟數據速覽:10組數字看一季度中國經濟(2025-04-1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研誠信建設的通知》政策解讀(2025-04-17)
- 圖表:一季度1.63億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