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醫美的“坑”挖到互聯網上
與眾多明星之間的訴訟還未解決,互聯網醫美平臺——更美App又被用戶投訴。近期,黑貓平臺上不斷有消費者針對更美簽到兌換獎品的投訴,僅2月份就有26起,截至3月9日,投訴量持續增加。
(據3月11日《證券日報》)
當前,實體醫美機構里暗藏的“坑”不少,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去。比如,醫美機構和從業人員資質不全、超范圍執業,普通人經短訓就上手打“美容針”,生活美容館從事醫學美容操作,醫美合同暗藏霸王條款,“美容貸”與黑醫美狼狽為奸等。
實體醫美機構的“坑”本來就危害極大,假如再挖到互聯網上,又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許多新的危害。互聯網具有虛擬性和跨地域等特點,從業人員的資質更難核查,虛假宣傳的影響面更廣。此外,平臺招攬顧客是一回事,如何兌現醫美服務則是另一回事,一旦出現醫美糾紛,責任主體不明確。
此前,更美App違規使用明星照片被多位明星起訴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就很說明問題。另外,醫美分享貼、“醫美日記”等,也充滿了忽悠人的套數。平臺利用用戶愛美的心理販賣焦慮,炮轟式推送夸大效果的帖子,對用戶強行“洗腦”,也是常見的做法。種種表現說明,與實體醫美機構的亂象相比,互聯網醫美平臺有過之而無不及。
醫美行業想擁有自己的“互聯網+”無可厚非,但不能把線下亂象照搬到線上,否則,這個原本前途無量的朝陽產業,很容易被過早“玩壞”。互聯網醫美應當珍惜自己的發展前景,顧及消費者利益,提升服務質量,打造誠信品牌,如此方能將這碗飯吃久、吃香。
同時,消費者也應該在享受“互聯網+醫美”優質便捷服務的同時,擦亮眼睛,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另外,監管部門需更新監管方式,為這個行業劃好紅線、立好規矩,用嚴密而細致的監管,將之引導到正確的發展軌道上。
與眾多明星之間的訴訟還未解決,互聯網醫美平臺——更美App又被用戶投訴。近期,黑貓平臺上不斷有消費者針對更美簽到兌換獎品的投訴,僅2月份就有26起,截至3月9日,投訴量持續增加。
(據3月11日《證券日報》)
當前,實體醫美機構里暗藏的“坑”不少,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去。比如,醫美機構和從業人員資質不全、超范圍執業,普通人經短訓就上手打“美容針”,生活美容館從事醫學美容操作,醫美合同暗藏霸王條款,“美容貸”與黑醫美狼狽為奸等。
實體醫美機構的“坑”本來就危害極大,假如再挖到互聯網上,又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許多新的危害。互聯網具有虛擬性和跨地域等特點,從業人員的資質更難核查,虛假宣傳的影響面更廣。此外,平臺招攬顧客是一回事,如何兌現醫美服務則是另一回事,一旦出現醫美糾紛,責任主體不明確。
此前,更美App違規使用明星照片被多位明星起訴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就很說明問題。另外,醫美分享貼、“醫美日記”等,也充滿了忽悠人的套數。平臺利用用戶愛美的心理販賣焦慮,炮轟式推送夸大效果的帖子,對用戶強行“洗腦”,也是常見的做法。種種表現說明,與實體醫美機構的亂象相比,互聯網醫美平臺有過之而無不及。
醫美行業想擁有自己的“互聯網+”無可厚非,但不能把線下亂象照搬到線上,否則,這個原本前途無量的朝陽產業,很容易被過早“玩壞”。互聯網醫美應當珍惜自己的發展前景,顧及消費者利益,提升服務質量,打造誠信品牌,如此方能將這碗飯吃久、吃香。
同時,消費者也應該在享受“互聯網+醫美”優質便捷服務的同時,擦亮眼睛,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另外,監管部門需更新監管方式,為這個行業劃好紅線、立好規矩,用嚴密而細致的監管,將之引導到正確的發展軌道上。
- 京津冀3地消費者組織測評16款電飯煲部分產品烹飪性能不佳 (2025-03-28)
- 羽絨服羽絨填充物氣味比較試驗結果公布FILA、特步等8款樣品綜合評價較高 (2025-03-01)
- 40款手洗餐具洗滌劑測評結果出爐“康威龍健康洗潔精”菌落總數超標18倍 (2025-03-01)
-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30款電動牙刷比較試驗結果國產品牌智能化表現出色 (2025-03-01)
- 共享按摩椅還會香多久(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