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消費評論

對擅自扣費的APP需主動出擊

2021年01月15日 16:54????信息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消費者報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近期,一些手機APP的訂閱變成了“自動續費”,“免費試用”變成了APP的長期“飯票”,一些APP更是在半夜三更偷偷自動扣費,讓人防不勝防。

一些手機APP采用 “三天免費試用”“首月價格優惠”的方式,“套路”消費者。有的APP會附上一行小字:“次月自動續費”;有的甚至連提示也沒有,在試用結束后,直接按高檔的會員價格進行扣費,而且通常是在消費者不太注意的凌晨扣費。這樣的行為顯然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嚴重侵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的權利中包括知情權和選擇權,還有公平交易權,擅自扣費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這三項權利。《電子商務法》第十九條也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可見,APP在不告知消費者,或未取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自動扣費,是違法行為。

對于這種行為,消費者可以向有關監管部門投訴舉報,而監管部門應責令經營者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依法依規對其進行處罰。更重要的是,監管執法須常態化,應有“主動”出擊意識,不能總是“被動”出手。

行業自律也很有必要。據報道,2019年,央視曾對50款熱門付費軟件做過一項調查,發現七成以上都有自動續費的功能,并且不少APP都涉嫌忽悠用戶自動續費。行業操守的失范,無疑縱容了此類不法現象的發生。經營者須認識到,在開放的市場上,消費者完全可以“用腳投票”,不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就會被市場淘汰,只有按照法律規定,依法經營,尊重消費者的權益,才能長期發展。

消費者也應增強防范意識。比如,有些APP通常在開通界面存在誤導消費者點擊的情況,續費或自動提醒多為小字標注或不標注,且突出免費字樣,消費者一旦誤操作就會成為自動默認續費的狀態。所以,消費者在下載使用App時當多些防范,避免被套路,當自身權益被侵害時,應及時依法維權。(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楊玉龍)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全高清久久久久 | 永久在线亚洲观看 | 亚洲影院色在线观看 | 亚洲а∨天堂久久 | 日本久久久免费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