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廣洲:以“氣融萬物”書寫中國制造的創新篇章

他是武漢齊達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廣洲。
從50萬元起步到年營收破億,從“小作坊”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唐廣洲用18年詮釋了“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的融合。他常說:“制造業沒有捷徑,唯有堅持創新與敬畏市場。”在“氣融萬物,道安天下”的使命驅動下,齊達康正以技術為筆,書寫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的嶄新篇章。
從技術夢到實業報國
從“小作坊”到行業標桿
2006年,武漢市一場創業大賽的舞臺上,一支由唐廣洲帶領的團隊憑借自主研發的“液壓活塞壓縮機”項目奪得亞軍。彼時,中國天然氣產業方興未艾,但核心設備仍依賴進口,成本高昂且適配性不足。唐廣洲敏銳地意識到,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潛力,而國產化裝備的缺失成為行業痛點。他回憶道:“當時我們只有一個樸素的念頭——用技術打破國外壟斷,讓中國制造在能源裝備領域站穩腳跟。”

2007年,唐廣洲與7名團隊成員以50萬元積蓄創立武漢齊達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意為“齊心協心奔小康”,專注于天然氣壓縮機研發。創業初期,團隊擠在簡陋的廠房里,白天調試設備,夜晚研究圖紙,吃住研發都在一起。唐廣洲坦言:“那時連一臺像樣的檢測儀器都沒有,但我們堅信,技術積累終會迎來爆發。”
3個月后做出第一臺樣機,放到漢陽江堤中路加氣站做試驗。可問題一個接一個,漏油、噪聲大、維修難、密封圈易失效……8人并未氣餒,又不斷向專家請教,通過反復實驗把問題一個個解決。一年后,兩臺液壓活塞壓縮機正式面世。各方評價:好用。

初創階段的齊達康面臨雙重挑戰:技術難題與市場信任危機。國內油氣田企業對國產設備持懷疑態度,唐廣洲帶領團隊從“貼身服務”切入。他們深入油田現場,根據客戶需求改進設備,甚至免費提供試用。
公司生產的加壓設備不斷改進完善,全風冷立式天然氣液壓壓縮機系列產品替代進口,獲得了80多項國家專利,榮獲國家技術創新基金。2013年,公司牽頭起草了《汽車加氣站用液壓天然氣壓縮機行業標準》(JB/T11422-2013),一舉奠定行業話語權,產品迅速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的CNG加氣站,市場占有率躍居前列。

2013年,武漢齊達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在陽邏區正式成立,2014年,齊達康決心立足陽邏長遠發展,公司整體搬遷至陽邏經濟開發區并自建廠房,資金壓力陡增。唐廣洲回憶:“最艱難時,連員工工資都需延期發放。”這次危機促使齊達康調整戰略,從單一設備制造商轉向“制造+服務”一體化模式,通過技術服務和數據化運維提升客戶粘性,服務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2015年開始,隨著國際油價下跌、政策面的調整等影響,天然氣行業受到不小的沖擊,在唐廣州帶領下,齊達康團隊找到新商機-井口氣回收。“全國有很多油氣產量不高的井,用大型機器收集不劃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用對機器,每年其實可以收集不少井口氣。”針對這個市場,齊達康生產出了井口氣收集增壓液壓裝置,并且獲得市場認可。隨后,齊達康又進軍困擾油氣開采領域多年的難題 - 掐滅“天燈”。針對痛點,齊達康科研團隊反復攻關,研制出了壓裂放噴氣增壓裝置,將過去難以處理的伴生氣與井下的廢渣廢液分離回收。接下長慶、青海、克拉瑪依等油田的訂單,成功打入油氣上游領域。
以技術創新驅動全產業鏈布局
從國內領跑者邁向全球市場
“制造業沒有捷徑可走。”唐廣洲說,齊達康扎根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企業,通過每年將營收的10%投入研發的創新機制,累計斬獲100余項核心專利,持續保持每年儲備2-3項新技術種子產品的創新節奏,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建立深度合作,開發出高強度液壓氣回收裝置等突破性技術,用科技創新不斷開辟產業鏈新藍海。“全國每年新增3000多口進入暮年期的油氣井,如果用上高效能的增壓設備,還能發掘巨大價值。”


從一類產品一種業務發展到多類產品多種業務,齊達康堅持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榮獲“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湖北省名牌產品”“中國好技術”等稱號,被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設為“天然氣增壓設備整體解決方案技術中心”。其代表性產品包括:氣液混輸壓縮機:替代傳統曲柄連桿設備,提升油氣井產量20%以上;50MPa高壓注氣壓縮機:解決油井后期采收難題,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氫氣壓縮機: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研制,搶占氫能賽道。


在國內市場,企業持續深化與長慶、青海、新疆等主力油田的合作,2025年一季度交付額已達5000萬元。在國際化拓展方面,依托“一帶一路”戰略,齊達康的產品遠銷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2023年單筆印度訂單金額突破800萬元,海外營收占比穩步提升至15%。面對每年3000余口老齡油氣井的改造需求,企業正通過高效增壓設備解決方案,持續釋放傳統能源設施的潛在價值,用技術創新書寫中國智造的新篇章。
創新生態鏈賦能產業升級
從行業標桿向全球領軍躍遷
"技術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唐廣洲在2025年戰略發布會上強調。齊達康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與華中科技大學、長江大學共建智能裝備聯合實驗室,并投資成立油氣智能開采研究院,將AI算法植入能源裝備研發,率先實現故障預測準確率突破92%。為強化人才梯隊,企業每年定向吸納百名高校精英,創新"技術股權+項目分紅"激勵機制,研發團隊穩定性達行業領先的95%。

在綠色發展維度,齊達康以技術創新重塑產業標準。其核心設備通過獨創的密封系統將氣損率壓縮至0.18%,單站點年均降本180萬元,相當于再造500畝森林的碳匯能力。2025年啟動的氫能壓縮機產業園,集成液氫儲運、超高壓注氫等前沿技術,已形成覆蓋制氫-儲運-加注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成為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技術支點。

同時,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同頻共振的發展哲學貫穿齊達康血脈。抗疫期間齊達康捐款十萬元助力疫情防控,員工也自發捐款24400元用于馳援抗擊新型冠病毒肺炎。這些實踐印證著唐廣洲的經營理念:"企業的生命力源于對經濟、環境、社會的三重貢獻。"
面對齊達康的未來發展,唐廣洲的愿景清晰而堅定:“齊達康要成為全球氣體增壓系統的代名詞。”他計劃:深化數字化轉型,建設智能化工廠,實現設備遠程監控與運維。拓展氫能賽道,聯合科研院所攻關液氫儲運技術,搶占新能源高地。強化國際合作,在東南亞、中東設立服務中心,打造“中國智造”名片。
他是武漢齊達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廣洲。
從50萬元起步到年營收破億,從“小作坊”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唐廣洲用18年詮釋了“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的融合。他常說:“制造業沒有捷徑,唯有堅持創新與敬畏市場。”在“氣融萬物,道安天下”的使命驅動下,齊達康正以技術為筆,書寫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的嶄新篇章。
從技術夢到實業報國
從“小作坊”到行業標桿
2006年,武漢市一場創業大賽的舞臺上,一支由唐廣洲帶領的團隊憑借自主研發的“液壓活塞壓縮機”項目奪得亞軍。彼時,中國天然氣產業方興未艾,但核心設備仍依賴進口,成本高昂且適配性不足。唐廣洲敏銳地意識到,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潛力,而國產化裝備的缺失成為行業痛點。他回憶道:“當時我們只有一個樸素的念頭——用技術打破國外壟斷,讓中國制造在能源裝備領域站穩腳跟。”
2007年,唐廣洲與7名團隊成員以50萬元積蓄創立武漢齊達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意為“齊心協心奔小康”,專注于天然氣壓縮機研發。創業初期,團隊擠在簡陋的廠房里,白天調試設備,夜晚研究圖紙,吃住研發都在一起。唐廣洲坦言:“那時連一臺像樣的檢測儀器都沒有,但我們堅信,技術積累終會迎來爆發。”
3個月后做出第一臺樣機,放到漢陽江堤中路加氣站做試驗。可問題一個接一個,漏油、噪聲大、維修難、密封圈易失效……8人并未氣餒,又不斷向專家請教,通過反復實驗把問題一個個解決。一年后,兩臺液壓活塞壓縮機正式面世。各方評價:好用。
初創階段的齊達康面臨雙重挑戰:技術難題與市場信任危機。國內油氣田企業對國產設備持懷疑態度,唐廣洲帶領團隊從“貼身服務”切入。他們深入油田現場,根據客戶需求改進設備,甚至免費提供試用。
公司生產的加壓設備不斷改進完善,全風冷立式天然氣液壓壓縮機系列產品替代進口,獲得了80多項國家專利,榮獲國家技術創新基金。2013年,公司牽頭起草了《汽車加氣站用液壓天然氣壓縮機行業標準》(JB/T11422-2013),一舉奠定行業話語權,產品迅速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的CNG加氣站,市場占有率躍居前列。
2013年,武漢齊達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在陽邏區正式成立,2014年,齊達康決心立足陽邏長遠發展,公司整體搬遷至陽邏經濟開發區并自建廠房,資金壓力陡增。唐廣洲回憶:“最艱難時,連員工工資都需延期發放。”這次危機促使齊達康調整戰略,從單一設備制造商轉向“制造+服務”一體化模式,通過技術服務和數據化運維提升客戶粘性,服務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2015年開始,隨著國際油價下跌、政策面的調整等影響,天然氣行業受到不小的沖擊,在唐廣州帶領下,齊達康團隊找到新商機-井口氣回收。“全國有很多油氣產量不高的井,用大型機器收集不劃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用對機器,每年其實可以收集不少井口氣。”針對這個市場,齊達康生產出了井口氣收集增壓液壓裝置,并且獲得市場認可。隨后,齊達康又進軍困擾油氣開采領域多年的難題 - 掐滅“天燈”。針對痛點,齊達康科研團隊反復攻關,研制出了壓裂放噴氣增壓裝置,將過去難以處理的伴生氣與井下的廢渣廢液分離回收。接下長慶、青海、克拉瑪依等油田的訂單,成功打入油氣上游領域。
以技術創新驅動全產業鏈布局
從國內領跑者邁向全球市場
“制造業沒有捷徑可走。”唐廣洲說,齊達康扎根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企業,通過每年將營收的10%投入研發的創新機制,累計斬獲100余項核心專利,持續保持每年儲備2-3項新技術種子產品的創新節奏,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建立深度合作,開發出高強度液壓氣回收裝置等突破性技術,用科技創新不斷開辟產業鏈新藍海。“全國每年新增3000多口進入暮年期的油氣井,如果用上高效能的增壓設備,還能發掘巨大價值。”
從一類產品一種業務發展到多類產品多種業務,齊達康堅持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榮獲“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湖北省名牌產品”“中國好技術”等稱號,被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設為“天然氣增壓設備整體解決方案技術中心”。其代表性產品包括:氣液混輸壓縮機:替代傳統曲柄連桿設備,提升油氣井產量20%以上;50MPa高壓注氣壓縮機:解決油井后期采收難題,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氫氣壓縮機: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研制,搶占氫能賽道。
在國內市場,企業持續深化與長慶、青海、新疆等主力油田的合作,2025年一季度交付額已達5000萬元。在國際化拓展方面,依托“一帶一路”戰略,齊達康的產品遠銷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2023年單筆印度訂單金額突破800萬元,海外營收占比穩步提升至15%。面對每年3000余口老齡油氣井的改造需求,企業正通過高效增壓設備解決方案,持續釋放傳統能源設施的潛在價值,用技術創新書寫中國智造的新篇章。
創新生態鏈賦能產業升級
從行業標桿向全球領軍躍遷
"技術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唐廣洲在2025年戰略發布會上強調。齊達康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與華中科技大學、長江大學共建智能裝備聯合實驗室,并投資成立油氣智能開采研究院,將AI算法植入能源裝備研發,率先實現故障預測準確率突破92%。為強化人才梯隊,企業每年定向吸納百名高校精英,創新"技術股權+項目分紅"激勵機制,研發團隊穩定性達行業領先的95%。
在綠色發展維度,齊達康以技術創新重塑產業標準。其核心設備通過獨創的密封系統將氣損率壓縮至0.18%,單站點年均降本180萬元,相當于再造500畝森林的碳匯能力。2025年啟動的氫能壓縮機產業園,集成液氫儲運、超高壓注氫等前沿技術,已形成覆蓋制氫-儲運-加注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成為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技術支點。
同時,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同頻共振的發展哲學貫穿齊達康血脈。抗疫期間齊達康捐款十萬元助力疫情防控,員工也自發捐款24400元用于馳援抗擊新型冠病毒肺炎。這些實踐印證著唐廣洲的經營理念:"企業的生命力源于對經濟、環境、社會的三重貢獻。"
面對齊達康的未來發展,唐廣洲的愿景清晰而堅定:“齊達康要成為全球氣體增壓系統的代名詞。”他計劃:深化數字化轉型,建設智能化工廠,實現設備遠程監控與運維。拓展氫能賽道,聯合科研院所攻關液氫儲運技術,搶占新能源高地。強化國際合作,在東南亞、中東設立服務中心,打造“中國智造”名片。
- 方圓檢測集團召開一季度業務分析會暨“業務合規一件事”改革部署會(2025-04-18)
- 賦能健康人居 | 歐大師門窗榮獲“鋁合金門窗影響力品牌”(2025-04-18)
- 喜報!神石涂料榮膺"水性內墻涂料3C認證"(2025-04-17)
- 以科技引領前行之道,拓全球之路,繪綠色新篇——大輪輪胎閃耀廣交會(2025-04-17)
- 靜享健康生活 | 歐大師門窗榮獲“高端隔音門窗十大品牌”,給家低分貝的愛(2025-04-16)